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亲情作文600字关于母亲的

如题所述

母亲节点燃一盏感恩的灯
五月,春光灿烂,草长莺飞,空气中飘溢着康乃馨的香气,母亲节,这个充满温馨的日子,又轻轻地向我们走来了。

记得小时候一到儿童节,妈妈会给我们很多好吃的,当我们挣脱了母亲的怀抱,会有多少人记得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她们的节日?又有多少人会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为母亲点燃一盏感恩的“心灯”?

众所周知,“母亲节”与“情人节”一样,也是“舶来品”。在中国这个以尊老为传统美德的国度里,母亲节因承载着母爱、亲情、感恩、回报等人类共同的情感,渐渐成为晚辈向长辈传送美好祝福的日子。母亲节前后,商家大打“亲情牌”,花店购进了康乃馨,不少网站在首页和醒目的位置打出了“祝母亲节日快乐”的标语,一些论坛也展开了如何向母亲表达爱意的讨论,甚至还有网友在论坛内互发邮件,提醒母亲节要为母亲带声问候。

然而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母亲节并没有像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那样带来如期的消费热潮。连续几年来,象征着母爱的母亲节之花康乃馨远远不如情人节之花玫瑰花卖得火爆。情人节的时候,买花的人连价都不还,上百元一朵的玫瑰可以9朵、99朵、999朵地买。母亲节到来了,康乃馨的售价不如玫瑰的高,买花的人都嫌贵。即便是买花者,也大多是学生,年轻人来买花的非常少。不仅如此,一些饭店推出的母亲节套餐的预定的情况也不好。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现在一些独生子女,大多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和年龄,对含辛如苦抚养自己成人的母亲不愿多敬一份孝心,甚至连“常回家看看”都嫌麻烦,还有的经常对父母发脾气。早些年,武汉举行的一次小学生命题作文中,竟然有60%的同学把母亲“妖魔化”……

一切都在变,只有母爱永远,.尽管母爱不许要回报,孝敬之情也难以报答养育之恩,但在母亲节这个特别的日子为母亲点燃一盏感恩的灯,不仅应该,也很有必要。作为晚辈的我们,不应该因此而习惯了对母爱无度的索取,也不能因工作忙碌、生活奔波而忽略了对母亲的关怀和回报,更不能以来日方长为由回避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要知道,虽然今天我们是孩子,明天我们也要为人父母。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能常回家看你,不能陪你说说话,“刷刷筷子洗洗碗”的时候,再后悔就晚了。

