给职场新人的建议有哪些?

如题所述

心态很重要,还有,不要过分精明的算计。

谈谈我前不久的一些心得吧:

某一个周五的下午,就像三千米长跑到了最后一圈,即将到来的美好周末好像终点那条拉直了的红线,只要轻轻一碰我们就可以跌入周末假期这个大蜜缸里。虽然七天就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轮回;但我们也只能靠假期给平淡枯燥的上班生涯增加一些刺激与新鲜---至少可以出去打打牙祭,朋友圈有内容更新了。

于是,这个时候,谁还坐在电脑前认真工作,不是“太傻”,就是太“要表现”。周五下午了,随便混混不就过去了吗?

是的,月底了,随便混混不就过去了吗?有事下个月再说;

季度考核过了,随便混混不就过去了吗?工作下个季度再抓;

年底呢?

所以,一年又一年,我们将“新年新打算”上的时间改成最新的年份,跨年时借助网络上各式“活动”与“寄语”激励自己,但也仅此而已。

突然,来了一份通知:“全省十佳岗位能手”即将现场评比并揭晓,需全体工作人员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观看现场直播;一时间大家“怨声载道”:

“都周五下午了,还开什么评比会?”“这种评比不都是内定的吗?连之前的投票都是假的……”

在不情不愿的嘀咕声中,大家不情不愿地来到会议室看直播。

流程与往年一样:面向全省先期“海选”出20位工作成绩出色的基层干部作为候选人;候选人当天现场陈述、专家评议团现场点评、投票,取前十名作为当年的“十佳岗位能手”。

优秀的人大抵是类似的:在每个选手的现场宣传片中,“踏实、勤奋、创新”之类的主题词贯穿头尾;都来自基层一线,工作都细碎而平凡;宣传片展示出的,不仅有担当,更体现着他们孜孜不倦的敬业。

但这激昂与感动仅限于大屏幕之上:不少观众都低着头,手上大小不一的屏幕闪着光。有位选手提到自己用双脚踏遍了工作管段的每一寸土地、从而手绘出该地段的一张地图时,下面低低传来嗤笑:

“有空哦,百度谷歌地图能没他量的清楚?”
“这么‘笨’的方法要推广吗?”

当这位选手在主持人的引导下现场阐述自己绘制手工地图的初衷时,下面有轻轻的嘘声:“挺会粉饰啊,大口号喊得响亮……”

当他谈到,自己正是凭借这份“熟稔”来开展后续的很多工作时,下面满是不以为然的笑声:“我不用这种办法工作不也照样做?”

看着屏幕上正襟危坐激昂进取的陈述者,再看看下面一派慵懒心不在焉的观众,我的心中忽然有点恍惚。

“看片子”的本意是受教育受启发,可在嘀咕声中我似乎听到:那种殚精竭虑事必躬亲的工作方式是“傻”;工作不就是“自扫门前雪”吗,何必那么多事?工作认真那是“爱表现”,谁又不会多给你工资,这么拼干什么?这个荣誉的奖金还不及我一支股票涨的收入;股票不济,多买套房子的房租就能秒杀这点奖金了。


也许这就是很多人工作五年后的日常状态;在一些以稳定见长的行业更是如此。相对封闭的行业机制缩小了视野所及之处,中等偏上的固定收入也磨平了努力向上的激情。

又是一年毕业求职高峰季的到来,上网看到各种求职励志文,我常常会感到恍惚:还记得自己毕业时的豪言壮语吗?或者,我还能奢谈“梦想”这个词吗?身边太多的人踩着前人们走过的路按部就班,将“多做就是多错”奉为圭臬;干完本职工作,没有人再往前多迈一步。

就像今天,看到曾经在同一起跑线上、现在遥遥领先的同事,往往会心一笑、语焉不详:

“那种荣誉,咱不需要……”“该是有多‘虚荣’才会这样干活啊……”

看完这场直播,一切照旧。

这种生活和工作方式很精明:每月工资都是固定的,拼死拼活干的那是“太笨”,我们只要自扫门前雪;很多人就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到了不惑甚至知天命之年;那些还没到而立之年的,靠自己的工资永远也买不起心仪的房子和车子,于是开始“精明”地物色条件好的结婚对象;理想是不敢谈的,仅有的一点关于房子和车子的“梦想”,也只能“梦里想一想”。

忽然想起一位90后新锐作家曾经在文章中展望过大学毕业后的同学百态,她相信,日后庸碌无为的人,正是现在那些“精明”的人;他们平时翘课开小差,期末考之前围着老师求照顾划重点。

