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民间故事,歌曲,成语,传说,谚语,民歌民谣

要全部都有的1

孟姜女哭长城

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欢上了孟姜女。他俩儿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听见鸡飞狗叫,随后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我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他。对!就这么办!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装,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队正要上工的民工询问:“你们这儿有个范喜良吗?”民工说:“有这么个人,新来的。”孟姜女一听,甭提多开心了!她连忙再问:“他在哪儿呢?”民工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了城脚了
猛地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脸上。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但他却再也看不到她了,因为他已经被残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定城砖的传说

定城砖指放置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
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监督修关的监事管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事管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管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的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从此,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谁也不敢搬动。现在,此砖仍保留在嘉峪关城楼之上。

冰道运石

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大家正在长嘘短叹,这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有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非常顺利的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不少工期。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必须参拜的地方。

山羊驮砖

嘉峪关城,城墙高9米,还要在城墙之上修建数十座大小不同的楼阁和众多的垛墙,用砖数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当时,施工条件很差,没有吊运设备,全靠人工搬运。而当时修关城所用的砖,都是在40里以外的地方烧制而成。砖烧好后,用牛车拉到关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由于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难,尽管派了许多人往城墙上背砖,个个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砖却仍然供不应求,工程进展受到了严重影响。一天,一个放羊的孩子来到这里放羊玩耍,看到这个情景,灵机一动,解下腰带,两头各捆上一块砖,搭在山羊身上,然后,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轻巧的山羊,驮着砖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墙。人们看了又惊又喜,纷纷仿效,大量的砖头很快就运上了城墙。

击石燕鸣

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一日清早,两燕飞出关,日暮时,雌燕先飞回来,等到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燕鸣声,一直悲鸣到死。死后其灵不散,每到有人以石击墙,就发出"啾啾"燕鸣声,向人倾诉。古时,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燕鸣声视为吉祥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夫人就击墙祈祝,后来发展到将士出关前,带着眷属子女,一起到墙角击墙祈祝,以至于形成一种风俗。

万年灰与燕京城

人们都说,是秦始皇最早修的万里长城。其实开始的长城并不是他修的。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有个燕王,他的国土小、兵马少、力量弱,随时都有被邻国吃掉的危险。为了保住国土,燕王就征用了民夫,在他的国土边界山顶上筑起高高的城墙,以防外敌入侵。
因为那时还没有石灰,他筑的城墙,石、砖都是用泥抹的。为了抢时间,早日修好城墙,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天冷,和泥得用热水,因此,民夫们就把大铁锅抬到工地上,用三块石头支起来,添柴烧开水。天长日久,铁锅被烧了个大窟窿,满锅的水全漏光了;把锅下的火浇灭了。可民夫们也意外地发现,水洒在支锅的石头上,热石头遇到水就炸开了,炸出许多白面面,民夫们瞅着、想着,好生奇怪。有个人把这白面面用水和和,觉得比泥还滋润,还有粘性,就把它抹在石条和砖缝里。
第二天,民夫们发现,用这白面面抹的石条和砖缝,要比用泥抹的结实的多。燕国人得到了启发,从此,就烧石灰,来抹城墙缝。
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为了保住他的皇上宝座,也仿照燕王的办法兴工修起了万里长城。动工时,他下了一道旨令,让原来的燕国人包揽烧石灰的活儿。因此,那时修长城所用的百灰,全是燕国人烧的。长城修到哪儿,就在哪里山坡上烧灰,而且烧的灰质量非常好,被后人称为万年灰,意思是万年不变质。
长城修完后,别的民夫各回各地。因燕国人烧灰有功,秦始皇又拔下金银,建了个城镇,专为燕园人居住,这城镇就是现在的北京。因此,那时北京叫燕京,燕国人烧灰用过石头的山统称为燕山山脉。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576143.html孟姜女哭长城;
万里长城永不倒;
不到长城非好汉;
回答者:qtgdddq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10-8 21:24

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
歌曲:《长城长》
成语:万里长城
传说:孟姜女哭长城
谚语:不到长城非好汉
长城民歌民谣: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回答者:tracy_91 - 试用期 一级 10-9 09:45