一位哲人说得好:人世间事业的成功可以等待,庄稼的丰收可以等待,爱情和友谊的果实也可以等待,而最不能等待的就是对母亲的孝敬和对母爱的报答。因此,在这个伟大的节日里,我们实在不该让母亲们冷你冷冷清清,有鲜花、礼物相送更好,没有的,那就打个电话、发个短信,亦或亲自陪母亲拉拉家常聊聊天吧,哪怕只是一声祝福,也应该发自肺腑、轰轰烈烈!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父亲是我那遮阳的伞,父亲……"一首首歌赞扬了父母对我们的爱,又一首首歌唱出了我们对父母的爱,家人爱我们,我们爱家人,这就叫做亲情。 说起亲情实在大畏无边,我觉得最深的爱还是母亲那慈祥的爱,父亲无声的爱,和我们对父母的爱。 俗话说,母爱声声,母爱深深。难道不是吗?我平时就出去玩一会儿,母亲也要叮嘱我说:"注意安全,早点回来……"记得那是一个秋雨蒙蒙的早上,我出去玩了。谁知,我一玩就玩过了头,从早上10点玩到了晚上9点多。那时天黑了,外面风呼呼吹,雨沙沙响,我们呆在家里,直到"当当当……"钟声响了十下,我才要回家。 可我一个人走在路上,心中越想越怕,玩了这么久,妈妈不打我就怪了。我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了家。 结果我一进屋,咦,妈妈不在?能去哪呢?去找我?不可能,她又不知道我在哪儿。去打牌?也不可能啊。妈妈这么晚去哪里了呢?我满腹狐疑,拿了把伞又冲了出去。妈妈在哪儿呢?我心里不断地想。于是我拿着伞,冒着雨,顶着风叫着"妈妈,妈妈……"喊着喊着,我一不小心摔倒了,但又爬了起来。外面很冷,我不停地发抖,那时我才六、七岁啊! 不知过了多久我看见前面有个人影冲我跑来,将我抱了回去,那是妈妈。原来妈妈见我久久未归,就出去找我了。当时我发现妈妈的额头烫烫的--妈妈发烧了。于是我回到家给妈妈拿了药,倒了水,让妈妈睡了。 这就是母爱,这就是亲情,因此我每次想起这事总是难以平静!父亲的爱,我们对父母的爱与母爱相比也差不了多少。这就是亲情,这就是让我感动的亲情! 亲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可以振动一切!亲情的力量是无边的,可以挽救一切!亲情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改变一切!亲情的力量是美妙的,可以感动一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03
父 亲
似乎从小到大写涉及亲情的作文,描写对象大都是母亲,写她们的温柔、善良与慈爱。我们总在有意无意地忽略另一个对于我们的人生同等重要的人——父亲。
父亲对于儿女爱总是内敛的,他不像母亲那样喜欢把爱挂在嘴上,他只是用行动在表达。在我渐渐长大后,遇到一些人一些事,我才开始逐渐以趋于丰盈的思想去认识父亲,才越来越觉得实则每一位父亲都有一颗炽热的心,给予儿女们百分之百的感情,不论他们背负着怎样巨大的压力。
小俏和阿颦都是我的好友,我也因此得以隐约认识了她们的父亲。
阿颦算是我们三人中最幸福的一个,起码她有一个很完整的家庭。阿颦的父亲在当知青那会儿娶了一个北方女子为妻并在那里安家。父亲是大学的教授,典型的知识分子——斯文,儒雅,对名利无欲无求。为此阿颦常说母亲配不上自己的父亲,而她自己也从不掩饰自己对于父亲的无比崇拜。我于是就老嘲笑她有很深的恋父亲情结。
每逢周三父亲来学校探望,阿颦总要挽着父亲的手臂在校园里边走边聊,似有说不完的话,临走还要亲吻父亲的面颊。这在我是很难想象的事。
阿颦不知在哪本算命书上看来,说自己今年的生日倘若能收到一枚男孩子送的银戒指,她就会永远的幸福。生日聚会上她果然戴了一枚戒指,很精致的样子。阿颦很自豪地告诉我和小俏,是父亲去北京访友时用自己的私房钱买的,母亲并不知道。