而那些“笨学生”呢?风里来雨里去不翘一节课,认真记笔记、读老师推荐的参考书,做任务写论文。在“笨人”的心目中,没有投机取巧,没有捷径可走;不求通过一节课就能获得学术上质的飞跃,只求每天都过得充实。


我实习的时候遇到过一个老师傅,是其他人口中的“二愣子”。那时工作的一个内容是接待上访群众,听取他们的诉求后指点他们去相关业务部门具体办理。别人接待时,听得都很敷衍;而只有这位老师傅,听了那么多年拆迁宅基地纠纷甚至其他鸡毛蒜皮小事的“血泪控诉”都没有听腻;每次他都很耐心地询问他们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委屈?

有一次,他接待了一位将房子租给别人被骗受损的老阿姨,听完阿姨的遭遇后,他先是详细查看了阿姨的租房合同,然后自己开车送她去县法院咨询,甚至帮她找好了写诉状的人。这位阿姨后来觉得实在太麻烦我们这位老师傅,非常不好意思,消了气自己回家去了,让自己的儿子通过正规的司法途径申诉。

长此以往,但凡遇到“啃不下的硬骨头”,单位总会叫这个“傻傻”的老师傅去应对,原因就是他足够耐心、足够“楞”,别人三言两语能打发的事,他能花个半天时间去耐心倾听,哪怕对方无理取闹胡搅蛮缠;而事实是,难缠的人和事,确实是他处理的最好;以至于很多纠缠不已的人,无论事态处理结果如何,都对他万分感谢。

我曾经问这位老师傅:“那种人一看就是在胡搅蛮缠,你干嘛理他们那么多?”

“小姑娘,你不懂,他们心中有很多委屈;有时候他们也仅仅是需要有个人来认真听他们说的到底是什么;我不像你们,我年轻的时候没读多少书,讲不出大理论,也干不了技术含量高的工作;现在凭的就是真心换真心,认真做好每件事。”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闪着光,表情笃定坚实;而那些经常取笑他总是为一些琐碎的事情忙来忙去的人们,可能他们太精明,以至于眼神中都是空虚与颓唐。


在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和环境中,很多人步履匆匆的追求前方的目标,少了笃定与踏实;我们目标宏大、志向高远,却不屑于做很多平常的小事。

就像前文中的我们,轻而易举地原谅自己的庸碌与无趣,面对优秀的同行者,笑着用所谓的“潜规则”为自己开脱、说这些评比都是假的,从而心安理得地继续着平庸的生活。

“精明”的生活方式与态度使我们的很多能力退化:有了网络,我们失去了去图书馆在书海中索引检索资料的能力;有了“知乎”与“知道”,我们失去了自己探寻答案的兴趣与欲望;本来需要花大量功夫背诵默记的段落,在搜索栏内轻飘飘地打几个字就全出来了,直接引用就好,还有谁再肯认真去用心看用心记?

超市冰柜里琳琅满目的速冻饺子种类繁多,谁还会兴师动众地和面伴馅儿擀皮包饺子?或者,当我们在职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年后,没有了初入职场时的青涩与冲劲,干脆也就默认自己很满足这种“老婆孩子热炕头”、精打细算的小日子,日复一日地过完这一生,变成自己曾经憎恶过的中年人的样子?

但是,哪一个宏大的目标,不是一小步一小步的走出来的呢?

绘制手绘地图时候的每一步,走出了一个“省级十佳岗位能手”;鸿篇巨制写成之前,是多少个孤灯冷夜中孜孜不倦的笔耕不辍;宏图大志可以有,但做好手头的每件小事更重要。

因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本成功学畅销书和一场充满激情的励志演讲并不能保证我们到达理想的彼岸,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平凡而琐碎的工作,并将它做专、做好。

很多工作在入行之初都要开展忠诚、责任、担当之类的信仰教育,我的行业也是;我也曾经抱着一腔热血入行,梦想快意恩仇与惊心动魄。但是,现实生活中,每日的工作却往往充满着平凡和琐碎:可能只是一场家长里短的纠纷后去苦口婆心的居间调和;也可能只是万家灯火团圆夜里街头巷尾的寂寞守候。所以,我们不求每时每刻都惊心动魄屡立奇功,只求认真做好自己平凡而细小的岗位上的每件小事。

因为,从理想的云端到脚下的石子,貌似很远,其实很近,只要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朝着理想的方向;

因为,面对初升的太阳,每一滴细小的露珠,都会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带给大地一片晨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18

心态很重要,还有,不要过分精明的算计。

谈谈我前不久的一些心得吧:

某一个周五的下午,就像三千米长跑到了最后一圈,即将到来的美好周末好像终点那条拉直了的红线,只要轻轻一碰我们就可以跌入周末假期这个大蜜缸里。虽然七天就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轮回;但我们也只能靠假期给平淡枯燥的上班生涯增加一些刺激与新鲜---至少可以出去打打牙祭,朋友圈有内容更新了。

于是,这个时候,谁还坐在电脑前认真工作,不是“太傻”,就是太“要表现”。周五下午了,随便混混不就过去了吗?

