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企业能从铃木退出中国市场的背后看到什么?

如题所述

近日,铃木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而这次的消息,貌似是真的了。大家都知道,我拥有一台铃木雨燕。时间长了,我对这款车有了不一样的感情。此次铃木的退出,确实让我心里咯噔一下。万万没想到,一个旗下拥有经济、耐用、非常都市化产品的汽车名企,会退出中国这个主要城市交通拥堵的国家。

有媒体报道称,在解散昌河铃木之后,铃木汽车或许已经与长安汽车开启了解除合资关系的谈判,如果协议达成,那么这意味着铃木汽车品牌将彻底退出中国市场,而铃木在中国汽车市场的25年发展生涯将成为历史。目前长安铃木旗下有维特拉、骁途、雨燕、启悦、奥拓、锋驭、天语SX4共7款车型,大家注意一下,以上这些产品均与当下的火热的新能源汽车和SUV定位不符,这也造成了铃木品牌关注度持续下降。

我认为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是铃木的车型更多是小型、微型车以及K-Car车型,这非常符合在日本本土的市场、路面情况。在中国,铃木最开始的产品“奥拓”确实解决了很多人用车的问题,在日本,奥拓本就属于K-Car类的车型,很多家庭都已挣钱买奥拓为一个新的目标。在90年代,奥拓甚至变成了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街车”,并且车辆的耐用性、便利性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日本本土,1985款的奥拓“Works”的还拥有一个涡轮系统以及四驱系统,后来被长安铃木引进理念。虽然奥拓在国内取消了这项设定,但是保留了其外观设定,这个造型就在快乐王子的身上。就算是现在看,奥拓的外形设定一样非常具有拉力运动风格。

随着国家的富强、老百姓的兜里越来越鼓以及需求的转变,使得大家的购车理念从有车就行到了我要更大更宽敞的车型。这中趋势让铃木旗下产品的定位越来越尴尬,而在日本本土销量非常好的K-Car理念在中国变得越来越淡薄。所以,铃木旗下产品定位尴尬是迫使退出中国的原因之一。市场不可能永远不变,一直坚持走“精品小车”的长安铃木却没有跟紧时代的脚步。近十几年,中国汽车市场有了不小的变化,从自主品牌日益崛起、再到造车新势力涌现,汽车市场中品牌互相的博弈已经从从自主、合资之间,变为传统车企与新势力之间的比赛。而长安铃木这些年并且没有一款能够真正适应中国市场的车型,一直固执地认为自己能造全世界最好的小车的长安铃木,可没能读懂中国消费者的心理,这样看来有些闭门造车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4
选择退出是中国市场大环境所致
第2个回答  2019-08-05
近十几年,中国汽车市场有了不小的变化,从自主品牌日益崛起、再到造车新势力涌现,汽车市场中品牌互相的博弈已经从从自主、合资之间,变为传统车企与新势力之间的比赛。
第3个回答  2019-08-05
万万没想到,一个旗下拥有经济、耐用、非常都市化产品的汽车名企,会退出中国这个主要城市交通拥堵的国家。
第4个回答  2019-08-09
企业决策要灵活 适应市场 ,铃木太保守了在本土都见不到它的三厢车,排斥市场就是自取灭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