那一刻我有一些恍惚,想象一个中年男子20年前可能所送穷得买不起一枚镀金的戒指送给新婚的妻子,却要在20年后在金银饰品柜台前徘徊,精心挑选,只是为了满足女儿一个少女式稚气的心愿。我可以想象阿颦的父亲坐在火车上,除了贴身带着的一枚戒指,就再没财力买礼物送人了,心下却没有一些些将被妻子责怪的不安,因为呵护了女儿不受说哪怕是一次无足轻重的失落感的伤害。 这足以令阿颦自豪,同时也令我感动。
小俏这时只在边上笑着说阿颦怎么还像个孩子似的。
我理解小俏说这话时心情,她无疑是我们三个人中最早熟的一个。母亲在小俏念初中时的突然过世于她是个不小的打击,亦也是心上永恒的伤口。可小俏比任何人想象中的都要坚强,这可能是受了军人出身的父亲影响吧。
小俏的家风很严,父亲总拿治军的那一套管教小俏,并用男孩子的标准要求小俏,有时甚至是不近人情的。比如母亲过世后,父亲甚至不允许小俏带黑袖套。这听上去多少有些残忍,却也的确帮助小俏尽快从悲痛中走出来。小俏说她一直记得父亲对她说过一句话——生者对死者最好的怀念就是好好的活下去。每次她想起母亲的时候就会同时的想起这句话。
小俏至今也没有继母,实则她并不反对父亲再婚,可父亲似乎并无续弦的打算。我曾在报上看过一些谈中年人的压力问题的文章,我明白人在跨入不惑之年后,其实是会有很多困惑的,工作的压力,精神的寂寞,都会让人喘不过气来;何况妻子过世,女儿住校,我不知道小俏的父亲是如何承受每天下班回家后屋里毫无生气的寂寥的,为的只是女儿不受任何一点的伤害。
听完她们们的故事,我也会不由想到自身。如果说阿颦是崇拜她的父亲,小俏是敬畏她的父亲,那么我则只能是深深的怜悯我的父亲。
是的,怜悯。
父亲是那种没有多少文化也没有大把钞票的男人。家庭可能是他最后的一点精神寄托,只是一年以前,这唯一寄托也土崩瓦解了。我隐约听过一些父母年轻时的故事——那时候因为奶奶的坚决反对,父母几乎要殉情,所以我相信那个时候我的父亲和母亲是真的非常相爱的,所以我也完全可以理解母亲在选择了自己想要生活方式后,对于父亲该是怎样一种深刻的伤痛,就为了这,我留在了父亲身边,我不愿看他在苦心经营了20年后面对妻离子散的结局,终告一无所有,那太残忍。
但这一年来,我与父亲关系并没有因为彼此相依为命而变得十分融洽。归根结蒂,还是为了一个“钱”字。
母亲走后,家里的存款所剩无几,父亲本来就不多的工资还要存起一部分供我以后上大学用,于是日常开销就显得紧巴巴的。父亲和外婆商量后就让我每天去外婆家吃饭。舅妈是那种很自私的人,总拿那种冷漠而鄙夷的眼神看我。那份屈辱的感觉于是就重重地压在了我的心头。终于有一次,我冲父亲发了很大的脾气,并告诉他我再也不要去外婆家吃饭了,饿死也不去。
父亲很无措地看着我,努力地解释,却只说了几句。他说你也知道我们现在的状况,你考上大学后还需要一笔很大的费用,我也是没有办法啊。
看着不善言辞的父亲低声下气的说实话,心上突然就涌起无限的愧疚,觉得自己实在太不懂事不体谅自己的父亲了;也同时,我再没有比那一刻更憎恶也更热爱起金钱来。我一面痛恨着它的肮脏,一面又下决心以后要赚很多的钱然后一张一张的都烧掉。
后来,父亲开始买彩票,小到二元一张的体育彩票,大到百元一张的福利彩票。每次电视里开奖,父亲一定会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手里攥着一叠花花绿绿的纸头——我想他是在幻想它们能给他带来大笔财富的。
一次父亲很开心的告诉我他中了一个小奖,有100块奖金,他说指不定下次就能中个百八十万的,指不定明天就成了大款,指不定…… 我突然觉得眼前的父亲很陌生,也很可怕,他省吃俭用,戒烟戒酒,把发财梦寄托在一堆烂纸上,指望在它们身上找到失落已久的尊严感。内心深处,在这一点上,我以为父亲已经是走火入魔了,他疯了,疯在他自己也不知道的潜意识里。
这样想的时候,有些心酸。可有一天早晨发生的事却让我感到心痛——
正在洗脸的父亲说嘴唇很痛。可能是内火太重的缘故,我看到他的嘴唇裂开了,有血丝从里面渗出来。我于是从书包里拿出来润唇膏,说爸我来给你涂吧。
