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把工资分为基本、岗位、绩效等等

各位专业人事,我一直很疑惑,为什么把工资分为基本、岗位、绩效等等类别,可以规避哪些企业风险?岗位工资不得少于全部收入的60%有何法律依据,最好附上法规条款。谢谢
望天悠,你说的是绩效工资嘛,这个好理解,shjno说得太书面乐,劳动法规定,员工加班工资的计算可以按照岗位工资为基数计算,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分解工资就必须按员工全工资计算加班费,如果分为了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则可少算。还有其他对企业有利的用处吗?或者说在规避劳动法律风险上还有哪些好处

把工资分为基本、岗位、绩效等等是为了实现薪酬的科学合理化,体现我国宪法规定的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制度。国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劳动者基本工资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及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也称标准工资。在一般情况下,基本工资是职工劳动报酬的主要部分。

1、岗位工资:是指以岗位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等评价要素确定的岗位系数为支付工资报酬的根据,工资多少以岗位为转移,岗位成为发放工资的唯一或主要标准的一种工资支付制度。

2、绩效工资,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

以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资总量,以职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工资制度。

扩展资料:

岗位月薪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存一个区间,在这个区间内每岗位又分为五等工资。

1、含义

一级对应的是,“欠资格上岗”,二级对应的是“期望”,三级对应“合格”,四级对应“胜任”,五级对应“超胜任”。

2、五级工资

层级薪酬中的月薪按企业整体薪酬水平定位,一般对应三级(合格)或四级(胜任)

薪酬水平定位有一定竞争力,对应四级(胜任)

薪酬水平定位偏低的,对应三级(合格)

3、级差设定

五级的每级级差相距5%-25%,一般可取1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9
现代薪酬管理制度研究的结果,是为了实现薪酬的科学合理化,体现我国宪法规定的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制度。国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劳动者基本工资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及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也称标准工资。在一般情况下,基本工资是职工劳动报酬的主要部分。
岗位工资(Post Wage)是指以岗位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等评价要素确定的岗位系数为支付工资报酬的根据,工资多少以岗位为转移,岗位成为发放工资的唯一或主要标准的一种工资支付制度。
绩效工资(Performance Related Pay,简称PRP),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Appraisal Related Pay),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资总量,以职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工资制度。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8
1、岗位工资不得少于全部收入的60%有何法律依据.这个没有法律依据。
2、公司肯定希望他的工资开支可以达到效果最大话,如果做好做不好都是一样工资,那对员工就没有激励作用了,所以要有一个可以控制的衡量标准和发放幅度,做好了,多发点,做不好,也有依据来扣钱,这样才能激励员工。

规避法律风险?说不好就是给公司钻空子,呵呵,一般公司签定劳动合同的时候只会约定基本工资,对绩效和奖金这类会给予模糊化,员工在里边做得正常的话,公司可以发给你,但如果你违反规定了,或者你要离职走人了,那公司就可以不发这一块给你,你不服去申诉,可合同写得模糊了对你就不利了,但对公司有利,他不怕你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12-18
现代薪酬管理制度研究的结果,并非为了规避风险,是为了实现薪酬的科学合理化,体现我国宪法规定的 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制度。国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补充回复:
道理是一样的,当员工加班了,当然要付给加班工资,同时绩效上去了,绩效工资也应该增加。老板想减少员工的工资的手法太多了,不仅仅靠这个方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