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

如题所述

企业在从事生产过程中,由于产品加工生产的工序和使用的机器设备等,难免会发生工伤事故,且事故多集中发生在劳动强度密集度较大的生产企业。对于因工伤产生的经济补偿,只要不是员工醉酒、自残、自杀或故意犯罪产生的,在处理申报工伤时一般不会过多考虑劳动者的过错,也就是工伤事故的发生虽然是因为员工违法操作规定、疏忽大意而造成的,但企业仍要对工伤员工进行经济补偿。因此,企业有效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关系到企业能否减少经济损失,同时也避免员工受到工伤伤害。 一、对员工特别是新员工进行职业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据相关资料统计分析,绝大多数工伤事故都是因为员工违反操作规程或安全意识较差造成的。一些新进入企业工作的员工,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对所要从事的生产过程和设备操作是十分陌生的,因此,新进入员工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显的十分重要。同时,定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培训,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杜绝违章行为发生,维护生产秩序。 二、完善科学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安全生产防护措施。 企业要想尽可能减少工伤事故,就必须完善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做好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建立标准化作业制度,对员工要经过培训后方能上岗,用科学的管理制度防范和杜绝工伤事故发生。 三、及时发放配备劳动保护用品。企业对一些特殊岗位的员工,要及时发放手套、雨鞋、雨衣、防尘口罩等劳动保护用品,向员工配备这些用品不是一种福利,而是为了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减少工伤事故的一种预防措施。 四、安排员工加班加点工作时应考虑员工身体承受能力。 企业有时在生产或者销售旺季时,往往会安排员工加班加点,在连续疲劳工作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工伤事故,作为企业要防止因疲劳工作产生工伤。 五、定期对企业生产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防止因生产设备的原因发生事故。 企业的生产设备长时间使用可能会产生损坏或老化,及时检测和维护生产设备是可以避免一些事故产生。同时,对生产车间等场所的硬件设施也要进行安全检测,避免不必要事故产生。 六、主动参加工伤保险,减少工伤事故带来的损失。 尽管企业采取了预防工伤事故的措施,但仍可能会发生工伤事故,为了减少工伤事故对员工个人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伤害,降低企业因工伤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企业应参加企业工伤保险统筹。所谓工伤保险,就是当企业员工发生工伤事故时,由工伤保险基金来对受伤员工时行经济补偿,这样就分担了企业的经济压力。如果企业没有依法办理工伤保险的,发生工伤事故时,全部费用就要由企业来承担,这样对企业而言就得不偿失了,因为企业生产中可能发生工伤的可能性相比其它企业要高很多,因此,通过加入工伤保险来分散风险对企业来讲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企业积极参加企业工伤保险,也能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生产经营秩序,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七、针对一些特殊岗位可适当为员工购买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分担企业和员工的经济负担。企业在为员工办理了工伤保险的同时对某些特殊工种发生意外伤害概率比较高的岗位员工,再额外办理商业保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选择为员工购买意外伤害的商业保险,万一发生其它安全事故,也可以有效分担企业和员工经济负担。通过上述各项措施的落实,以有效防止和减少工伤事故发生,万一发生工伤事故,通过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商业险来合理分担损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6-28
最根本的就是购买工伤保险,费用并不高!其他的避免方式都不是绝对可靠的
第2个回答  2015-07-08
一、对职工特别是新职工进行职业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完善科学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安全生产防护措施。
三、及时发放配备劳动保护用品。
四、安排职工加班加点工作时应考虑职工身体承受能力。
五、定期对企业生产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防止因生产设备的原因发生事故。
六、积极参加企业工伤保险,减少工伤事故带来的损失。
七、适当为员工购买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分担企业和职工的经济负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