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捐献骨髓,为什么捐献者有没有权利反悔?

如题所述

有权利反悔。

1、骨髓捐献采集的是造血干细胞,原来是抽取骨髓血,因骨髓血中富含造血干细胞,所以原来叫捐献骨髓。现在是从外周血中直接采集造血干细胞,过程和普通捐献成分血过程相同。

2、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供者的身体健康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体内许许多多各类血细胞都是来自同一祖宗—多能造血干细胞,它不仅能不断分化出子子孙孙,而且能复制出与它自己完全相同的细胞,从而使得我们造血功能绵绵不绝。

3、捐献手续有体格和化验检查;体检合格者填写有关表格,并在捐献志愿书上签字;由工作人员抽取5毫升静脉血作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分型检查,并将检查资料输入骨髓资料库。

4、当有病人需要骨髓移植时,在骨髓资库中寻找与其相匹配的供者。如果你的资料与病人相同,那么你就可以实现自己捐献骨髓的愿望了。

扩展资料

捐献手续

大致有:①体格和化验检查;②体检合格者填写有关表格,并在捐献志愿书上签字;③由工作人员抽取5毫升静脉血作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分型检查,并将检查资料输入造血干细胞资料库;④当有病人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时,在造血干细胞资库中寻找与其相匹配的供者。如果你的资料与病人相同,那么你就可以实现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愿望了。

捐献影响

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供者的身体健康不会产生不良影响。我们体内许许多多各类血细胞都是来自同一祖宗—多能造血干细胞。他不仅能不断分化出子子孙孙,而且能复制出与它自己完全相同的细胞来。从而使得我们造血功能绵绵不绝。当老的血细胞死亡后,新的又长出代替它;当一些造血干细胞受损时,健康的干细胞又很快出生以补偿之。我们的机体配合得真巧妙呀。

多能干细胞数量并不很多,分布在整个骨髓中。献骨髓时,只抽出人体一小部分骨髓,多能干细胞也只失去一部分,剩下的多能干细胞会迅速复制,造血功能短期内完全恢复正常。所以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人的造血功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捐献骨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6

有权利反悔。保证捐献的“自愿”一直都是造血干细胞移植遵循的原则。对于捐献者是否有权拒绝捐献,以及什么时候可以拒绝的问题,美国国家骨髓捐献计划在其网页上如此回答:你有权在任何时候决定你是否捐献,骨髓捐献永远是自愿的。世界骨髓捐献组织也称“捐献者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退出”;“捐献者在被告知需要进行再次(多次)捐献时,患者有权拒绝捐献而不受到外部影响”。

不过,由于干细胞移植的特殊性——“清髓”之后受捐者的免疫造血系统被摧毁,因此如果捐献者在患者清髓后选择拒捐,必然会给患者带来巨大打击,使其“雪上加霜”。

扩展资料:

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骨髓移植手术是“清髓性骨髓移植”。顾名思义,在移植之前,受捐者要接受大剂量化疗和/或放疗及免疫抑制预处理,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异常克隆细胞,阻断发病机制(将“坏”细胞扫地出门),然后才能把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受捐者(将“好”细胞请进门),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系统。

此方法对受捐者的健康打击是非常大的——在原有造血系统、免疫系统被摧毁而新的系统尚未建立时,患者对外界抵抗力极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因为一次小小的感染而丧命,所以在这期间他们要住在无菌病房,依靠医疗干预来维持生命。如果捐献者在此时突然反悔,受捐者确实面临致命的危险。

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有其他备选的捐献者,医院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联系备选捐献者,争取其同意并尽快进行移植手术以挽救病人生命。如果没有备选的捐献者,患者只能住在无菌病房,在对症治疗(抗感染、补充相应血液成分等)的基础上,应用各类造血生长因子、细胞集落因子等促进造血、免疫功能的恢复。同时医院会继续寻找捐献者。只是对本身已患重病的受捐者而言,能否熬过这一关,是要打一个巨大的问号的。

参考链接:骨髓捐献-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6

捐献者有权利反悔,在捐献同意书、捐献知情书上,没有关于捐献者违约行为应当承担什么责任的条款,相关法律也没有这方面的规定。但是,由于捐献者的突然反悔很可能会断送接受捐献者的生命。因为骨髓移植分两步,全面摧毁自身免疫系统后,再进行移植,开始了就回不了头,因为一旦免疫系统尽毁,生命顷刻危在旦夕。所以,希望捐献骨髓的志愿者在做决定前要斟酌清楚。