孟姜女哭长城

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欢上了孟姜女。他俩儿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听见鸡飞狗叫,随后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我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他。对!就这么办!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装,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队正要上工的民工询问:“你们这儿有个范喜良吗?”民工说:“有这么个人,新来的。”孟姜女一听,甭提多开心了!她连忙再问:“他在哪儿呢?”民工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了城脚了
猛地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脸上。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但他却再也看不到她了,因为他已经被残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定城砖的传说

定城砖指放置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
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监督修关的监事管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事管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管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的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从此,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谁也不敢搬动。现在,此砖仍保留在嘉峪关城楼之上。

冰道运石

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大家正在长嘘短叹,这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有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非常顺利的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不少工期。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必须参拜的地方。

山羊驮砖

嘉峪关城,城墙高9米,还要在城墙之上修建数十座大小不同的楼阁和众多的垛墙,用砖数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当时,施工条件很差,没有吊运设备,全靠人工搬运。而当时修关城所用的砖,都是在40里以外的地方烧制而成。砖烧好后,用牛车拉到关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由于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难,尽管派了许多人往城墙上背砖,个个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砖却仍然供不应求,工程进展受到了严重影响。一天,一个放羊的孩子来到这里放羊玩耍,看到这个情景,灵机一动,解下腰带,两头各捆上一块砖,搭在山羊身上,然后,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轻巧的山羊,驮着砖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墙。人们看了又惊又喜,纷纷仿效,大量的砖头很快就运上了城墙。

击石燕鸣

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一日清早,两燕飞出关,日暮时,雌燕先飞回来,等到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燕鸣声,一直悲鸣到死。死后其灵不散,每到有人以石击墙,就发出"啾啾"燕鸣声,向人倾诉。古时,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燕鸣声视为吉祥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夫人就击墙祈祝,后来发展到将士出关前,带着眷属子女,一起到墙角击墙祈祝,以至于形成一种风俗。

万年灰与燕京城

人们都说,是秦始皇最早修的万里长城。其实开始的长城并不是他修的。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有个燕王,他的国土小、兵马少、力量弱,随时都有被邻国吃掉的危险。为了保住国土,燕王就征用了民夫,在他的国土边界山顶上筑起高高的城墙,以防外敌入侵。
因为那时还没有石灰,他筑的城墙,石、砖都是用泥抹的。为了抢时间,早日修好城墙,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天冷,和泥得用热水,因此,民夫们就把大铁锅抬到工地上,用三块石头支起来,添柴烧开水。天长日久,铁锅被烧了个大窟窿,满锅的水全漏光了;把锅下的火浇灭了。可民夫们也意外地发现,水洒在支锅的石头上,热石头遇到水就炸开了,炸出许多白面面,民夫们瞅着、想着,好生奇怪。有个人把这白面面用水和和,觉得比泥还滋润,还有粘性,就把它抹在石条和砖缝里。
第二天,民夫们发现,用这白面面抹的石条和砖缝,要比用泥抹的结实的多。燕国人得到了启发,从此,就烧石灰,来抹城墙缝。
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为了保住他的皇上宝座,也仿照燕王的办法兴工修起了万里长城。动工时,他下了一道旨令,让原来的燕国人包揽烧石灰的活儿。因此,那时修长城所用的百灰,全是燕国人烧的。长城修到哪儿,就在哪里山坡上烧灰,而且烧的灰质量非常好,被后人称为万年灰,意思是万年不变质。
长城修完后,别的民夫各回各地。因燕国人烧灰有功,秦始皇又拔下金银,建了个城镇,专为燕园人居住,这城镇就是现在的北京。因此,那时北京叫燕京,燕国人烧灰用过石头的山统称为燕山山脉。

嘉峪关联:
二崤虎口夸天险
九折羊肠确地雄
注: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稍偏西,嘉峪关市西约7公里。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征虏大将军冯胜奉明太祖朱元璋御旨,在祁连山与黑山之间的嘉峪塬上建嘉峪关,土城周长726米,有关无楼,以后又逐渐建了大小楼阁十余座,雕梁画栋,五彩缤纷,雄伟壮观,成为明代万里长城的重关,号称"天下雄关"。

