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俗语:“竹子开花,赶紧搬家”,有什么含义?

如题所述

农民种植庄稼,肯定希望早开花早结果。种植的庄稼开花结果实,农民应该高兴地才是。但是有一种开花和结果的情况,但事实并非如此。农民不仅不高兴,而且还说会有灾难。按理说植物开花和结果意味着丰收。农民种庄稼最幸福的事就是丰收的喜悦。但这种植物开花,没有欢乐,甚至笼罩在阴霾中,这就是竹子开花结和结果。

事实上,许多农村老人最怕看到竹子开花,甚至有人说,如果他们遇到竹花,也就是说他们要遇到灾难了,会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

关于竹子在农村开花和结果的俗语还有很多,有人说竹子开花,活人就要搬家,竹花是多年年荒的标志,那么它的可信度又有多少呢?农民对竹子开花和结果的恐慌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这些习语实际上表达了竹子开花结果的原因和后果。

由于竹子品种的不同,每个品种之间开花结果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有些竹子在开花和结果之前可能会生长超过一百年。然而,一些竹子几乎每年都会开花结果。但是,过去农民种植的竹子品种不多,所以很少看到竹子开花和结果。

此外,竹花和果实通常出现在干旱和雨水较少的情况下,开花后,竹子会在很大一部分地区开始死亡,所以不能怪竹民不开心。但这并不是灾难的象征,而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只是因为这样的事情不常见,所以人们才理解成这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8

农村人为什么会说,竹子开花,马上搬家呢?这其中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灾荒的年份,那么当年可能就会出现大批的灾民没有粮食吃,就要进行大量的迁徙,毕竟古代的农业种植技术非常的落后,完全靠天吃饭,如果碰到灾荒年的话没有粮食吃,农民如果不迁徙的话就基本上都会被饿死。而在灾荒年往往都是因为天气干旱,没有怎么下雨从而导致粮食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农村有一些俗语可能从表面上看,你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但是如果你细细琢磨的话,你就会发现这些俗语确实凝聚了当时人们的一些智慧,以及对事物的观察,所以才会总结出这些。



竹子是我们南方农村地区最常见的一种植物,在古代很多的诗词当中,竹子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在唐诗宋词当中,竹子都是经常不像在他们的诗词当中的。古人认为竹子一身正气,四季常青,长得很高,而且笔直笔直。所以古人喜欢将竹子比喻成那些品行端正,正直的人。


在南方一般在丘陵地区都会有竹子的生长,而且南方有很多地区的农民都会依靠种植竹子为生,因为竹子的经济价值非常的高,竹子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建筑材料或者是生活用品。以前的人喜欢用竹子搭建房屋,用竹子来制作各种器皿比如簸箕,背篓等这些都是在农村地区非常常见的东西。



在每年的春季和冬季的时候,一般在南方竹林里面都可以找到竹笋,竹笋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丰富而且非常美味的食物,味道鲜美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因此竹笋也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来源。



竹子作为一种生命力非常顽强的植物,即使在非常干旱的情况下,他们也依然能够生长得非常好。在古代竹子开花是一件非常难遇到的事情,可能几十年才能一遇。古人认为竹子开花是因为阻止即将要死亡所以才会开花长出种子,这样也是为了繁衍生息。





通常情况下竹子不会轻易地开花,只有在感受到周边环境变化非常大,可能导致竹子死亡的情况,这个时候竹子才可能会开花。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因为当年的雨水非常的少,干旱非常严重,才会导致竹子开花,如果竹子开花可能后面就会出现大片竹子枯萎而死。



因此在古代如果人们看到了竹子开花的话,可能就意味着,今年会迎来比较大的灾荒,很长时间可能都不会下雨,泥土都已经干涸,连竹子生命力这么顽强的植物都无法生存。因此必须要进行迁徙到没有灾荒的地方,这样才能够生存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在古代农村的人认为,竹子开花必须要马上搬家的原因,就是因为竹子开花可能会预示着干旱导致粮食颗粒无收,从而使农民没有粮食可以吃造成灾荒,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不搬家。这就是这句俗话的含义。

第2个回答  2020-09-18

种过竹子的人都知道,竹子一般是不会开花的,很多植物开花是为了繁殖,但是竹子是不需要开花繁殖的,所以很多有经验的农民就知道,一旦竹子开花了,很有可能意味着这些竹子即将死亡了。

在山区,农民们都是依靠着竹子养家糊口,竹子不仅仅可以制作家具,还可以在幼苗的时期,给人类提供食物,竹笋到现在都是人人爱吃的一道菜。

那么如果竹子开花了,就意味着竹子将要死亡,而且竹子开花会有传染,邻棵的竹子也都会开花,这样一直开下去,就会让整个山林的竹子都变得开了花,开花了之后便不能继续存活,当地的人也就失去了食物和工具的来源,就会面临死亡。

