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学的艾滋学生,我们要怎么去对待他们

如题所述

艾滋病和身在象牙塔中的我们似乎有很远很远的距离,生活在阳光下的我们也极少有机会去了解艾滋病患者真实的伤痛,一切都被我们丢到了一个遗忘的角落。但我们绝不能漠视艾滋病的存在,这不仅仅是因为今年卫生部已经将大学生定为艾滋病的高发人群。“抗艾”人人有责,每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大学生,也理所应当承担起自己身上的责任。大学生,不可能冲杀在“抗艾”的一线,面对艾滋这个和死亡同义的恶魔,我们能做的真的太少,但我们最起码应该做到两点——“自爱”和“爱人”。“自爱”就是要珍惜生命,懂得怎样保护自己,和一切诱发“艾滋”的行为说不。但今天,许多大学生的艾滋病预防意识依然十分淡薄。据福建省日前对省内大学生所作的调查显示:六成大学生不知道艾滋如何传播。在对艾滋病传播途径这一问题的回答上,完全答对的人只有42.8%,有30%的学生竟然认为被蚊虫叮咬会传播,还有近10%的人认为同桌吃饭也会被传染。而完全答对“艾滋病预防措施”的人不到一成。另外,有93.4%的被调查学生,希望能得到更多有关艾滋病防治的知识。被称为“知识精英”的大学生竟然不知道防治艾滋的基本常识,这实在是大学生群体的悲哀,也是学校和社会的悲哀。普及“抗艾”知识,绝不能仅靠“几堂遮遮掩掩的健康教育课”和每年12月1号“志愿者”们势单力薄的宣传,大学、社会都应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每个大学生也要行动起来,抛掉一些陈旧观念的束缚,积极主动地去了解“抗艾”的知识,只有首先懂得了“怎样自爱”,才能真正做到“自爱” 。做一个能健康生活、远离艾滋的大学生,你也就真真实实地为“抗艾”做出了一份贡献。“自爱”的同时大学生还应该学会“爱人”,学会用真诚而宽容地对待身边的“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从一开始出现,人们就赋予了它太多关于道德的隐喻。提到艾滋病,人们就会联想到放纵,联想到一些龌龊、肮脏的词语。我们很多人都能够同情艾滋病人,但又有几个人能够摘下有色眼镜,平等地看待他们呢。很多艾滋病人,他们的身体被病毒吞噬;而他们的心,则死在了人们的流言蜚语中。忽然想到朱力亚,这个中国艾滋病群体中惟一有勇气公开自己病情的女大学生,艾滋病毒没有将这个女孩打败,但是来自于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歧视却让她和所有艾滋病患者一样感到生活的沉重。她曾经解释过自己长期向师长和同学隐瞒病情的原因:我这样做只是不想失去世界上已经为数不多的爱……是的,我们的社会还没有真正学会如何对待一个病毒感染者,我们的校园和社会既然可以把纯洁的爱心给与那些身患肿瘤、白血病的人,那么就让我们每个大学生都能够消除对艾滋病的歧视,消除艾滋病身上种种诅咒性的隐喻,把一份纯净的爱送给那些同样需要我们关爱的艾滋病人,用我们的爱去照亮他们内心的黑暗和寒冷。世界并不会因为有了“艾滋病”而显得残缺,生命永远美丽而灿烂。但愿面对艾滋时,每个人都可以勇敢地微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