玉门关联:
无边晴雪天山出
不断风云地极来
注:(1)玉门关,汉长城的重要关隘,在甘肃省敦煌市西北90公里的汉长城线上,是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相传和阗玉经这里输入中原,故名。
(2)天山,即指祁连山。

阳关长亭联:
悲欢聚散一杯酒
西北东南万里程
注:阳关,汉长城的重要关隘,在敦煌市西70公里的古董滩上,因在玉门关之南而得名,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

嘉峪关·魏炳蔚题:
时雨助五师直教万里昆仑争迎马迹
春风怀帝力且喜十年帷幄重握刀环
注:此联原悬挂在嘉峪关戏台前台的木格上,现悬挂于重建的关帝庙内。

雁门关联: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曙色晴明,残星几点雁横塞
晨曦初朗,斜月孤伶门上关

三关要隘无双地
九塞尊崇第一关
横批:天险
注:雁门关,在山西省代县城西北20公里的雁门山腰,又名西陉关,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两山对峙,其形如门,向为军事要隘。现关城为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所建,存关门三座。

娘子关城楼联:
雄关百二谁为最
要路三千此并名

楼头古戍楼边寨
城外青山城下河
注:娘子关,位于山西省平定县城东北,是长城著名关隘,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苇泽关。据传,唐太宗之妹平阳公主率领娘子军在此驻防,遂更名为娘子关。

恒山南关北岳行宫对联:
峻岳镇幽燕,近翊黄图,风雨永昭和会
灵山钟毕昴,遥连紫塞,阴阳迭起贞元
恒山,北岳,主峰在山西浑源县东南,长城在其附近折向西南。

居庸关联:
雄关积翠倚苕荛
碧树经霜叶未凋

重关深锁白云收
天际诸峰黛色流

万壑烟岚春雨后
千峰苍翠夕阳中

千峰岚气青霄上
九折泉声翠壁间
注:居庸关,在北京昌平县境内,长城的重要关口,古代北京西北的屏障。传说,秦始皇修长城时将强征来的民夫士卒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的意思,故定名为居庸关。

独石口联:
餐口狼牙严垛牒
刀山戟岭插云霄
注:独石口,在河北省沽源县南,为长城关口。

山海关联:
两京锁钥无双地
万里长城第一关

国防要隘呼天堑
寰宇称雄是此关

群山尽作窥边势
大海能销出塞声

孟姜女庙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民谣
《佚名·匈奴民歌》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汉无名氏·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山海关
山海关的民谣 作者:刘建
山海关,地面宽,南有海,北有山,当中有个第一关,下面就是角楼湾。
穷罗城,富西关,不穷不富角楼湾。
桥对桥,庙对庙,一步三筒碑,狮子比城高。
上述三则是描写古城风貌的民谣;

山海关三件宝:切糕、白薯、豆腐脑。
这首民谣说的是山海关的风味小吃,切糕是和黄米面下层用白豆垫底,中间含有红枣蒸熟,放在独轮车上用刀切着卖,很受老百姓欢迎;白薯是指的用水煮熟,放在砂锅中,下面用炭火煨着;豆腐脑是用上好的黄豆磨成豆浆,洁白如玉,用石膏点成再加上用肉丁、黄花菜、海米勾制成的卤,盛在碗里,有红有白,非常好吃

嘉峪关
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向前看,戈壁滩,向后看,鬼门关
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上望灰色天,下看戈壁滩
出了嘉峪关,眼泪擦不于
一出嘉峪关,两眼泪汪汪
回答者:我_要寻找答案 - 高级魔法师 六级 10-9 09:59

http://www.zgma.com/yanyu.htm这里有很多谚语,自己看吧!
回答者:苍渊飞叶 - 试用期 一级 3-23 19:56

请登陆http://panpan.org/2006/bisai/articieview/2005-8-11/article_view_298.htm
回答者:晴依可儿 - 试用期 一级 3-23 20:53

http://www.zgma.com/yanyu.htm
回答者:天下贼贼 - 秀才 二级 3-23 21:18

1.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2.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3.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4.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5.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6.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7.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8.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9.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10.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11.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12.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13.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14.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15.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16.久住坡,不嫌陡。