我凑近父亲的脸,左手轻轻托起他的下巴——这是我很久以来第一次如此贴近的看父亲的脸,我看到他脸庞消瘦,皮肤里沉淀着色素,眼角布满了皱纹。原本一直以为是很“后生”的父亲原来是真的老了,老得如此突然,令我猝不及防。想起这些日子以来,父亲一个人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我却还要很不懂事的对他苛求,从不与他分担生活中的苦痛。想至此,我的鼻子有些酸,心下满是愧疚,还有隐隐的痛,说不上原由。
临出门,我把润唇膏留给了父亲,叮嘱他如果觉得嘴唇痛了就涂一点。父亲执意不肯要,又把它塞进了我的书包,说他没事叫我留着自己用。我不敢再争辩,也不敢回头,怕脸上一些突如其来的湿湿的东西会被父亲看到。
那一天,我拿到一笔数目不小的稿费,加上学校的助学金发下来了,于是就奢侈了一次,与父亲一起上馆子。趁着酒性,父亲说了很多话,他叫我好好读书,将来找份好工作赚大钱,给他买套房子安度晚年,最好是在高层——他要那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房间要带一个的阳台,有落地的窗帘,舒适的席梦思,整套的卫生设备,还有……还有……
父亲说得有些兴高采烈,我借口出去透口气在化妆间里一阵痛哭,说不上原因,可能只是出于怜悯吧,怜悯父亲也怜悯我自己。父亲说他要住高层的房子,还要一个带大阳台的卧室,要睡席梦思。这些话在我的脑海中反复出现着,久久不肯消失。
写到这里,忽然就为难起来,不知该如何结尾才好。想可能此时,阿颦的父亲经不起阿颦的软磨硬泡,正要带阿颦去享受她最爱吃的必胜客;小俏的父亲刚带着小俏清明扫墓回来,他一定在墓前默默祷告小俏的母亲能保佑小俏考上复旦。至于我的父亲,我知道他在做什么,他刚买了小菜回来,正在厨房里又洗又切的一阵忙乎。虽然他的厨艺不见得比母亲高明,可我仍是很高兴。就在这样一个初春的周末,听到家里的煤气开着,空气中氤氲着一种即使没有很多钱也可以相当适意的幸福的味道.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第2个回答  2010-01-04
母亲边帮着找,边委屈的小声说,我晓得啊,老问我?
有关于母亲
母亲不是那种善相夫教子的妇女,但母亲是家里的功臣。爷爷奶奶过世得早,母亲嫁过来后,男主外,女住内,硬是把父亲原来的茅草棚住成了二层小楼房。父亲的两个年幼的弟弟早已长大成人,妹妹也嫁为人妇,家里整天都是我们姐弟三个喊进喊出的热闹场面。
早些年家里种田,种菜园,种一亩半亩的花生、红薯,也养猪,养鸡。母亲样样都侍弄得很好,父亲在外面打工也比较放心。这两年,粮食不值钱了,种田又费力,父亲也不能总是在农忙时赶回来栽秧割谷,田便让别人种了。地也不种了。我们想吃花生或者红薯,便到姥姥家去。每次从姥姥家回来我们都是满载而归。一蛇皮袋里塞满了花生、红薯、菜油腊肉什么的。我常常边嚼着满口花生米,边对母亲说她不孝顺,都这么多年了还在剥削她的父母。我们这样说话惯了,母亲并不生气。
闲下来的母亲在家里养几只鸡,喂一条狗,照顾好我们的吃穿边尽情搓她的麻将。打那种一毛钱一圈的,赢了便唱着歌回来,输了也还是唱着歌回来。兴致来了,母亲也会跟着父亲到外面打工。父亲给包工头打工,母亲给父亲打工,在她跟父亲租来的小屋里做饭洗衣服。我们便住到姥姥那儿去。
母亲不大管我们的学习,也不像别人的父母一样时不时给我们上堂思想教育课。我上高中时,母亲才对我的考试成绩显得比较关心一点。但也只是问问,要是我考得不好,母亲便什么也问不出来,有时还要无辜的遭我乱吼一通。母亲说:“成不成,在乎个人。”
母亲到底爱不爱美?说爱呢,我们家从来都看不到半支口红、眉笔什么的,也不养花。倒是种过几棵白果树,还是父亲买回来的树苗。母亲先把它们种在院子里,在移到大门口,后来又插在塘埂上,后来树苗黄了的叶子在也没有绿过来。不爱呢,母亲又对她脸上新长起来的斑点相当重视,买到新衣服,一回来就套到身上,问我们好不好看。
