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如题所述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包括活动目的、活动主题、活动对象、活动时间、内容要求、时间安排这六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中小学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提高青少年学生安全意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学校将组织学生举行平安校园实践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身边安全隐患,寻找自救自护办法,增强小学生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确保校园平安,让每位学生成为校园安全的守护者。

二、活动主题:关注校园安全,消除安全隐患。

三、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四、活动时间:20XX年6月22日—9月10日。

五、内容要求:

(一)“校园安全隐患大搜索”行动(3—5年级负责人:班主任)。

1、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巡视校园各个部位,寻找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以预防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如下雨天特别滑的路段,容易让人滑倒而导致骨折;或者在没有老师照管的情况下使用大型活动器材而产生的危险等)。

2、针对有关安全隐患,学生提出有效建议并填写在《校园安全隐患大搜索卡》上。

3、各班全数上交下发的《校园安全隐患大搜索卡》,不得空白。学校将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优秀作品推荐《深圳青少年报》刊发,向获奖选手颁发证书和奖品。

(二)设计制作校园安全警示标志(标语、图标)(1-6年级负责人:班主任)。

1、学生通过上网搜集、书籍查阅、实地观察等途径,认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的名称、作用以及安置的地方;结合校园安全隐患大搜索行动,设计制作校园安全警示标志(标语、图标)。要求:

(1)形式为图标,或者文字标语,或者图标配文字。

(2)设计要美观醒目,文字简明扼要,同时还要说明设计意图和作品放置的地点。

(3)可以手工绘制、也可以使用电脑设计,要求使用彩色设计,纸张一律为A4。

(4)作品上要注明作者姓名、学校班级、辅导老师及联系电话。

2、一、二年级,每班不的少于5幅作品;三至五年级,每班不少于15幅作品。学校将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优秀作品推荐《深圳青少年报》刊发,向获奖选手颁发证书和奖品。

(三)班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设计(全体班主任)。

1、主题班会要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珍爱身体,并形成必要的自救自护技能。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教育手段新颖,有创意。

2、每位班主任至少上交一份设计方案。方案上要注明学校、年级、作者及联系电话。题目:四号宋体加粗居中,其它:小四号宋体,行距:1.5倍。

3、学校将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优秀作品推荐《深圳青少年报》刊发,向获奖选手颁发证书和奖品。

六、时间安排:

1、6月下旬,召开班主任会议,布置工作,宣传动员。

2、9月10日之前,开展活动,对学生作品进行指导、回收、上交。

3、9月11日—15日,对所有作品进行评选,推荐优秀作品上报。

智慧校园的数据基础

智慧校园主要对应三类数据:校园基础数据、视频数据(含音频、图像数据)、非视频数据(时间序列监测数据),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这三类数据相互融合才能实现最大效益。

社会基础数据指学籍、教职、固定资产、设施设备等方面的登记信息,也包括地理信息、行程类数据和人使用设施设备服务的数据,此类数据来自于智慧校园建设的各个子系统,实践中最迫切的需求是打破各子系统分头建设、缺乏统筹造成的信息孤岛局面,使数据互联互通。

视频数据指通过音视频监测获得的非结构化数据,此类数据来自于正在高速发展的视频监控系统,实践中最迫切的需求是让“行为和态势识别”功能普及化、融入智慧校园管理的真实业务流程。

非视频数据指时间序列监测获得的结构化数据,此类数据来自于各类非视频时序监测的(电、水、气、颗粒物、应力、位移等)硬件系统,实践中最迫切的需求是从有线组网、数据收集向无线组网、数据诊断的技术升级。

非视频监测数据中,又以用电监测数据与智慧校园关系最为紧密,因为实践中学生宿舍是作为人员密集场所有较高的安全用电管理要求,因此实践中学校是在新建和改造项目中最积极也最适合智慧用电技术应用的场景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2-08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包括活动目的、活动主题、活动对象、活动时间、内容要求、时间安排这六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中小学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提高青少年学生安全意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学校将组织学生举行平安校园实践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身边安全隐患,寻找自救自护办法,增强小学生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确保校园平安,让每位学生成为校园安全的守护者。

二、活动主题:关注校园安全,消除安全隐患。

三、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四、活动时间:20XX年6月22日—9月10日。

五、内容要求:

(一)“校园安全隐患大搜索”行动(3—5年级负责人:班主任)。

1、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巡视校园各个部位,寻找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以预防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如下雨天特别滑的路段,容易让人滑倒而导致骨折;或者在没有老师照管的情况下使用大型活动器材而产生的危险等)。

2、针对有关安全隐患,学生提出有效建议并填写在《校园安全隐患大搜索卡》上。

3、各班全数上交下发的《校园安全隐患大搜索卡》,不得空白。学校将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优秀作品推荐《深圳青少年报》刊发,向获奖选手颁发证书和奖品。

(二)设计制作校园安全警示标志(标语、图标)(1-6年级负责人:班主任)。

1、学生通过上网搜集、书籍查阅、实地观察等途径,认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的名称、作用以及安置的地方;结合校园安全隐患大搜索行动,设计制作校园安全警示标志(标语、图标)。要求:

(1)形式为图标,或者文字标语,或者图标配文字。

(2)设计要美观醒目,文字简明扼要,同时还要说明设计意图和作品放置的地点。

(3)可以手工绘制、也可以使用电脑设计,要求使用彩色设计,纸张一律为A4。

(4)作品上要注明作者姓名、学校班级、辅导老师及联系电话。

2、一、二年级,每班不的少于5幅作品;三至五年级,每班不少于15幅作品。学校将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优秀作品推荐《深圳青少年报》刊发,向获奖选手颁发证书和奖品。

(三)班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设计(全体班主任)。

1、主题班会要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珍爱身体,并形成必要的自救自护技能。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教育手段新颖,有创意。

2、每位班主任至少上交一份设计方案。方案上要注明学校、年级、作者及联系电话。题目:四号宋体加粗居中,其它:小四号宋体,行距:1.5倍。

3、学校将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优秀作品推荐《深圳青少年报》刊发,向获奖选手颁发证书和奖品。

六、时间安排:

1、6月下旬,召开班主任会议,布置工作,宣传动员。

2、9月10日之前,开展活动,对学生作品进行指导、回收、上交。

3、9月11日—15日,对所有作品进行评选,推荐优秀作品上报。

智慧校园的数据基础

智慧校园主要对应三类数据:校园基础数据、视频数据(含音频、图像数据)、非视频数据(时间序列监测数据),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这三类数据相互融合才能实现最大效益。

社会基础数据指学籍、教职、固定资产、设施设备等方面的登记信息,也包括地理信息、行程类数据和人使用设施设备服务的数据,此类数据来自于智慧校园建设的各个子系统,实践中最迫切的需求是打破各子系统分头建设、缺乏统筹造成的信息孤岛局面,使数据互联互通。

视频数据指通过音视频监测获得的非结构化数据,此类数据来自于正在高速发展的视频监控系统,实践中最迫切的需求是让“行为和态势识别”功能普及化、融入智慧校园管理的真实业务流程。

非视频数据指时间序列监测获得的结构化数据,此类数据来自于各类非视频时序监测的(电、水、气、颗粒物、应力、位移等)硬件系统,实践中最迫切的需求是从有线组网、数据收集向无线组网、数据诊断的技术升级。

非视频监测数据中,又以用电监测数据与智慧校园关系最为紧密,因为实践中学生宿舍是作为人员密集场所有较高的安全用电管理要求,因此实践中学校是在新建和改造项目中最积极也最适合智慧用电技术应用的场景之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