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两块长20厘米的木条钉在一起,钉在一起的部分长2厘米,钉好后木条有多长吗?

将两块长20厘米的木条钉在一起,钉在一起的部分长2厘米,钉好后木条有多长吗?

将两块长20厘米的木条钉在一起,钉在一起的部分长2厘米,钉好后木条38厘米,具体解题过程如下:

20+20-2

=40-2

=38

20+20指的是两块长20厘米的木条钉在一起,减去2指的是钉在一起的部分长2厘米导致了合成后的木条整体的长度变短,所以,计算式为20+20-2。

应用题:

应用题反映某种数学关系(譬如:数量关系、位置关系等),并求解未知数量的题目。每个应用题都包括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以往,中国的应用题通常要求叙述满足三个要求:无矛盾性,即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不能相互矛盾;完备性,即条件必须充分,足以保证从条件求出未知量的数值;独立性, 即已知的几个条件不能相互推出。

小学数学应用题通常分为两类:只用加、减、乘、除一步运算进行解答的称简单应用题;需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进行解答的称复合应用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6

钉好后木条长38厘米。

20+20-2

=40-2

=38(厘米)

答:钉好后木条长38厘米。

【解析】

本题考查题意的理解及四则运算的应用。

由题意,将两块长20厘米木条钉在一起,若除去钉在一起的部分,应为20+20=40(厘米),但钉在一起的部分,两块木条都重合了2厘米,所以要在原先的基础上减去1个2厘米,即20+20-2=38(厘米)。

扩展资料:

四则运算: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3、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9-24
20-2-2=16厘米, 因为两根木条 钉在一起的部分,都重合了2 厘米, 多以要减2次 才是剩下的长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