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原文,鲁迅写的 弱者愤怒,,,,强者愤怒,,,

如题所述

原文为: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释义:当勇敢的人愤怒之时候,他会和比他更为强大的对象进行抗争。当怯懦的人愤怒之时候,却只会靠着去欺负比自己更为弱小的人来发泄自己。

出处:鲁迅杂文集《华盖集·杂文》

作品集名:华盖集

作品类型:杂文集

出版社:北新书局

出版时间:1926年

原文节选:

先前,也曾有些愿意活在现世而不得的人们,沉默过了,呻吟过了,叹息过了,哭泣过了,哀求过了,但仍然愿意活在现世而不得,因为他们忘却了愤怒。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扩展资料:

《华盖集》是1926年北新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鲁迅。收录了鲁迅在1925年间所写的杂文三十一篇, 包括《咬文嚼字》《青年必读书》《杂文》《论辩的魂灵》《夏三虫》《忽然想到》《我观北大》《碎话》等。 在1926年由北新书局出版。现已编入《鲁迅全集》第3卷。

《华盖集》与封建主义和洋奴买办文化思想作斗争,锋芒所指,已从广泛的社会批评转到激烈的政治斗争。“我早就很希望中国的青年站出来,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就毫无忌惮加以批评……”《华盖集》语言凝炼精悍,勾画典型形象、讽刺深刻而精辟。

鲁迅在军阀统治下的北京生活,用自己辛辣的笔,向黑暗势力进行顽强的抗争与战斗,由此而真切地感受到沉重的压力,死亡的威胁。

他在斗争中所获得的丰富经验与感受,迫使他时时思考着这样的问题:一个觉醒的抗争者如何对待生与死?一个锐意进取的改革者对于黑暗现实应该采取怎样的姿态?这篇文章,就是鲁迅这种生命思考获得的美丽的结晶。

《杂感》的四个片断,既各自独立,又密切相联,它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内在玄思的线索,那就是:在对于人生终极与民族命运的思考中,充满着生命哲理的闪光。这正是这篇杂文的艺术魅力所在。

其中最富思想光彩的,当属第一段文字。这里以独特的构思,讲了关于“无泪的人”即鲁迅自己,对于生与死的问题超乎常人的思考。

鲁迅先是由人类的有泪是不进化的残留谈起,认为如人的盲肠一样,“泪”的残留,不但是无用的赘物,还要使其人达到无谓的灭亡。现今的人以眼泪赠答,因为他们除眼泪之外,一无所有,而“无泪的人则以血赠答,但又各各拒绝别人的血”。

人在临死的时候,还是愿意爱人下泪的。但“无泪的人”无论何时,都不愿意爱人下泪,并且连血也不要,“他拒绝一切为他的哭泣和灭亡”。然后讲到人的被杀,被杀于万众聚观之中,比被杀在“人不知鬼不觉”的地方快活,因为可以博得观众中有的人的眼泪。但是“无泪的人”,他不需要同情的眼泪,所以“无论被杀在什么地方,于他并无不同”。

最后是一段意蕴深刻的警语——关于自己“复仇”的哲学:“杀了无泪的人,一定连血也不见,爱人不觉得他被杀之惨,仇人也终得不到杀凶之乐:这是他的报恩和复仇。”这些由血换来的生命哲学,鲁迅在同时期写给许广平的信里,也有过类似表述,可见他对于这种复仇哲学的思考之渊深与感受之痛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鲁迅名言: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出于鲁迅《杂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7-27
华盖集:杂感

先前,也曾有些愿意活在现世而不得的人们,沉默过了,呻吟过了,叹息过了,哭泣过了,哀求过了,但仍然愿意活在现世而不得,因为他们忘却了愤怒。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孩子们在瞪眼中长大了,又向别的孩子们瞪眼,并且想:他们一生都过在愤怒中。因为愤怒只是如此,所以他们要愤怒一生,──而且还要愤怒二世,三世,四世,以至末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