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自己不存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像废品一样被抛弃-不存在和羞愧感-从恐惧症到失去自我-如何应对?

有些人开始心理分析或心理治疗是因为感觉到空虚。

“我觉得自己不存在。”他们这样说。

有人会用玩笑回应这种想法,就像是一些急匆匆的家长回复的那样:“你在这儿,我也看得到你,所以你说的根本就是傻话!”

然而,这话却要被认真对待。

这些人觉得自己既不存在于自己的身体里,也不存在于自己的精神中。

他们的动作、快乐和痛苦都不真实地属于他们,他们觉得说出的话并不是他们所思考的,他们对什么都感到不确定。

他们觉得自己其实在扮演一个角色,活在自己的阴影之中。

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是荒谬、失败的。

当这种感觉变极端时,他们就不想再醒过来……否则被唤醒的就是他们噩梦般的生活。

像废品一样被抛弃

被抛弃感如果到达了极限,就会导致这种缺乏存在感。

几乎没得到过爱的孩子无法在父母的眼中自我构建,他们从镜像中看到的是一片空白。

我们说过,这些孩子会觉得自己之所以被拒绝,肯定是有原因的:而结果就是他们觉得自己有罪!

他们于是将自己看作是某种废品:被人扔掉的没价值的物品……就像我们口头所说的:“他就是一坨屎。”

(生过孩子之后,我觉得自己是一块被用过的抹布,脏兮兮扔在墙角。

就像父亲对我的完全无视,让我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我一直想除掉自己。同时我渴望他打我或者骂我,只要能够看见我,这样我就是有价值的。)

人格解体

人格解体的症状中也有对自我存在的怀疑。

人的主体性减弱:我们感觉不到自己是谁,我们的身体不再是自己的,我们无法在镜子中认出自己,还有时,整个现实都变得奇怪,现实也不像是现实。

这些感觉会引发强烈的思考,以至于我们无法用确切的词语描述我们的感觉……

不觉得自己存在于自己的身体中,用极端的方式获得存在感:通过厌食让自己处于死亡边缘,或者是无法承受地暴饮暴食。

(我终于搞明白,为什么我会从初中开始就思考自杀。死亡是为了找到存在感。我的潜意识想以此让父亲陷入悲伤,悔恨,让自己在父亲那里变得重要。)

没有存在感在本质上是因为难以将他人与自己相区别。一切都被混淆在一起……

所以要做的就是走出这一状态,找到属于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完全属于自己的……

这就需要将母亲、家庭营造的空间与个人空间相分离。

(我感觉到不再爱父亲,我为此羞愧而恐慌,想重新找回爱的感觉。但是我清楚地知道,不爱就是不爱了。老师说,允许自己可以不爱他,允许自己可以不理他,这只是一个阶段。现在我知道了,我在完成心理上的分离,走向独立。这是心理疗愈的一个突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