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阴虚和肾阳虚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一、常见症状不同

肾阴虚:腰膝酸痛、头晕、失眠、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肾阳虚:畏寒肢冷,面白或黑,神疲乏力,夜尿多

二、主要病因不同

肾阴虚:

1、久病伤肾,肾脏阴液耗损。

2、先天禀赋不足,肾脏阴液不足。

3、房事过度,耗精伤阴。

4、过服温燥劫阴之品,耗伤阴液。

5、急性热病后。

6、情志内伤。

肾阳虚:

1、素体阳虚

累及肾脏阳气虚衰;

2、年高肾亏

肾脏阳气虚衰

3、久病伤肾

肾脏阳气虚衰;

4、房劳过度

耗伤肾阳。

扩展资料:

肾阴虚主要临床表现:

肾阴主全身指阴,属“水”,对身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具有滋养、濡润的作用。肾阴到达全身脏腑组织器官,则转变为脏腑组织器官之阴。若肾阴虚衰,则各个脏腑组织失去滋养,就会引起一系列疾病。

临床表现主要有头晕耳鸣、腰膝酸痛、失眠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齿松发脱、形体消瘦、小便短黄或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男子兼见阳强易举、遗精、早泄,女子经少或经闭、崩漏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肾阴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肾阳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绝大多数人认为肾虚只仅仅肾虚,其实肾虚可以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

症状:头晕耳鸣、腰膝酸痛、失眠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男子兼见遗精,女子经少或经闭等。

形成原因:第一、久病伤肾,肾脏阴液耗损;第二、先天禀赋不足,肾脏阴液不足;第三、房事过度,耗精伤阴;第四、过服温燥劫阴之品,耗伤阴液。

主方: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方药:生地、丹皮、泽泻、茯苓、山萸肉、淮山、熟地、知母、黄柏、女贞子、旱莲草等。

人群:中青年人群!

症状及人群:肾阳虚者阳痿的比较多,且有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小便清长,大便溏薄等症。肾阴虚、肾阳虚的共同症状有腰酸乏力,四肢酸软等。

人群:多见于中老年人群!

食疗:肾阴虚者宜多吃黑色食品,如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木耳、海带、紫菜、乌骨鸡等。黑米、乌骨鸡性温,补血、补肾;黑芝麻,性平、补肾、补肝,润肠、养发;黑豆,性平,补肾、活血,解毒。而黑木耳、海带、紫菜性寒凉,尤其适用于肾阴虚而有内热者。

日常生活调养:第一、性生活要适度,不勉强,不放纵。第二、饮食注意阴阳寒热温凉的调整,荤素搭配,阴虚者平时多吃黑木耳、海带、紫菜、百合等性质偏凉食物,少吃辛辣、油炸、煎炒之品。

强肾:经常进行腰部活动;多做一些刺激脚心的按摩!

休息:按时作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养肾的重要方法。

第2个回答  2019-08-09
肾阳虚和阴虚共同的特征就是是腰酸膝软。头晕伴随耳鸣。失眠、睡眠质量差多梦。头发早脱,夜里小便频繁。男的可出现阳痿男性同志早泄,遗精。女的可出现大姨妈异常。尺脉沉。两者区别是肾阳虚怕冷喜热。面色皓白。头面肢体浮肿。尿尿清冷。尺脉微。肾阴虚怕热烦燥。体型消瘦。五心潮热。盗汗。同时肾阳虚的人有怕冷、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喜欢热饮,少气懒言,容易疲倦等。肾阴虚的人:体壮热,不怕冷,喜欢冷饮,精神健硕等。肾阳虚症状表现:最常见的肾阳虚症状表现是腰痛而且发凉跟手脚冰凉,伴有尿频情况。肾阴虚:表现为头晕耳鸣,耳聋耳鸣,心情烦躁,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皮肤瘙痒,腰膝酸软,盗汗,失眠、睡眠质量差多梦,腰酸膝软,手足心热等症状表现
第3个回答  2020-11-13
肾阴虚和肾阳虚在临床上,主要有区别为一个怕热,以虚热症状为主,一个怕冷,以虚汗症状为主。
肾阴虚的患者则表现为阴液亏虚,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口渴,手足心热,午后颧红等症状。
肾阳虚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怕冷畏寒,腰膝酸软,可伴有双下肢水肿,患者会表现为疲倦乏力,懒言懒动和嗜睡等症状。
不管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都是需要及时调理的,以免加重,一般建议服用博启健进行调理,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就能从根本补充肾部营养,使肾气得到巩固,从而改善肾虚。
第4个回答  2019-11-29
肾阴:肾阴是肾精作用的体现,全身各个脏腑都要依靠肾阴的滋养;是人体阴液的根本,所以又称“元阴”。人体各个脏腑失去肾阴的滋养就会发生病变,如肝失滋养则肝阴虚,肝阳亢,甚至出现肝风;心失滋养则心阴虚、心火旺、心烦失眠;心神不安;脑失滋养则眩晕耳鸣。反过来,各个脏腑的阴液严重不足时,也会导致肾阴不足,如热邪侵犯灼伤胃、胃阴不足,进一步就会损伤肾阴,称为“肾阴涸”。由于“阴虚则阳亢”、“阴虚生内热”,肾阴虚往往会出现潮热、升火颧红、舌红、口干咽燥、脉数无力等热象,但也有虚而无热,则称为肾精亏损。
肾阳:肾阳能推动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活动,是一身阳气的根本,也称“元阳”。肾阳不足就会影响各个脏腑的生理活动而发生病变。如肺失肾阳的帮助则出现气急,吸气不足等症称为肾不纳气;脾失肾阳的推动则出现五更泄泻、完谷不化等症;心失肾阳的鼓动则出现心悸、气急;胸闷;唇舌青紫等心阳不足的症候;膀胱失去肾阳的气化则出现小便不利或失禁或余沥不尽或遗尿;津液的吸收、输布失去肾阳的气化则发生水肿;肾脏本身气化不足则出现阳痿、遗精、腰脊酸软等症;如果肾阳衰竭则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如油、脉微欲绝等危险的症候,称为亡阳。“阳虚则阴盛”,“阳虚生外寒”。肾阳虚必然会产生寒象,如行寒肢冷、面色光、腰脊冷痛、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清稀、舌淡苔白等症。如果虚而寒象不明显,一般称为“肾气虚”。肾阳虚与肾阴虚同属肾虚,基本上相同;区别在于有无明显的寒象。
肾阴、肾阳的相互关系:肾阴与肾阳是肾脏生理的两个方面。滋养全身各个脏腑的作用,称为肾阴;推动全身各个脏腑的活动的作用,称为肾阳。肾阴虚和肾阳虚是肾脏病理的两个方面,虚而有热为阴虚,虚而有寒为阳虚。两者的性质是不同的,阴阳、寒热,是对立的两个方面。但两者又共居于肾脏之中,是肾精和肾气的具体表现,又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阴液需要依靠阳气的推动,阳气需要阴液为基础。肾阴虚和肾阳虚往往相互影响,出现阴虚及阳或阳虚及阴的病理现象。我们对肾阴虚和肾阳虚的症状同时出现的时候,不能平等看待,必须具体分析,看那个方面是病理变化上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以肾阴虚为主,在治疗上要滋补精、血,使肾阴充足,肾阳才能振奋。在中医理论上叫做“精能化气”。以肾阳虚为主,在治疗上首先要培补元气,使肾阳得到旺盛,才能促进肾阴恢复。在中医理论上称为“精血不能速生,元气所当急固”。我们还必须注意,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肾阴虚和肾阳虚的主要位置会变换,治疗的重点就要相应起变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