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有什么好处?中国不市场化,担心的是什么?若需要将两率市场化,应该怎么做?

如题所述

  总的来说,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是充分发展金融产业,发挥金融服务经济的重要举措。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基本原理是相同的,所以先从利率市场化说起。

  利率市场化的好处具体体现在:

  1、发展金融产业

  1)、充分引入竞争,鼓励银行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等手段发展。

  可以理解为提升银行的综合经营能力。

  2)、丰富金融产品和产业

  现代经济的发展,决定了银行并不仅仅是资金的提供者,还是金融解决方案的提供者,经济的各个领域都需要银行的支持,但由于需求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产品供给方式需要多样化,因此利率市场化,银行可以自主根据需求丰富产品。

  金融的发展需要完善的产业链,那么利率市场化,扩大市场金融产品的需求,因此配套产业如期货、证券、保险、金融解决方案等市场主体队伍会逐渐的扩大。

  3)、完善中国人民银行的利率调控体系。

  总起来说,对于银行来说,利率市场化,是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提升银行的运营管理水平和效益。

  2、服务经济

  1)、充分引入竞争,银行间的竞争加剧,为了扩大市场,银行可能采取降低贷款利率的手段,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相对降低。

  2)、产品和产业的丰富,非银行市场主体有更多产品选择。

  总的来说,为金融系统的完善,使得利率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

  3)、为财政政策提供帮助

  比如,当经济处在通缩和通胀周期的时候,利用利率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银行根据风险,减少或者扩大对市场的资金注入,引导经济趋向合理。比如,通胀,银行可以提升利率,减少资金注入,遏制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不对等的状态。

  中国不是不利率市场化,而是采用一种渐进的利率市场化政策。因为利率市场化是有风险的。

  主要担心:过度竞争和系统性风险。

  1、过度竞争

  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为了扩大市场,不惜降低贷款利率,提升存款利率来吸引客户,容易出现的问题:

  1)、大银行越来越大,小银行生存困难。

  比如,大银行不断降低贷款利率,提升存款利率,利差进一步放大。利差收入是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小银行面对客户的不断流失,利差水平的不断降低,而可能负债运营。

  2)、资产质量下滑,增加债务违约风险。

  2、系统性风险(债务危机)

  银行放债热情高涨,导致债务过度膨胀。这种情况下,如果债务违约,将是对整个经济的打击,比如破产、对经济未来发展悲观预期等等,将使经济处于恶性通缩的境地。

  阿根廷曾经借希望于利率市场化,缓解国内通胀的经济形势和鼓励金融市场发展,但是由于金融机构大幅度降低利率吸引客户和资金需求者向利率较低的国际市场借款,导致外债过度膨胀,大批企业因为无法偿还企业贷款而倒闭,最终导致债务危机。

  由此可见,利率市场化是有条件的:

  1、金融产业的完善,市场主体公开、充分的竞争。就是市场主体要多。

  2、市场化运作的意识,意思就是按照规律运营,同时要有风险意识。

  3、法律保障

  4、技术保障

  法律保障和技术保障是基础,提供操作规范和便于宏观调控、协调能力的,比如全国统一性平台。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是上述四个条件逐步完善的过程。

  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

  1986 年1 月7 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

  放开银行间拆借利率的尝试,《条例》明确规定专业银行资金可以相互拆借,资金拆借期限和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议定。

  关键词:期限和利率双方协定。

  存在风险:市场主体风险意识薄弱。意思就是银行主体单纯为了追逐利润而过度扩张业务而可能导致的债务违约、流动性等风险。

  1990 年3 月出台了《同业拆借管理试行办法》

  首次系统地制订了同业拆借市场运行规则,并确定了拆借利率实行上限管理的原则。

  解读:在法律法规上保障利率市场化工作有法可依,上限管理是为了拟制过度竞争可能产生的拆借利率过渡上升。

  1995 年11 月30 日,国务院有关金融市场建设的指示

  从1996 年1 月1
日起,所有同业拆借业务均通过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网络办理,生成了中国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CHIBOR)。至此,银行间拆借利率放开的制度、技术条件基本具备。

  关键词:全国统一拆借市场网络、同业拆借利率放开制度、技术条件

  1996 年6 月1 日,人民银行《关于取消同业拆借利率上限管理的通知》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

  解读:在法律保障、全国运行平台技术条件成熟的条件下,同业拆借利率完全根据供求关系决定,标志着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完成。

  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

  1991 年,国债发行开始采用承购包销这种具有市场因素的发行方式。

  1996 年,财政部通过证券交易所市场平台实现了国债的市场化发行。

  方式:利率招标、收益率招标、划款期招标等(市场因素),旨在提升发行效率和降低发行成本。

  1997 年6 月5 日,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

  决定利用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开办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借鉴拆借利率市场化的经验,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和现券交易价格同步放开,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

  关键词:全国统一拆借市场(技术条件),双方协调确定(根据供求关系,自主决定)

  存贷款利率市场化:

  1999年存款利率改革初步尝试

  自2013年7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解读:银行主体根据供求关系,决定贷款的供求关系自助决定贷款利率,引入市场竞争。

  自2015年5月1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

  关键词:1.5倍,被解读为银行自助决定存款利率的上限,超过1.5倍,根据存贷比,银行可能负债运营。所以被解读为市场化基本完成。

  自2015年8月26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放开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解读:自此,银行已经掌握根据供求关系自主决定存贷利率的主动权,市场化操作基本完成。

  汇率市场化基于同样的道理,在人民币汇率的形成过程里发挥基础性作用,更多地参照国际货币市场的供求情况,依据市场供求灵活确定人民币与各种外币的比价。需要市场主体的市场意识、法律和技术保障,中国正在推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5
挤兑出现怎么办?夏斌老师有一次在他办公室闲聊时说起过此事,大意是他上研究生时就开始讨论利率市场化了,现在他带学生了,还在讨论此事。夏老师的观点是中国的金融改革要先从社会保障做起,甚至一切改革思路都可以遵循先从底层保障入手。(最后一句是个人观点)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