是的,月底了,随便混混不就过去了吗?有事下个月再说;

季度考核过了,随便混混不就过去了吗?工作下个季度再抓;

年底呢?

所以,一年又一年,我们将“新年新打算”上的时间改成最新的年份,跨年时借助网络上各式“活动”与“寄语”激励自己,但也仅此而已。

突然,来了一份通知:“全省十佳岗位能手”即将现场评比并揭晓,需全体工作人员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观看现场直播;一时间大家“怨声载道”:

“都周五下午了,还开什么评比会?”“这种评比不都是内定的吗?连之前的投票都是假的……”

在不情不愿的嘀咕声中,大家不情不愿地来到会议室看直播。

流程与往年一样:面向全省先期“海选”出20位工作成绩出色的基层干部作为候选人;候选人当天现场陈述、专家评议团现场点评、投票,取前十名作为当年的“十佳岗位能手”。

优秀的人大抵是类似的:在每个选手的现场宣传片中,“踏实、勤奋、创新”之类的主题词贯穿头尾;都来自基层一线,工作都细碎而平凡;宣传片展示出的,不仅有担当,更体现着他们孜孜不倦的敬业。

但这激昂与感动仅限于大屏幕之上:不少观众都低着头,手上大小不一的屏幕闪着光。有位选手提到自己用双脚踏遍了工作管段的每一寸土地、从而手绘出该地段的一张地图时,下面低低传来嗤笑:

“有空哦,百度谷歌地图能没他量的清楚?”
“这么‘笨’的方法要推广吗?”

当这位选手在主持人的引导下现场阐述自己绘制手工地图的初衷时,下面有轻轻的嘘声:“挺会粉饰啊,大口号喊得响亮……”

当他谈到,自己正是凭借这份“熟稔”来开展后续的很多工作时,下面满是不以为然的笑声:“我不用这种办法工作不也照样做?”

看着屏幕上正襟危坐激昂进取的陈述者,再看看下面一派慵懒心不在焉的观众,我的心中忽然有点恍惚。

“看片子”的本意是受教育受启发,可在嘀咕声中我似乎听到:那种殚精竭虑事必躬亲的工作方式是“傻”;工作不就是“自扫门前雪”吗,何必那么多事?工作认真那是“爱表现”,谁又不会多给你工资,这么拼干什么?这个荣誉的奖金还不及我一支股票涨的收入;股票不济,多买套房子的房租就能秒杀这点奖金了。


也许这就是很多人工作五年后的日常状态;在一些以稳定见长的行业更是如此。相对封闭的行业机制缩小了视野所及之处,中等偏上的固定收入也磨平了努力向上的激情。

又是一年毕业求职高峰季的到来,上网看到各种求职励志文,我常常会感到恍惚:还记得自己毕业时的豪言壮语吗?或者,我还能奢谈“梦想”这个词吗?身边太多的人踩着前人们走过的路按部就班,将“多做就是多错”奉为圭臬;干完本职工作,没有人再往前多迈一步。

就像今天,看到曾经在同一起跑线上、现在遥遥领先的同事,往往会心一笑、语焉不详:

“那种荣誉,咱不需要……”“该是有多‘虚荣’才会这样干活啊……”

看完这场直播,一切照旧。

这种生活和工作方式很精明:每月工资都是固定的,拼死拼活干的那是“太笨”,我们只要自扫门前雪;很多人就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到了不惑甚至知天命之年;那些还没到而立之年的,靠自己的工资永远也买不起心仪的房子和车子,于是开始“精明”地物色条件好的结婚对象;理想是不敢谈的,仅有的一点关于房子和车子的“梦想”,也只能“梦里想一想”。

忽然想起一位90后新锐作家曾经在文章中展望过大学毕业后的同学百态,她相信,日后庸碌无为的人,正是现在那些“精明”的人;他们平时翘课开小差,期末考之前围着老师求照顾划重点。

而那些“笨学生”呢?风里来雨里去不翘一节课,认真记笔记、读老师推荐的参考书,做任务写论文。在“笨人”的心目中,没有投机取巧,没有捷径可走;不求通过一节课就能获得学术上质的飞跃,只求每天都过得充实。


我实习的时候遇到过一个老师傅,是其他人口中的“二愣子”。那时工作的一个内容是接待上访群众,听取他们的诉求后指点他们去相关业务部门具体办理。别人接待时,听得都很敷衍;而只有这位老师傅,听了那么多年拆迁宅基地纠纷甚至其他鸡毛蒜皮小事的“血泪控诉”都没有听腻;每次他都很耐心地询问他们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委屈?

