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和和尚有什么不同

如题所述

佛教用语
1、“行者”指的是出家而未经过剃度的佛教徒。
2、.出行的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行者甚众,岂唯刑臣!”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丁壮之人,不识兵器,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 清 阎尔梅 《渔父辞》:“ 峒山 居者笑行者,我自乘船君乘马。” 清 昭连 《啸亭杂录·用洪文襄》:“上笑曰:‘譬诸行者,君等皆瞽目,今获一引路者,吾安得不乐也!’众乃服。”
3、佛教语。即头陀。行脚乞食的苦行僧人。《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身边只有一小行者,化饭度日。”
4、佛教语。方丈的侍者,及在寺院服杂役尚未剃发的出家者。《释氏要览》卷上:“《善见律》云:‘有善男子欲求出家,未得衣钵,欲依寺中住者,名 畔头波罗沙 。’今详,若此方行者也。”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九:“院有行者,名 宗颢 。尝给事公左右。及公作相, 颢 已为僧。”《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原来长者有两个行者在身边伏事。”
5、泛指修行佛道之人。《观无量寿经》:“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几个参头行者,着箭后即时坐化。”
和尚”原来是从梵文这个字出来的,它的意思就是“师”。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的。这个称呼并不限于男子,出家女众有资格的也可以称和尚。但是后来习俗上这个字被用为对一般出家人的称呼,而且一般当作是男众专用的名词,这是和原来的字义不合的。
元杂剧中称之为“洁郎”
[编辑本段]解释
和,为三界统称,尚,乃至高无上的意思,“和尚”之称华藏世界只有释迦能称得,但后世确把比丘都称为和尚了,也许是因为释迦涅磐之后,在世比丘为世间第一福田的缘故吧。
和尚一词,纯由于西域语言的音转而来,在印度,通称世俗间的博士为「乌邪」,到了于阗国则称和社或和□(Khosha),到了中国则译成了和尚(见寄归传及秘藏记本)。所以在印度的外道也有和尚及和尚尼的(杂阿含卷九.二五三及二五五等。)
可见和尚一词,并非佛教的专有名词,但在佛教,确有它的根据,佛教的律藏,称剃度师及传戒师为邬波驮耶( Upadhyaya),「和□」一词,就是根据这个而来,「和尚」一词,更是汉文的讹误,最早见于汉文中的,可能是石勒崇信佛图澄而号佛图澄为「大和尚」。但在律中往往不用和尚,而用「和上」以别于流俗的讹误,因为,依照邬波驮耶的原意,应当译为亲教师,也唯有受了比丘戒十年以上,并且熟知比丘及比丘尼的二部大律之后,才有资格为人剃度、为人授戒、而被称为邬波驮耶。这既不同于印度俗称博士的乌邪,更不同于中国误传的和尚——老僧是老和尚,小沙弥是小和尚,乃至阿毛阿狗恐怕长不大,也可取名叫和尚。
在佛教的律制中,初出家的,叫做沙弥(意思是勤加策励,息恶行慈),生年满二十岁,受了比丘戒,称为比丘(意思是乞士——上乞佛法,下乞饮食。中国人误传为「德比孔丘,故称比丘」,那也是笑话)。受了比丘戒的五年之内,不得做出家同道之师;五年之后,若已通晓戒律,始可以所学的特长作师,称为轨范师,梵语叫做阿□梨耶,受人依止,教人习诵;到了十年之后,可作亲教师;到了二十年之后,称为上座;到了五十年以上,称为耆宿长老。
这外貌上的区别就是行者不剃头
和尚要剃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28
一个尖嘴猴腮好使棒,一个铮头白面善骑马!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12-26
行者,行脚生。
和尚,主持。
第3个回答  2009-12-26
和尚是出家人的通称 新这是指游方的僧人 他们为了考验自己 进入世间与人打交道 历练自己的心性
第4个回答  2009-12-26
南无阿弥陀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