17.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18.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19.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20.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21.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22.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23.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24.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25.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26.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27.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28.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29.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30.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31.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32.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33.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34.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35.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36.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37.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38.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39.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40.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41.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42.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43.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44.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45.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46.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47.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48.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49.经得广,知得多。

50.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回答者:舞疯 - 试用期 一级 3-25 22:01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回答者:513204768 - 秀才 二级 3-25 22:02

http://panpan.org/2006/bisai/articieview/2005-8-11/article_view_298.htm
http://www.zgma.com/yanyu.htm
http://www.zgma.com/yanyu.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09
http://www.zgma.com/yanyu.htm这里有很多谚语,自己看吧!
回答者:苍渊飞叶 - 试用期 一级 3-23 19:56

请登陆http://panpan.org/2006/bisai/articieview/2005-8-11/article_view_298.htm
回答者:晴依可儿 - 试用期 一级 3-23 20:53

http://www.zgma.com/yanyu.htm
回答者:天下贼贼 - 秀才 二级 3-23 21:18

1.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2.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3.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4.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5.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6.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7.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8.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9.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10.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11.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12.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13.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14.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15.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16.久住坡,不嫌陡。

17.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18.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19.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20.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21.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22.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23.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24.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25.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26.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27.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28.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29.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30.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31.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32.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33.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34.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35.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36.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37.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38.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39.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40.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41.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42.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43.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44.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45.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46.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47.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48.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49.经得广,知得多。

50.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回答者:舞疯 - 试用期 一级 3-25 22:01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回答者:513204768 - 秀才 二级 3-25 22:02

http://panpan.org/2006/bisai/articieview/2005-8-11/article_view_298.htm
http://www.zgma.com/yanyu.htm
http://www.zgma.com/yanyu.htm
回答者:雨醉花香依旧 - 助理 二级 3-25 22:04

用百度搜啊
回答者:宝华油脂 - 秀才 二级 3-25 22:04

v节令谚语v

大暑小暑,包谷锅里煮。 大寒小寒,沙猪过年。
清明嫩水水,谷雨黑咀咀。 麦从立夏死。
秋后十天满田黄。 冬至三庚数九,夏至三庚入伏。
大雪小雪,炊烟不歇。 立夏小满正栽秧。
清明秧子谷雨豆。 十八九,坐地守。
二十真真,月起三更。 二十一二三,月起半夜间。
一九二九,怀中插手。 三九四九,冻死老狗。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把田犁。
六月进头伏,挨秋就割谷。 热不过三伏,冷不过三九。
七月秋风渐渐凉,八月干死老青杠。六月六,花椒熟。
小暑吃包谷,大署吃稻谷。 六月六,晒衣服,晒了不长虫。

-----------------流 传:渝北区

v生产谚语v

水土不下坡,粮食产得多。 好树出好桃,好种出好苗。
合理密植吃饱饭,过稀过密够喂鸡。 害虫除光,谷米满仓。
树林造成片,不怕天干和水旱。 河边插柳,河堤长久。
养兔喂羊,本短利长。 栽竹能得千倍利,养鱼得利难估计。
不怕年成坏,就怕不种菜。 豆后谷,享现福;谷后豆,吃肥肉。
勤喂猪,懒喂蚕,四十来天见现钱。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玉米结婚,子子孙孙。 豆子开花,田沟摸虾。
深翻土地好,灭虫又灭草。 包谷中间种,大豆两边行。

----------------流 传:永庆乡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霜降口,点一升打一斗。
秧子一寸深,活路扯不伸。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庄稼如要好,除去病虫与野草。 种子换一换,多收一二担。
要想多收棉花,不离草灰渣。 种挂没得巧,边边角角找。
豆田种麦,庄稼好得了不得。 拧种隔夜地,不栽隔夜秧。
过稀长草,过密易倒。 不怕天旱,就怕靠天吃饭。
种地无它巧,三年两头调。 天间管理如绣花,功夫越细越到家。

