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的笔记 速度 今晚要

今晚要

  石壕吏》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派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军打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诗人杜甫经过此地,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著名的组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石壕吏》是三吏中佳作。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于公元755年至763年所发生的一场叛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唐玄宗耽于享乐,使国政先后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又放任边地将领拥兵自重,安禄山任三道节度使(平卢、范阳、河东),军权在握。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发动兵变,翌年就攻入都城长安,安氏称帝。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皆采以守势,但不为杨国忠所接受,被迫出战,最后以失败收场。唐玄宗逃入四川,到了马嵬坡途中六军不发,有将领请杀杨国忠与杨贵妃,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灵武,在今宁夏灵武西),奉诏讨伐,次年击败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及后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在唐军的收复下,另一叛将史思明投降。

  755年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起兵作乱。 756年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安禄山自从叛乱后,经常忧心忡忡,且患目疾,几乎双目失明。又生疽疮。本来就很暴躁的性情,变得格外残暴,遇事稍不称心,轻则呵斥、谩骂,重则鞭挞。甚至杀人,弄得亲信爪牙人人自危。安禄山平日宠爱小妾段氏和她生的儿子安庆恩,段氏想让庆恩取代长子庆绪的“太子”地位,造成安庆绪的自危,使父子矛盾激化。 大臣严庄乘机唆使安庆绪和安禄山的贴身宦官李猪儿杀安禄山以求自保,于是严庄与庆绪在757年1月30日深夜持兵立于帐外,李猪儿入帐砍安禄山的大肚子,一连几刀,血流似注,肠子也流了出来。安禄山从睡梦中惊醒,去摸枕旁的护身佩刀,可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安禄山死后,安庆绪、严庄才入帐内用毡毯包裹尸体,埋在床下。安庆绪即位后,事无大小,皆取决于严庄。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意思,疏通诗歌大意。

  2、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

  理清故事情节

  一、(前四句)差役在夜里捉人。

  二、(吏呼一何怒--犹得备晨炊)老妇人诉说一家在战乱中的悲惨遭遇。

  三、(后四句)老妇人被抓走后这家的凄楚和诗人的沉重心情。

  思考:

  课文题目为《石壕吏》,为什么全文却以老妇人作为主要描写对象?

  作者以老妇人的悲苦来反衬差吏的凶暴,这样写不仅节省笔墨,而且更真切感人,读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表现了诗歌的含蓄性。

  这首诗是用第几人称来写的?这样有什么好处?

  第一人称;给人以真实感,便于抒发情感。

  老妇人说的话有哪几层意思?是她自告奋勇说出来的吗?

  三层:1、诉说了三个儿子出征,两个儿子战死的惨况;2、陈述了家庭极端困难的情况;3、老妇自请服役。

  答案一:这是老妇人在差役的步步威逼下诉说出的,既层层深入地说出了百姓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又揭示了统治者的残暴。

  答案二:这是老妇人自告奋勇说出来的,她为了国家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乱”,让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为了家里有一个男丁(老翁)照顾孙母,自己自愿再上战场。表现了老妇人为了国家安危,情愿牺牲个人的崇高品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1-02
在百度里找啊
在框里输入“石壕吏的笔记”
很简单啦
第2个回答  2009-11-07
《石壕吏》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派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军打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诗人杜甫经过此地,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著名的组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石壕吏》是三吏中佳作。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于公元755年至763年所发生的一场叛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唐玄宗耽于享乐,使国政先后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又放任边地将领拥兵自重,安禄山任三道节度使(平卢、范阳、河东),军权在握。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发动兵变,翌年就攻入都城长安,安氏称帝。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皆采以守势,但不为杨国忠所接受,被迫出战,最后以失败收场。唐玄宗逃入四川,到了马嵬坡途中六军不发,有将领请杀杨国忠与杨贵妃,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灵武,在今宁夏灵武西),奉诏讨伐,次年击败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及后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在唐军的收复下,另一叛将史思明投降。

755年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起兵作乱。 756年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安禄山自从叛乱后,经常忧心忡忡,且患目疾,几乎双目失明。又生疽疮。本来就很暴躁的性情,变得格外残暴,遇事稍不称心,轻则呵斥、谩骂,重则鞭挞。甚至杀人,弄得亲信爪牙人人自危。安禄山平日宠爱小妾段氏和她生的儿子安庆恩,段氏想让庆恩取代长子庆绪的“太子”地位,造成安庆绪的自危,使父子矛盾激化。 大臣严庄乘机唆使安庆绪和安禄山的贴身宦官李猪儿杀安禄山以求自保,于是严庄与庆绪在757年1月30日深夜持兵立于帐外,李猪儿入帐砍安禄山的大肚子,一连几刀,血流似注,肠子也流了出来。安禄山从睡梦中惊醒,去摸枕旁的护身佩刀,可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安禄山死后,安庆绪、严庄才入帐内用毡毯包裹尸体,埋在床下。安庆绪即位后,事无大小,皆取决于严庄。
老妇人说的话有哪几层意思?是她自告奋勇说出来的吗?

三层:1、诉说了三个儿子出征,两个儿子战死的惨况;2、陈述了家庭极端困难的情况;3、老妇自请服役。

答案一:这是老妇人在差役的步步威逼下诉说出的,既层层深入地说出了百姓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又揭示了统治者的残暴。

答案二:这是老妇人自告奋勇说出来的,她为了国家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乱”,让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为了家里有一个男丁(老翁)照顾孙母,自己自愿再上战场。表现了老妇人为了国家安危,情愿牺牲个人的崇高品质。
第3个回答  2009-11-02
@#%@$^%^^$%!#$!#%@%@#$!@%#$%!^#$%!@#%@#%#@^#$!$@#^@#$
有很多啊!!!!
上课不认真吧!!!!!!!
#¥@#……¥#%@#……%&#%!#……&*……&&&*……&((*……¥##¥@¥@%@¥#%@%%@%@%!!!!!!!!
第4个回答  2009-11-02
rgaergt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