所以,渐渐地就流传起来了“竹子开花,赶紧搬家”的俗语。

这样的俗语一开始可能只是内部传说,传的多了,传得远了,渐渐的人们就认为,竹子开花是一种不祥之兆。

古代的农民最不想要见到的不祥之兆无非是“旱灾、水灾和虫灾”。后来大家都认为,只要竹子开花就会有这三种灾难。所以,赶紧搬家,以免无粮可吃,造成大面积的村民死亡。

竹子这种植物是无性繁殖,一般是不开花的,老人家说过,竹子开花60年,很多老人认为竹子只有在生命结束的时候才会绽放花朵,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刚刚开头说,竹子开花就是要死亡了。

劳动人民总是善于总结经验的,也不能说是迷信吧,毕竟俗语的由来,也是劳动人民一代代传下来的。

第3个回答  2020-09-17

从古至今,植物开花通常寓意着美好和希望。但作为四君子之一的竹,却不走寻常路,一开花就会被人们敬而远之。并流传下来“竹子开花,赶紧搬家”这样的俗语,其含义具体分析如下:

01.人们根据以往经验,认为竹子开花预示着死亡和灾难,要尽快搬家远离。

俗语一般都是古人通过长期对生活的观察,总结出来较为主观的经验。竹子在开花之后会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且竹子一旦开花,那一年通常就会有水灾或旱灾发生。

另外据有关史料记载,四川地区曾出现过因竹子开花,导致大熊猫缺食而亡的事件。以上种种不良现象,在古人眼中就成为了不吉祥或即将迎来乱世的征兆,所以为了躲避灾难,要赶紧逃离才行。

02.竹子开花也表示旱年来临,农作物收成会不佳,需要搬家。

现代化科技也逐渐证实,竹子开花与其周围土壤状态有关。研究发现,竹子开花时,其周围土壤的温度会比以往高,使得土壤呈现干燥干旱状态,不利于竹子生长,因此只能通过开花即有性繁殖生存,这也是竹子本身的一个周期性阶段。

但在科学技术落后的古代,人们只能通过以往的经验做出预判,并且古人发现往往竹子开花都发生在大旱之年,便总结出竹子开花必有旱灾发生的说法。

古人以农耕为生,为了不影响农作物的种植和最终收成,在遇到竹子开花时,就会做出搬家的选择。

03.竹子开花并不常见,甚至一二十年才会开一次。

竹子留给我们的印象,通常是修长翠绿的竹叶和笔直挺拔的枝干,而竹子所开的花,除了一些富有经验的农村老人,很多人都未曾在真实生活中看到过。

这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竹子都会开花,只有一些特殊品种,在它们周围的环境达到一定条件后才能开花,且一般是一二十年才会开一次。此外,竹子的花也比较特别,是一种细小的条状花束,被老百姓称为竹米。

04.竹子开花是因为生命即将终结,或是遭受病虫害和其它自然灾害。

关于竹子为何会开花,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是竹子的生长已经到达最终期限,用开花的方式向世界宣告自己生命即将完结。通常竹子在开花时会消耗树干的营养,在其开花后,竹子就会逐渐凋零枯萎,直至死亡。

第二种说法是竹子的生存受到威胁,因环境问题竹子遭受到病虫害,或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的攻击,最终开花接受死亡。也正因为上述原因,人们会觉得竹子开花就是不祥之兆。

但我想说的是,对于老一辈流传下来的一些俗语,我们要学会用科学和辩证的眼光看待,既要看到它的局限性,也要分析其深层次的含义。

例如竹子开花,有时也是一种环境的预警,它引导我们思考是否因为环境污染或受到破坏,才会让竹子开花死亡,也告诫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才能可持续发展。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即使出现这种现象,我们也有方法来及时应对和补救。

第4个回答  2020-09-17

农村老人的俗语太多了,经得起科学推敲的有几个?这就和看着乌鸦是不吉利的,看见喜鹊就有喜事儿是一个道理,这只是一传十十传百的羊群效应而已,最终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竹子开花赶紧搬家的俗语。



首先我们得说一下,实际上竹子并不是一个四季开花的植物,竹子本身不需要开花也可以繁殖,开花不是一个必然的所在,但是什么情况下竹子会开花呢,当竹子活不下去的时候,竹子开花的时候说明竹子的叶子就要黄了,这颗竹子就要死了,因此它的花朵意味着竹子的死亡。


我们都知道大熊猫是最爱吃竹子的,曾经在大熊猫的栖息地卧龙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竹子大面积的开花,结果导致竹子大片死亡,大熊猫的食物不足,有很多大熊猫找不到食物所以就饿死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竹子开花就与灾难相连,所以农村的俗语才会有这样的说法,凡事图个吉利,竹子开花就慢慢被人看成是一种不吉利的事情。



竹子是一种好东西,毫不夸张的说,竹子浑身是宝,它的用途非常广泛,看一看我们家里的餐桌上有谁家没有几只竹筷子的,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有很多人是靠种竹子为生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果有一天竹子大面积开花,代表着这里的竹林要荒废了,他还在这里住着干什么呢?是不是要搬家逃荒去寻找新的环境呢?因此久而久之也就有了这样一个说法。



综上所述,竹子开花象征着这片竹林就要枯萎了,资源就要匮乏了,因此在这里住着的人去为了寻找更好的资源,也就要搬家了,但现在我们完全有能力去抵御这样的灾难,更用不到搬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