其实母亲长得很好看。浓眉大眼,标准的娃娃脸,但是农村少不了风吹日晒的。母亲个子不高,偏胖,她便每天清早边提着扫帚扬起满院子的灰尘,边大着嗓门喊我们三个起来跑步锻炼身体。不过每次我们都是在母亲把饭做好后,才迷糊着两眼满腾腾地从床上爬起来。母亲总在我们盛饭盛了两三次时说少吃点,瞧你们胖的!刻画司当我们偶尔少吃一碗时,她又紧张兮兮的问我们是不是生病了,不舒服?所以我跟妹一直都没瘦下来,一直都长不高,倒是弟弟,还在继续往上窜。去年寒假回家,母亲时不时的目光就落在我身上,然后就要拉我去街上买衣服,顺便再买一双高跟鞋。还嫌我土!我缩在被窝里看电视,才不去咧!
母亲从来就没有机会在家里树立她身为人母的威信,跟村里的小孩子也能说一上午的话。一群人扎堆,她最多的反映就是哈哈大笑,或及时的接住别人话尾的两三个字重复一便。我说妈,你都可以当别人的传声筒啦!母亲还爱打小报告。比如我们干了不太光彩的事儿,千叮万嘱叫她别告诉父亲,转眼,父亲就兴师问罪来了。
母亲胆小,夜里不敢一个人走夜路,在路上搭车时伸手拦车回不好意思,又很健忘。我上小学三年级时,她和父亲带着弟弟在浙江打工。有次她带弟弟出去买菜,菜买好了,就忘了回去的路了。四岁不到的弟弟带她回去,条件是母亲得为他买两根冰棍。在家里找东西,我们从不轻易问母亲,问了也白问,父亲要是急着找什么时,母亲就使劲儿想出几个可能的地点。父亲屡次扑空后发起脾气,母亲边帮着找,边委屈的小声说,我晓得啊,老问我?
大概是母亲更年期到了,时常爱发点小脾气,不过很少对我们,父亲便成了她的攻击对象,每隔几天便对父亲进行一场思想批评再教育。有时父亲正吃着饭,便往母亲碗里夹一筷子菜说,饭都冷了,先吃饭。母亲说得差不多了,便会边端起碗边坚持把最后几句说完。要是意犹未尽,她便会夺过父亲的碗筷放到一边,强迫父亲听她表述完,再把碗筷还给父亲。每当这时,我和妹和弟便边无比同情父亲,边无奈的不得不面对现实:母亲离哪个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的队伍是越来越远了……母亲其实很不会发脾气对我们表达她的不满仅仅限于骂一两句,边干她的事去了。气极了也回揍我们。揍完后她就跟我们一起哭,边哭边说,你以为我想打你啊?你瞧你刚才多气人!但她绝不会气过长时间。刚哭完,又讨好般的问我们中饭或夜饭想吃什么。
母亲对吃很有一手,对做吃的也从不觉麻烦,动作又快,每天都变着花样。我们那里吃米,很少吃面。饺子虽然是道美食,但程序太复杂,大多数人嫌麻烦便不常做。我们家一星期若愿意,却能吃上三四次饺子,素馅的,油渣剁丁拌葱的,甜的。我最喜欢吃母亲煎的糍粑。外面被油煎得金黄灿烂,香脆可口,里面却嫩白爽滑,软软的,很有嚼劲。夏天,上年年内的糍粑早吃完了,母亲就泡好一小盆挑选好的糯米,煮熟,再盛入盆内,加入精盐、葱花,合自己的胃口,可任意加料。把调好的糯米捣碎,直到不能单独成粒为止。摊平,冷却一两个小时——这样口感会更好——将捣好的糯米贴在淋了油的锅壁上,中小火慢煎。煎糍粑很快,往往在母亲两三首歌哼完,我就可以大块朵颐。我爱吃辣,母亲会往糯米内放上很多切成小布丁的青的或红的辣椒。
母亲在村里人缘很好,这得益于她总是哈哈大笑的嗓门,也有部分是因为她的总是有求必应。母亲从不金贵自己的东西,人家来借,就借给人家了。村里谁家办事,不用招呼,她就过去了,脚步轻快——母亲从来走路都是脚步轻快的——卖力的充当起她快乐的免费劳动力。当然,有令母亲颇感不顺心的人和事,但她最多只能做到干呕气,一个人感慨好事为啥就不能多磨哩?人心都是咋长的哩?
我上高三的下学期,母亲说留在家里陪我。我说高考就高考,你留在家准备去替我考试啊?走吧走吧,去给我爸做饭洗衣服。有说你还没我姥姥会照顾人,每次我去学校,她都把我的书包装的满满的,你连个苹果都不晓得往我书包里装。
母亲临走的时候,到学校给我送身份证,高考要用。母亲来我不知道,下课时我在走廊上看到与我们班正对着的,隔着一个操场的小卖部门口站了几个人,其中一贯很像母亲。我下楼去看,果真是母亲。我问她怎么不去班里找我。母亲说你在上课,你们学校的警卫让我在外面等着,他帮我去找,结果没找着。我问母亲跟警卫说的是几班,母亲说了一个班。我崩溃了,叫道:“搞了半天,您还不知道您的女儿在哪个班啊!幸亏你记得她在哪个学校!