拓展资料

骨髓移植即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通过静脉输注造血干、祖细胞,重建患者正常造血与免疫系统,从而治疗一系列疾病的治疗方法。造血干细胞移植基本上替代了“骨髓移植”这一术语,这是因为造血干细胞不仅来源于骨髓,亦来源于可被造血因子动员的外周血中,还可以来源于脐带血,这些造血干细胞均可用于重建造血与免疫系统。

参考资料   人民网_中国骨髓捐献反悔率20% 捐献者无约定义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前不久,云南省发生了一名骨髓捐献者在采集干细胞的过程中遭遇医院机械故障,在更换医院二次采集时反悔拒捐,受捐者因此面临加速死亡的事件,关于这件事众说纷纭,谴责这位捐赠者的固然很多,也有很多人理解这种反悔的行为。毕竟骨髓捐赠虽然危险系数比较低,但对捐赠者有一定的身体伤害,尤其是第一次因为机械故障而没有捐赠成功,第二次很容易让人心生疑虑,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健康人躺上病床几乎有上刑场的感觉,再上一次的勇气能够有多少,这可真是难说。 比起献血来,骨髓捐赠要复杂许多。献血主要就是检查某血液是否合格,并没有针对具体的人进行捐赠,就如我这种看上去脂肪超标的人也是可以的,只要没有什么其他毛病、抽出来的血里面不会有半管肥油即可。这方面有过惨痛的教训:新来的小护士对于找到胖子血管的心得不足,以至于用针头在我肉里逡巡着寻找,我咬她的心都快有了。骨髓捐赠则麻烦得多,因为骨髓移植是器官移植的一种,是治疗造血功能异常、免疫功能缺陷、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疗法。献血不过是血液的转移,相当于器官移植的骨髓移植自然就复杂多了。其中包括配型、清髓(摧毁患者原有的骨髓),不但费用高昂,如果捐赠者在患者清髓之后反悔,患者就会加速面对死亡。而因为小护士用针管在我胳膊里满处找血管导致我拒绝献血的话,想必没人会因此加速死亡。 作为旁观人士,很难理解那些真正的捐赠者面对这种抉择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与社会压力。由云南这件事出发,有媒体做了一个报道指出,在中国的骨髓捐赠者当中,20%的人最终会反悔。这个数字还真不算高,美国的骨髓捐献志愿者拒捐率曾高达近50%,日本学者统计亚洲志愿者中有约60%最终拒绝捐献。 那么,捐赠者有没有权利反悔?结婚这事儿都有逃婚的落跑新娘,无偿的捐赠当然也是可以反悔的。毕竟这不是身外之物,风险也确实存在,没人有权力要求另外一个人必须在捐赠的行为上履约,这并非商业合同或民事契约,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单方取消的意向。 有人呼吁就此进行立法,使得这种反悔的行为不至于影响到患者的救治。这种理念要说也是冠冕堂皇,生命为大,谁能说制止捐赠者反悔不是体现了生命最珍贵的观念? 但很遗憾的是,这种呼吁要是成真的话,事情可能就会走到善良愿望的反面。举个例子您就会知道:前段时间,好几个地方都爆出官办慈善机构利用自己的权力,直接从工资里扣除“捐款”之事,有的地方甚至连学生都不放过,必须交钱领某会的会员证。如果我们抛开这些官办慈善机构那些黑幕不谈,假定这些钱真的用在了慈善事业上,您觉得这种行为合理么?如果再代入到立法强制捐赠不可反悔,我们的慈善行为就成了义务,谁敢保证将来不会全民强捐、强抽骨髓?到那个时候,不但个人财产没有保证,个人的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了。 所以,保留一个人在这方面反悔的权利,并不是对于生命的不尊重,而是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对于人本身权利的尊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5-18
捐献者是有权利反悔的。
保留一个人在这方面反悔的权利,并不是对于生命的不尊重,而是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对于人本身权利的尊重。
造血干细胞捐献(也被称为骨髓捐献)是造血干细胞捐献移植的前提,没有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就不可能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血液肿瘤的较为有效和理想的方法,已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不断地推广应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