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还有叫什么月?其来历的由来如何?

如题所述

正月主要是中国农历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zhēngyuè)。正月,又称孟春、端月、陬月、柳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拓展资料:

典故

“端月破五”: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专家解释说,“破五”是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三十以前的常态了。“破五”意为“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一般说来,从除夕至初五期间,有许多节规和禁忌,如不能做新饭、不能出门称忌门、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扫地洒水、商店不能开门等。

但到了初五,所有的禁忌都打破了。初五这天,我国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但饺子不叫饺子,称煮角。“破五”吃饺子寄托了老百姓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的期盼。

正月初五是春节的尾声,也是年假之后新生活的开始。所有为过年而关门休息的大小商店,“破五”过后一般都要选择吉日开张营业,通常是选择大年初六。

参考资料:端月-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1
  正月主要是中国农历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zhēngyuè)。正月,又称孟春、端月、陬月、柳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然后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年货,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
  典故来历
  正月初一,就是我们说的“春节”,被称为“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古称“三朝”,即“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又称作“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日之元”。从殷商起,就将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每年的开始从正月朔日子时算起,谓之“元旦”或“元日”。自汉武以来,历代均沿用夏正,即以寅月为正月,正月初一为新年、元旦。当然,咱老北京把正月初一称作“大年初一”或“大年禧”,“大”是热闹的意思,也就是这一天要过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传说初八是谷子生日,也是“顺星节”,民间以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这天天气晴朗,则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这种习俗蕴涵着重视农业、珍惜粮食的思想。
  正月由来:胡朴安编《俗语典》解正月;春秋;春王正月,杜佑通典;秦始皇名政讳之,故正月字从平声。据香港商务书局解放前的老本绘图重增《幼学故事琼林》卷一岁时篇。秦人岁终祭神曰腊,故至今以十二月为腊。始皇当年御讳曰政,故至今读正月为征。意思是之所以把十二月叫腊月,是因为古时候这个月是用腊肉祭拜祖先的日子;之所以把正月叫征月,是为了避讳秦始皇的名字嬴政的“正”音。
  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民间习惯称这一天为正月初一。在中国古代,每年以哪一个月当第一个月,有时是随着朝代的更换而变化的。在汉朝以前,每换一个朝代,就往往把月份的次序改一次。据说,商朝把夏朝规定的12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而周朝又把11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
  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又把10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直到汉朝的汉武帝,才恢复夏朝的月份排列法,一直沿用到现在。这几代王朝更改了月份的次序,便把更改后的第一个月叫做“正月”。“正”就是改正的意思。在他们看来,既然他们作了皇帝,居了正位,一年十二个月的次序,也得跟着他们“正”过来。既然“正”是改正的意思,那么正月的“正”字,就应该读作“改正”的“正”字音,为什么人们却把它读作“长征”的“征”字音呢?因秦始皇姓嬴名政,他觉得“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说是犯了忌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正(征)月”。后来人们习惯了,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2
中国农历的第一个月一般称为 正月 。 正月,又称陬月、端月、孟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而正月初一,就是我们说的“春节”,被称为“元旦”。“ 元 ”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古称“三朝”,即“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又称作“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日之元”。从殷商起,就将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每年的开始从正月朔日子时算起,谓之“元旦”或“元日”。自从凯撒创造了《太阳历》,即确定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当然,现在提起“元旦”都很自然地想到公历的一月一日,这是民国以后的事。咱老北京把正月初一称作“大年初一”或“大年禧”,“大”是热闹的意思,也就是这一天要过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2-25
 中国农历的第一个月一般称为正月。
  正月,又称陬月、端月、孟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而正月初一,就是我们说的“春节”,被称为“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古称“三朝”,即“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又称作“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日之元”。从殷商起,就将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每年的开始从正月朔日子时算起,谓之“元旦”或“元日”。自从凯撒创造了《太阳历》,即确定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当然,现在提起“元旦”都很自然地想到公历的一月一日,这是民国以后的事。咱老北京把正月初一称作“大年初一”或“大年禧”,“大”是热闹的意思,也就是这一天要过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  。
第4个回答  2021-03-3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