母亲说:我真去你爸那儿了啊。我说去吧,快上课了,你回去吧。
放学后我又看到母亲站在小卖部门口。我说你咋还没回去啊?母亲提了提她手里的袋子,说刚才忘了给你买点吃的,就出去买了点,橘子,苹果,半个烧鸡。我接过袋子,说,走,送你去搭车。我们做在路边的一个小店里等车。母亲打开装烧鸡的袋子,让我吃。我说你也吃点儿,她不吃,说渴不,给你削个苹果。我去向店主借水果倒。店主是个五十多岁的妇女,颇行动不便的辗转着喊她四五岁的孙子从她面前把到递给我。母亲笨拙的削起苹果。我拿出一个苹果给母亲。母亲说她不渴,她已喝过水了。我问,你在哪儿喝的?母亲手指着前面的一家小吃店,那里,喝了一大瓢凉水!我看着母亲满足的脸,又很快低下头。小吃店里此时热闹非凡,学生,来看学生的家长,挤进挤出,点菜,端菜。而我的母亲,就在不久前,将别人洗碗洗菜的水,饱饱的喝了一顿。
我把苹果切成两半,硬塞给母亲一半,给母亲择了快鸡肉,母亲生气的又把它放了回去。我只好说,鸡脖子我不爱吃,你吃吧。母亲知道我不吃鸡脖子,就接了过去。又进来一个女的,很气派的样子。店主难得一笑,热情的给她搬椅子,热情的彼此拉话。我以为她们认识,原来也是看过儿子,来这儿等车的。
我问母亲啥时候走。母亲说过三四天,又说我到了你爸那儿,你要多给我们打电话啊。
车来了,扬起一片尘土,母亲跟那女的搭同一辆车。
车完全看不到时,我开始望学校里走。我很不礼貌的没有回头对店主说谢谢她老人家提供板凳给我们坐。我就想,快点高考,快点毕业,快点挣钱,让我胖胖的母亲边晒着太阳,边幸福的唱着歌,她有个非常非常棒的女儿养活她。
她那么喜欢唱歌。
第3个回答  2010-01-03
走不出的世界
厌烦了父母的唠叨,总以为自己已经长大,可以自己照顾自己,能够自己撑起自己的一片天,于是,终于有一天,我逃出了父母的世界,有点仓慌,有点兴奋,还有些许的不安。
我住校了。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竟以为自己完全自由了,我如鱼得水般享受这各种各样的以前从未遇到过的一切……。而竟完全没有想过或者说是故意忽略了心底那根弦——连着父母的那根弦。
忽然有一天,我鬼使神差地跑到电话亭,拨通了那个不知何时早已烂熟于心的号码……
“喂!”耳旁传来熟悉的声音,是妈妈!!说不出当时的情绪,反正我没说出一句话,只急切地聆听着妈妈那很熟悉的呼吸,那一刻,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这样静静地等待着,玲听着这世界上最动听,最温暖的呼吸!“喂,是小静吧?我听得出你的呼吸。”那一刻,眼汪真真切切地掉了下来,妈妈竟能听得到我的呼吸!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女儿,不称职到连妈妈的生日都不知道!我好恨自己,为什么那么自私,为什么不多抽出点时间去了解妈妈,关心妈妈,哪怕只有一点也好啊!不知道接下来对妈妈说了什么,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出了电话亭。我只知道,第二天,爸爸来了,带了一大包我平时最喜欢吃的零食,那一刻,我才真正地感受到了那个叫作“感动”的心情!爸爸幽默地说:“这些东西放在家里很碍事,又很容易坏,还不如塞到你的无底洞里。”顿时,我鼻子有点发酸,爸爸以前总说我吃零食,还扳着手指告诉我吃零食的坏处……
从那以后,我的字典用就永远剔除了一个词“羡慕”,因为我有一个能听出我呼吸的妈妈和一个给我送零食的爸爸。
原来,我还是那样俗,因为父母的一句话一件事而感动得一塌糊涂,但我喜欢这种俗,因为我的心底早就有一根弦连着我的爸妈,无论我走到那里,这根弦是不会断的,它会传递父母给我的每一丝关怀,每一点温暖,每一份牵挂,让我深切感受这世间至纯至美的事物——亲情!
第4个回答  2009-12-27
我的妈妈