-------------流 传:永庆乡

犁田犁得深,黄土变成金。 七月犁田一碗油,八月犁田半碗油,
九月犁田光骨头,十月犁田没搞头。 千亩田,万斤油。
麦倒一包糠,谷倒堆满仓。 立夏,立夏,会到亲家不说话。
上看初三四,下看十五六。 北风送九九,船儿停在后门口。
阳雀叫在清明前,高山高岭好种田。 二月清明莫抢前,萨那月清明莫后延。
山上种满竹,犹如收稻谷。 十月小阳春,户户播小春。
歇种不歇亮。

-----------------流 传:石坝

五月栽苕重一斤,六月栽苕光根根。 秧子栽得深,十天半月不转青。
黄荆叶扯一把,谷子满田撒。 芒种不种,一秋打空。
三月撒秧四月栽,五黄六月谷怀胎。 三月里来麦吊黄,割了麦子栽高粱。
要得明年虫子少,冬天必铲田边草。 水是田中宝,肥是庄稼粮。
苗要好,除虫早。 种地不要问,精耕多上粪。
冬菜子,蜡大麦,三月四月才收得。 芒种不种,必定打空。
以水挖肥,以水调肥。

---------------流 传:大湾镇

耕地勤换种,粮食满仓关不拢。 处暑荞子白露菜,寒露霜降点得快。
七月荞麦八月花,十月荞麦收回家。 除虫没有巧,只有除虫早。
斩草要除根,杀虫要除尽。 苗小不打紧,只怕虫虫啃。
除虫如治病,不治丢了命。 虫害除光,谷米满仓。
积水如积金,囤水如囤粮。 蓄水防旱,积谷防饥。
禾靠水,水靠塘。 春雨小,用水浇,春雨多,开渠道。
春雨贵如油,不让一滴流。

------------------流 传:明月、东山、黄印一带

水路不修,有田要丢。 水是命,肥是劲。
庄稼不问爹和娘,精耕细作多打粮。 衣服不洗要脏,田不耕会荒。
种地不用问,精耕多上粪。 深耕深耙,野草不发。
要想庄稼收成好,深耕上粪勤锄草。 犁得深,耙得烂,一碗泥巴,一碗饭。
犁地要深,耙地要平。 种地没巧,精耕除草
七月犁田一碗油,八月犁田半碗油,九月犁田光骨头。
头道精,二道深,三道出黄金。 田中无草,收成可保。
种地不锄草,种子白丢了。 耕种不及时,庄稼减收成。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要得庄稼好,一年四季旱。
宁舍一锭金,不舍一年春。 年怕中秋月怕半,庄稼就怕误时间。
人不知春,草木知春。 春来不下种,苗从何处生。
栽秧要抡先,割麦要抡天。 惊蛰高粱要分秧。
惊蛰早,清明迟,春分插秧正适时。

-----------------流 传:明月、东山、黄印一带

芒种芝麻夏至豆,秋分种麦正时候。 栽秧栽得嫩,犹如上道粪。
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七月半种早蒜。 八月中种大葱。
寒露胡豆,霜降麦,立冬油菜绵不得。 土地是个宝,越种越是好。
沙土花生泥土麦。 田要深耕,土要细碎。
水是田中宝,肥是庄稼粮。 娃娃不离娘,庄稼不离粪。
长肥长谷,猪肥长肉。 猪肥膘壮,粪足苗旺。
种地不用问,除了工夫就是粪。 一粒好种,千粒好粮。
种籽状,苗儿胖。 一要质,二要量,田间选种不上当。
种子年年选,产量节节高。 好种壮秧,黄谷满仓。
要吃饭,八月初一起早看。 七月藤子八月苕,十冬腊月挖大红苕。
要得包谷大,横起一锄把。

----------------流 传:明月、东山、黄印一带

v气象谚语v

雷打清明前,高山好种田。 雷打天顶,有雨不狠。
烂了白露,天天走溜路。 云绞云,下满盆。
早晨云满天,必定下满湾。 有雨山顶帽,无雨山缠腰。
烟囱不出烟,有雨今明天。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天雾晴,地雾雨,山雾晴,坝雾雨。
先是雷唱歌,有雨都不多。 处暑晴,干死巴茅林。
早雨晏晴,晒得钻青杠林。

