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和不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4-20
美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怀特博士早在70多年前就提出,从进化论和生物力学的角度看,步行是人类最好的保健运动。它简单易行,适合于各年龄层次、各种不同体质情况的人。根据长寿医学专家洛依曾博士的估算,一生坚持步行运动的人群,期望寿命要比不这样做的人群长大约12年。 走路在几千年前就被医学之父希波克拉提斯称为“人类最好的医药”。已有许多研究证实,有规律的健走计划,可以增进身体各部位的健康: 1、头脑:促使脑部释放脑内啡(endophin),提升精神,使心情愉悦。 2、肺部:增加最大通气量、增强横膈肌肉强度、缓和慢性肺气肿和支气管炎的症状、减低对抽菸的渴望。 3、背部:因为椎间盘承受跑步时震颠所造成的压力,所以许多慢跑者都有背痛的问题,健走时椎间盘承受压力与站立时差不多,比较不会受伤,同时还能加强背肌以巩固脊柱。 4、骨骼:骨骼也需要运动,健走相当于对骨骼施予重量训练,能让身体多吸收钙质,对抗骨质疏松。 5、膝盖和脚:美国每年有近410万人为治疗膝关节疼痛而伤神,而预防退化性关节炎,要点就在于保持适当体重,以运动维持下肢良好肌力。健走时关节部位承受压力不大,又有强化肌肉的功效,当然有所助益。中度病患如果经常从事温和的运动,比不运动的患者,少受疼痛煎熬。中山医院骨科医师吴濬哲指出,尝试在水中健走就是相当温和的理想运动。 6、心脏:健走不会促进心肺功能,反而增加心脏负担?切莫这样以为。走路降低血压,减低阻塞动脉的脂肪量,降低休息时的脉搏数,促使心脏侧枝血管更发达。 7、肠胃:帮助胃肠蠕动,减低食欲。(减肥者注意) 常言道“老化从腿开始”。而健走可以减缓老化,因为锻链的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部位。人体全身有近五百条肌肉,三分之二集中在下半身,肌肉的持续力会随年龄增长日渐衰退,握力、臂力、背力等上半身肌力到了六十多岁仍可以有二十多岁时的七成左右能力,但下半身腿力却只剩下约四成。故美国总统艾森豪的心脏外科主治医生保罗.怀特博士,首先提出“脚是第二心脏”的说法。 下半身肌肉不够强健,上下楼梯、跑步都会体力不支、气喘如牛,因为运动全靠大腿、小腿的肌肉操作,一旦这些肌肉衰萎,人不仅无法维持正确姿势,而且易有疲劳、膝痛、腰痛等现象。锻链双腿肌肉是预防体力衰退的最佳方法,健走就是最理想、效果最大的运动。 健走时,配合缓而深的呼吸、双臂摆动、大跨步快速前进等,更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实徒步运动在中国的很多城市早已兴起,已经是一项较为普遍的运动。我也查到了一些出版的相关书籍,如《走路法全书》。徒步除了以上说的一些健身、塑身的好处外,还有很多的魅力之处。这有待大家慢慢地体会。 要是大家可以把它当作一份追求、一份享受、一个目标或磨练意志挑战自我的方法途径,那你的收益将会比期待的要多。
第2个回答  2022-08-21
别以为健步行走就是简单的下肢运动。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实,规律的健走可有效锻炼身体各部位:
头脑——促使脑部释放内啡肽,使心情愉悦。
肺部——增加肺活量、降低嗜烟者对吸烟的渴望。
背部——加强背肌力量,且对背部伤害较小。
腿脚——行走相当于对骨骼进行力量训练,能明显增强腿脚骨骼和肌肉力量。

一周步行三小时以上,可以降低35%~40%的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一周三天,每次步行45分钟以上,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一周步行7小时以上,可以降低20%的乳腺癌罹患率,对II型糖尿病有50%的疗效。

1.步行能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脏慢而有力。
2.步行能增强血管弹性,减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
3.步行能增强肌肉力量,强健腿足、筋骨,并能使关节灵活,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4.步行可以增强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进胃肠有规律的蠕动,增加食欲,对于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等症都有良好的作用。
5.在户外新鲜空气中步行,大脑思维活动变得清晰、灵活,可有效消除脑力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据有关专家测试,每周步行三次,每次一小时,连续坚持4个月者与不喜欢运动的人相比,前者反映敏锐,视觉与记忆力均占优势。
6.步行是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健身方式,可以缓解神经肌肉紧张。据专家测定,当烦躁、焦虑的情绪涌向心头时,以轻快的步伐散步15分钟左右,即可缓解紧张,稳定情绪。
7.定时坚持步行,会消除心脏缺血性症状或降低血压。使人体消除疲劳,精神愉快,缓解心慌心悸。
8.步行可减少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聚积,也能减少血糖转化成甘油三脂的机会。
9.步行能减少人体腹部脂肪的积聚,保持人体的形体美。
10.步行能减少血凝块的形成,减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
11.步行能减少激素的产生,过多的肾上腺素的产生,过多的肾上腺素会引起动脉血管疾病。
12.步行可以保护环境,消除废气污染,对强健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延年益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