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哪位皇帝是得花柳病死的?

如题所述

清朝得花柳病死的皇帝是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

同治虽然是万乘之尊,可命运还是公平地惩治了他的放浪行为,他死时几乎全身溃烂,恶臭远播,人人敬而远之,他空洞而绝望的眼中满含眼泪。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死于性病的皇帝,他的死是大清皇朝一段羞于启齿的疮疤,也是他荒淫生活的一个总结,却是慈禧重掌朝政的一个契机。

扩展资料

同治十三年(1874)十月二十一日,同治帝驾幸西苑时受凉,刚开始只是身体有些不适,一两天后病情加重,卧床不起,太医们全体出动,集体会诊,可大家各执一词,难有定论。其实他们早已明白,这是比天花更可怕的病梅毒

这种通过性传播的疾病根本没有治愈的可能,而且死相凄惨。慈禧下令施以治天花的药物,气急败坏的同治帝对着母亲吼道:“朕根本没得天花,你存心置朕于死地!”御医们满腹狐疑,却不敢多言,只是照慈禧之命行事。

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日,同治帝崩于皇宫养心殿。

参考资料:人民网-清朝皇室羞于启齿的史实:同治皇帝死于性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7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清朝第十位皇帝,也就是同治帝,死于花柳病。

同治帝感染梅毒而死的说法的来源:

1.民间流传最广的就是同治死于梅毒。根据小横香室主人所撰《清朝野史大观》中「清宫遗闻」就记载同治到私娼处,致染梅毒。

2.从翁同龢日记记载也可知一二,他很可能死于花柳。

扩展资料:

同治帝的死因 :

《清史稿》记载载淳之死:“上疾大渐,崩於养心殿,年十九。”清史稿未交待同治是如何死的,不过从一些文献可得出同治的死因有二:

1.官方给的说法是天花。

根据清代《万岁爷进药用药底簿》记载同治皇帝当时的病症为:“湿毒乘虚流聚,腰间红肿溃破,漫流脓水,腿痛盘挛,头颈、胳膊、膝上发出痘痈肿痛。”众多专家研究同治皇帝死亡前后的脉案、病情和用药情况,得出其死于天花。

2.根据晚清著名文史学家李慈铭日记记载 “上旋患痈,项腹皆一,皆脓溃。”和“宫廷隔绝,其事莫能详也。”

另外恭亲王奕欣长子载澄曾因与同治帝微服出宫嫖妓之事而革除贝勒爵位,可见同治帝死于梅毒之说并不是捕风捉影。

参考资料:凤凰网_同治帝真如野史所说的死于花柳么?翁同龢日记暴露这一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2-06

在清朝12位皇帝当中得了花柳病去世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同治皇帝。他作为清朝的第十位皇帝,见证了清朝从辉煌到开始没落的过程。他作为咸丰皇帝的长子,是清朝众多皇帝当中最没有争议的一位。毕竟咸丰皇帝除了他这么一个儿子之外就没有别人了。虽说咸丰一共有两个儿子,但是次子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

在咸丰去世的时候,年仅6岁的同治就登上了皇位。作为同治生母的慈禧太后直接联合东宫慈安皇太后和恭亲王奕欣,将咸丰留给同治的位顾命大臣全部废除,除了载垣、端华、肃顺被处死之外,其余的五位顾命大臣也都被革职或遣戍,清朝的大权基本掌握在两位太后手中。

虽说同治皇帝在位13年,但是基本处于权力被架空的地步,真正亲政的时间不到两年。或许是这样的原因,才导致他当初无心政治,一心留念前往风月场所。根据清代皇帝脉案档簿中记载,同治皇帝在得病卧床不起的时候,太医院判李德立和御医庄根据诊断得出“脉息浮数而细。系风瘟闭来,阴气不足,不能外透之症,以致发热头眩,胸满烦闷,身酸腿软,皮肤发出疹形未透,有时气堵作厥。”的明确诊断。在御医们精心护理下同治病情稍微有所缓解,但是两天之后有因为瘟热毒滞过盛,不久就不幸身亡。

虽说对外宣称得的是天花,但是不少人都觉得他得的是花柳病,只不过碍于皇家威严不得不找一个得体的说法。其实同治皇帝在很早的十九就开始留恋烟花巷院,即便是后来得了花柳病也没有察觉。直到脸面、背部显出斑点的时候,才让御医帮诊治。此时已经为时已晚,毕竟这种病在当时就是一个绝症,为了皇家威严,慈禧太后只能像向外界宣布说皇上只是染上天花,这也是为何后来有同治染上天花的嗦粉记载,这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

第3个回答  2013-04-14
同治帝当政之时,慈禧把持朝纲,同治敢怒不敢言,心情十分烦闷。于是在小太监的怂恿下,到北京的著名花街柳巷——“八大胡同”去嫖妓,染上了花柳病,而且因不敢声张,怕有失皇家威仪,耽误了救治时间,最后毒入骨髓而死,死时才三十一岁

附:
清穆宗同治

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5年)清朝第八代皇帝。1861-1875年在位,年号同治。咸丰十一年七月咸丰帝驾崩,群臣忙着治理丧事,同时也为新登极的六岁皇帝操办政务,改元的年号为“祺祥”。遵照文宗遗命由八大臣辅政,两太后是不干予朝政的。权欲熏心的慈禧发动了一场宫延内部的夺权斗争。咸丰十一年九月肃顺等人扶文宗梓宫回京,两太后挟小皇帝另程返京。慈禧一行先抵亲师以建军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八大臣拿获,以“图谋不轨”之罪,斩首的斩首,赐死的赐死,革职的革职,废除了“祺祥”年号,十月九日载淳即帝位,改元“同治”,寓两太后同时治理天下之意,两太后破祖制,实行垂帘听政,真正执掌国政的是慈禧。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同治帝崩,亲政两年,终年十九岁,是清朝皇帝中寿命最短的一个。葬于清东陵惠陵。

同治帝无子女,而后光绪、宣统二帝均无后代,数十年间宫中不闻儿啼,世名称为“宫荒”、“国统三绝”。讲求迷信的遗老遗少无不感叹大清气运将尽、天数兆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4-13
一任帝努尔哈赤:打仗受伤死(可能伤口感染了)
二任帝皇太极:心脑血管病(脑溢血吧)
三任帝福临(顺治):1说出家,2说天花
四任帝玄烨(康熙):1说病死(可能是严重的风寒)2说为胤禛(雍正)毒害
五任帝胤禛(雍正):1说被吕四娘刺杀,2说被宫女勒死,3说被曹雪芹、竺香玉毒杀,4说吃丹药死,五说中风而死
六任帝弘历(乾隆):老死
七任帝永琰(嘉庆):可能为雷击死
八任帝旻宁(道光):未知
九任帝奕詝(咸丰):肺病、虚劳
十任帝载淳(同治):1说天花,2说梅毒,3说天花兼梅毒
十一任帝载湉(光绪):1说为慈禧毒害,2说正常病死
十二任帝溥仪(宣统):尿毒症
载淳是得花柳病死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