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木不可雕也意思是?

如题所述

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
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用来形容一个人始终无法改造或品质败坏到极点,无药可救或指事物和局面败势已定,无可挽回。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这个成语也称朽木粪土,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16
朽木不可雕 【成语】朽木不可雕 【发音】 xiǔ mù bù kě diāo 【释义】 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这个成语也称“朽木粪土,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 地步。 编辑本段典故出处 【出处】《论语·公冶长》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①也!于 予与②何诛③?”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 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注释】 ①圬(Wu):指泥工抹墙的工具,也作动词用,指把墙面抹平。② 与:语气词,同“欤”,下文“于予与改是”中的“与”同义。③诛:责 备。 【译文】 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又说: “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 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 【典故】 孔子的弟子宰予,言辞美好,说起话来娓娓动听。起初,孔子很喜欢这个弟子,以为他一定很有出息。可是不久,宰子暴露出懒惰的毛病。 一天,孔子给弟子讲课,发现宰予没有来听课,就派弟子去找。 一会儿,去找的弟子回来报告说,宰予在房里睡大觉。 孔子听了伤感地说: “腐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最初我听到别人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一定与他说的一样;现在我听别人的话后,要考察一下他的行为。就从宰子起,我改变了态度。” 编辑本段读解 学生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除了斥责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之外,还发出了关于认识一个人的感慨。读遍 《论语》,这大概是温文尔雅的孔圣人最动肝火的一次震怒了?那语气有点类似今天的老子骂儿子:“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老子不说也罢!” 推想起来,宰予这块“朽木”恐怕不光是大白天睡觉比如说 睡个午觉的问题,很有可能还是在老师的课堂上打瞌睡(梦见周 公?)哩。不然的话,以我们今天的生活习惯来看,睡个午觉算什 么罪过呢?犯得着孔老先生这么大动肝火吗? 问题在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用我们 的话来说,就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因此,孔 老先生是万万不会苟同我们关于午睡的观点的 。 如此说来,他的震怒也就不难理解了。 至于说到“听其言而观其行”,倒正如儒学大师朱熹在《论语 集注》卷三里引胡氏的话所提醒我们的那样:“圣人怎么会现在才 知道听其言而观其行呢?也不是真因为宰予就对所有人都抱不信 任态度了。不过是以宰予的事情为例教育大家,要求我们多做少 说,言行一致罢了。” 而之所以需要如此,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有那么些人说 起比唱起还好听。 所以,我们不仅要听他怎样说,而且还要擦亮眼睛观察他怎 样做啊! 《求医不如求己》中对于“朽木不可雕也”的解释的是:“宰予先天体质虚弱让他多休息吧,不要太强求他做事,否则身体会吃不消的,毕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第2个回答  2018-03-31

批评学生是腐朽的木头不值得雕刻。

    【发音】 xiǔ mù bù kě diāo

    【释义】 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这个成语也称“朽木粪土,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 地步。

    出自:《 论语·公冶长》 
    宰予昼寝。子曰:“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①也!于予与②何诛③?”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译文: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用垃圾筑成的墙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孔子又说:“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我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我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了原来的看法。”

参考资料

新浪.新浪[引用时间2017-12-28]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2-16
故名思意就是说腐朽的木头在怎么精心雕刻它也会很快滥掉无法成为雕像,现代人通常用这句话来形容某人愚钝至极,就算在怎么调教也无法变聪明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整句话的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