不知道妈妈给我的恩惠有多少但却像天上的繁星望也望不尽,海中的鱼米数也数不清。妈妈对我的爱像小溪那样不是很大却永恒,她时常对我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妈妈的眼中充满了咖啡——一杯糅合着苦涩和甘甜的咖啡。重病在卧三小时,妈妈废寝忘食地照顾我,守在床边,我醒了,却见妈妈伴着我和衣而眠。朦胧中,发现妈妈的眼角又添了几条皱纹,几分衰老,眉宇间流露出的尽是慈母对儿女的无限关怀。惹是生非后妈妈怒不可竭地严责我……却见妈妈背着我黯然而泣。骤然间,发现妈妈的眼中竟闪烁着一颗颗晶莹的泪珠,泪光中蕴含着的尽是对子女满怀希翼与期待。

读妈妈的眼眸,竟如许甘苦参半,这份无私的母爱就似咖啡,浓苦中却渗透着甘甜。

从前,有一个婴儿将要出生,他便问上帝:“人们说你明天要给我生命,可我往后怎样在这样一个没有任何帮助的地方长大呢?”

上帝说,已为他在所有的天使中选了一个,这个天使将会照顾他一生,会每天对他歌唱,对他微笑,如果遇上坏人,这个天使会冒着生命危险前来救他的。

这时,婴儿对上帝说:“请告诉我那个天使的名字,好吗?”

上帝思考了一下,说:“你的天使的名字并不难记,你自己就会叫她——妈妈。”

不错,妈妈犹如天使时时刻刻地保护我。妈妈又如帆,在我人生的道路上为我保甲护航,为我指引人生的方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