--------------------流 传:洛碛

鸡不回笼要落雨, 花蚊子咬人,雨将临。
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 池塘雨打花,天天有雨下。
蛇过河,大雨滂沱。 日垸长江水,夜垸草头枯。
重阳不打伞,胡豆麦子光杆杆。 冻惊蛰,晒清明。
晚上吹南风,明天太阳凶。 瓦块云,晒死人。
鸭子回笼早,雨天将来到。 鸭子潜水快,天气将变坏。
鱼鳅静,天气晴。

-----------------流 传:马鞍乡

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收。 雨落二十五,后月无干土。
七落八不落,九天当瓢泼。 小满不满,干断田坎。
云从华莹山,大路焦焦干。 云从重庆城,大路溜死人。
一落一个泡,大雨还没到。 雨儿乱跳,大雨来到。
太阳长毛必有雨。 月亮长毛必有风。

-------------------流 传:石坝

未到惊蛰先听雷,四十八天云不开。 春寒雨,夏寒晴。
东虹轰轰,西虹雨。 秋来伏,热得哭。
伏来秋,凉悠悠。 南风吹暖,北风吹寒。
大天倒杠三天阴。 早烧雨,晚烧晴。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入伏下雨收伏晴。
星斗稀,披蓑衣,星斗密,晒脱皮。

---------------流 传:集真乡

秋前北风雨,秋后北风晴。 虫儿飞如波,下雨必定多。
日昏三更雨,月昏午时风。 盐罐反潮,阴雨难逃。
池塘鼓泡,有雨就到。 河滩水声大,明日晒谷不用怕。
七落八落九天晴,十天还有一早晨。 下雨先起风,必定一场空。
冬雪是宝,春雪是草。 春雾日头夏雾雨,秋雾凉风冬雾雪。
春暖雨,冬暖晴。 一日南风三日暴,三日南风狗钻灶。
干冬湿年,落雨过年。 三九不冷六九冷,六九不冷倒春寒。

----------------流 传:静观

小暑南风十八潮,大署南风点火烧。 蜻蜓飞得低,明日雨凄凄。
蜻蜓飞得高,明日似火烧。 春南夏北,要雨易得。
淋伏头,晒伏尾。 发尽桃花水,必定旱黄梅。
火烧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伏天不热,冬天不冷。
云如宝塔,大雨要发。 立秋无雨送秋干,送秋无雨一冬干。
早红雨,晚红晴。 下雨天边要亮,还要下一仗。
乌云拦东,无雨也有风。 南闪火门开,北闪有雨来。
石头出汗,有水煮饭。 蚯蚓满地爬,雨水乱如麻。

---------------流 传:人和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雾上山,地不干。
雾下坡,太阳多。 山上风雨,下山风晴。
一年四季东风雨,唯有夏日东风晴。 立春动了风,三月要比正月冷得凶。
南风送九九,干死荷花气死藕。 初一满天红,初二初三戴斗篷。
蜜蜂不出工,有雨在夜中。 蜘蛛织网,天气晴朗。
蜘蛛收网,有雨不过晌。 春雨发得早,今年雨水好。
太阳落坡云来抱,不等半夜听雨响。 东闪日头西闪雨。
螃蟹上岸,冲走河岸。 燕子高飞晴天兆,燕子低飞雨天报。

-----------------流 传:静观

东背太阳西背雨,斑鸠叫唤要落雨。 一日黄沙三日雨,三日黄沙九日晴。
斑鸠叫唤要落雨,雀儿叫唤要天晴。 曲蟮滚沙要落雨,烟子铺地要天晴。
鸡母扑灰要落雨,狐狸出洞要天晴。 人黄有病,天黄有雨。
今天不住点,明天晒破脸
第2个回答  2006-10-09
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
歌曲:《长城长》
成语:万里长城
传说:孟姜女哭长城
谚语:不到长城非好汉
长城民歌民谣: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1-26
孟姜女哭长城
成语:固若金汤、万里长城、雄关万里
谚语:秦始皇修长城----功过后人评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第4个回答  2006-10-08
孟姜女哭长城;
万里长城永不倒;
不到长城非好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