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国内外研究现状

如题所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1) 单变量分析法
Fitzpatrick在1932年通过研究,发现股东权益/负债和净利润/股东权益这两个财务比率具有较高的判别能力。Secrist在1938年单独使用资产负债表比率进行研究,比较了破产银行与正常银行之间的差异。Beaver在1966年通过Mann-Whitney-Wilcoxen检验,从30个原始财务比率中筛选出具有较强区分能力的财务比率及其临界点,提出了二分类法,拓展了财务失败的定义,并指出离经营失败越近,财务指标的信息含量越高,误判率越低,预见性越强。
(2) 多变量线性判别法
1968年,Altman利用线性多变量区别分析法(LMDA)建立了Z计分模型,克服了单变量模型中不同指标对同一公司分析得出不一致预测结果的现象,对财务风险预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3) Logistic模型
1977年,Martin提出Z计分模型只能判断样本公司是否发生财务失败危机,无法衡量其发生危机的概率,并建立了基于Logistic回归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发现25个财务比率中只有6个指标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4) 类神经网络模型
Odom和Sharda在1990年使用类神经网络构建模型预测企业破产,研究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财务预测能力。
(5) 其他统计分析方法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人尝试使用新的研究方法和变量进行研究,如Ohlson的Probit模型、Kim和McLeod Jr的线性和非线性破产预测模型、Fan和Palaniswami的支持向量机(SVM)方法等。
2. 国内研究现状
1. 关于财务风险理论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开始进行财务风险的相关研究。余绪缨教授认为财务风险是企业支付本息能力的风险,与资本结构差异有关。汤谷良教授将财务风险定义为财务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负偏离的可能性。向德伟博士全面分析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认为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
2. 关于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与模型运用
吴世农和黄世忠提出了分析企业破产的指标和预测模型。周首华等提出了F分数分析模型,弥补了Z模型的不足。陈静的实证研究发现,流动比率和负债比率的判定准确率较高。宁宇之提出两种预警方法:指标分析法和概率法。肖艳结合传统财务指标和现金流量指标进行财务预警分析,提高了Logit预警模型的预测准确率。
中国*北京证券办在2001年设计了上市公司风险预警系统,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判断公司风险程度,但存在重复指标较多、判断标准过于依赖主观经验等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