有一次,他接待了一位将房子租给别人被骗受损的老阿姨,听完阿姨的遭遇后,他先是详细查看了阿姨的租房合同,然后自己开车送她去县法院咨询,甚至帮她找好了写诉状的人。这位阿姨后来觉得实在太麻烦我们这位老师傅,非常不好意思,消了气自己回家去了,让自己的儿子通过正规的司法途径申诉。

长此以往,但凡遇到“啃不下的硬骨头”,单位总会叫这个“傻傻”的老师傅去应对,原因就是他足够耐心、足够“楞”,别人三言两语能打发的事,他能花个半天时间去耐心倾听,哪怕对方无理取闹胡搅蛮缠;而事实是,难缠的人和事,确实是他处理的最好;以至于很多纠缠不已的人,无论事态处理结果如何,都对他万分感谢。

我曾经问这位老师傅:“那种人一看就是在胡搅蛮缠,你干嘛理他们那么多?”

“小姑娘,你不懂,他们心中有很多委屈;有时候他们也仅仅是需要有个人来认真听他们说的到底是什么;我不像你们,我年轻的时候没读多少书,讲不出大理论,也干不了技术含量高的工作;现在凭的就是真心换真心,认真做好每件事。”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闪着光,表情笃定坚实;而那些经常取笑他总是为一些琐碎的事情忙来忙去的人们,可能他们太精明,以至于眼神中都是空虚与颓唐。


在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和环境中,很多人步履匆匆的追求前方的目标,少了笃定与踏实;我们目标宏大、志向高远,却不屑于做很多平常的小事。

就像前文中的我们,轻而易举地原谅自己的庸碌与无趣,面对优秀的同行者,笑着用所谓的“潜规则”为自己开脱、说这些评比都是假的,从而心安理得地继续着平庸的生活。

“精明”的生活方式与态度使我们的很多能力退化:有了网络,我们失去了去图书馆在书海中索引检索资料的能力;有了“知乎”与“知道”,我们失去了自己探寻答案的兴趣与欲望;本来需要花大量功夫背诵默记的段落,在搜索栏内轻飘飘地打几个字就全出来了,直接引用就好,还有谁再肯认真去用心看用心记?

超市冰柜里琳琅满目的速冻饺子种类繁多,谁还会兴师动众地和面伴馅儿擀皮包饺子?或者,当我们在职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年后,没有了初入职场时的青涩与冲劲,干脆也就默认自己很满足这种“老婆孩子热炕头”、精打细算的小日子,日复一日地过完这一生,变成自己曾经憎恶过的中年人的样子?

但是,哪一个宏大的目标,不是一小步一小步的走出来的呢?

绘制手绘地图时候的每一步,走出了一个“省级十佳岗位能手”;鸿篇巨制写成之前,是多少个孤灯冷夜中孜孜不倦的笔耕不辍;宏图大志可以有,但做好手头的每件小事更重要。

因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本成功学畅销书和一场充满激情的励志演讲并不能保证我们到达理想的彼岸,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平凡而琐碎的工作,并将它做专、做好。

很多工作在入行之初都要开展忠诚、责任、担当之类的信仰教育,我的行业也是;我也曾经抱着一腔热血入行,梦想快意恩仇与惊心动魄。但是,现实生活中,每日的工作却往往充满着平凡和琐碎:可能只是一场家长里短的纠纷后去苦口婆心的居间调和;也可能只是万家灯火团圆夜里街头巷尾的寂寞守候。所以,我们不求每时每刻都惊心动魄屡立奇功,只求认真做好自己平凡而细小的岗位上的每件小事。

因为,从理想的云端到脚下的石子,貌似很远,其实很近,只要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朝着理想的方向;

因为,面对初升的太阳,每一滴细小的露珠,都会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带给大地一片晨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17

很多新人刚步入职场,觉得很茫然,对于在职场摸爬滚打好多年的人,有没有什么建议送给职场新人?

第3个回答  2020-04-23

第4个回答  2021-04-04

杨天真给职场新人四条建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