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后可以直接考师范吗?

如题所述

初中毕业生可以去读中等师范学校,但是不能去读师范大学。中等师范学校招收小学毕业生的,一般为 6 年~7 年;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一般为 3 年~5 年。

而师范大学是一般是通过高考的形式进行招生。师范大学在我国的设置历史最为悠久,传统意义上的“师范大学”,主要是指培养各类师资力量的高等院校,但就现代意义来讲,“师范大学”不仅担负着培养高水平的师资使命。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更被赋予了一种全新意义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基地的标识,师范大学正由过去比较单一的培养文、理、工、教人才向更为全面的综合性大学拓展。师范大学是最接近教育本质的大学。

扩展资料:

初中毕业读师范的就业前景:

1、由于我国教育事业长期缺乏人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教育的地位、教师的地位还比较低,许多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不安心教育工作,千方百计想离开教育口,师范毕业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给亟待补充新生力量的教育事业带来人才匮乏的局面。

2、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给师范毕业生带来广阔的就业市场。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增加了对师范类毕业生需求的数量;另一方面对师资的水平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教师作为光荣而又稳定的职业,越来越受到大学毕业生的青睐。随着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和生活待遇的不断改善,教师职业正在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尊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等师范学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师范大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8

初中毕业生可以去读中等师范学校,但是不能去读师范大学。中等师范学校招收小学毕业生的,一般为 6 年~7 年;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一般为 3 年~5 年。

而师范大学是一般是通过高考的形式进行招生。师范大学在我国的设置历史最为悠久,传统意义上的“师范大学”,主要是指培养各类师资力量的高等院校,但就现代意义来讲,“师范大学”不仅担负着培养高水平的师资使命。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更被赋予了一种全新意义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基地的标识,师范大学正由过去比较单一的培养文、理、工、教人才向更为全面的综合性大学拓展。师范大学是最接近教育本质的大学。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6

必须是应届初中毕业生,可以考3+2的(五年制)师范类专业。前三年中专,后两年大专。比如某某中等专业学校,具体要实地了解注意一些事项:有些学校可以签订就读、就业协议,学校对优秀毕业生择优推荐到对口行业就业,学校负责联系校企公司进行实习,同时推荐个行业进行工作,学生可自主择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12-18

初中毕业后可以直接考师范,有师范中专的,分数基本上要重点高中的分数。

现代"师范"一词,成为培养监视教师的学校,尽管名称不同,级别有异,意义仍是指培养"堪为人师而模范之"的人才的,由此可见,"师范"一词的深义,古今无异。正如胡锦涛主席指出的:"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 "

"师"的名称,在夏、商、周时就有了。而"师"字最早的出现是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文师"之称。以后,西汉的董仲舒用了"师"一词,司马迁用了"师表"一词,他们都着重在师的表率作用这点上。

在中国古文献中,所谓"师范",意为"可以师法的的模范"。西汉杨雄在《发言·字行》中说:"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最早把"师范"二字并用的,见于《后汉书·文苑传·赵壹》。内云:"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仰高希骥,历年滋多。"世人遂把教师职业的特征概括为"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

中华民国建立后,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改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一系列的改造:延长修业年限、扩充学科专业、建立研究所、延聘优秀教师。1922年11月教育部批准筹备北京师范大学,并于1923年正式成立。于是一所师范教育的最高学府终于在中华大地上矗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