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有利还是有弊

语文作文,甚急!!!!!!!s

网络语言进入课堂,利在何处?

首先,语言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从《诗经》的四言诗到汉赋唐诗, 从宋元时期的话本到“ 五四”时期的白话, 其脉络都遵循便于日常应用的原则。而今天,是一个计算机和网络普及的信息化时代,网络语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那是新时代的产物,有着极强的时代感,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第二,网络语言与小学生生命活动息息相关。

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开始接触网络。网络正在悄悄地改变他们生活的方式,成为他们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习作应该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表达,是孩子对自身生命存在的真切关照。在小学生习作中出现网络语言,其实就是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的表现,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

第三,小学生习作教学的特点决定:网络语言进入小学生习作值得提倡!

崔峦老师说得好:“习作,重在自由表达,乐于表达,个性表达,在内容上有有自己的认识、情感,在语言上说真话,说自己的话。”也就是说,小学生作文着眼点不仅仅是作文本身,更主要是学生作文的态度。柴向阳老师也曾经说过:“小学生可以写不好作文,但是决不能怕作文。”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要做的是尽可能激发起学生习作的兴趣,应该想方设法尽可能地减少束缚,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多的表达的自由,多激励,多引导,少限制,少指责”。

网络生活已经走进了学生的课堂,网络语言以其诙谐、幽默的特点已经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表达方式。肖川博士说过:“写作就是展示自我的风采”。用自由之笔,写自我之境,抒自我之情,表自觉之意。”不让网络语言进入习作,无疑是一种无视现实,脱离生活的表现。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剥夺学生使用这种鲜活的、富有时代气息的语言表达的权利。当然,我们所说的“提倡”不等于全盘接受,我们所提倡的是优秀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网络语言,让我们的学生在享受习作快乐的同时,也能保证习作的品位。

网络语言进入课堂,弊在何处?

首先,网络语言的随意性,含糊性和歧义性,决定了网络语言不适合进入小学生课堂。就拿“青蛙”这个词来说,如果我说“你是青蛙王子。”面对这样随意性极强的网络语言进入小学生作文,难道你作为老师还会摸着学生的脑袋说:这个学生用“青蛙”这个词用得真棒?大家来鼓励一下,夸夸这位学生,来一句“你真棒。”正如作家冯骥才所说得:“网络语言进入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含蓄、严谨和精致的语言的一种亵渎。”

其次,小学作文是学生作文起步阶段,更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加以逐步的规范和引导。

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柯孔标老师说过:“在小学阶段,教会学生用平平常常的语言把一件事,一样事物写明白,依然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他说:“我始终认为,小学生作文就要用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写出来。”我们注意是用比较规范化的语言。

张化万老师也曾说:“作文教学需要语言的规则和技巧,生命与生命之间的沟通,当然是个性化的,但是必定也是要讲究语言规则的,不然这种沟通就无法进行。”不可能设想,一种缺乏标准和规范的语言,一种可以随意书写混乱不堪的语言,进入我们的小学生作文能有效地传递信息嘛,而网络的自由性决定了网络词汇不可能全部按照既有规范来创造,小学生正处于学习语言的阶段,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规范地表达。

以上是本人结合实际,简单分析了网络语言进入课堂的利与弊。正如一种新事物出现一样,网络语言与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我们不可能让学生生活在真空中而与它隔绝,相反的,存在的东西有其合理性,关键要看我们怎样去对待。我们要批判地去继承,吸其精华,唾其糟粕,使我们的语言更丰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06
网络语言的产生和使用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现象,既有利也有弊。
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有些网语内容浅薄、粗俗,产生很多不文明现象,可能会给很多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许多就是现实生活中粗话脏话的翻版。它们主要来自游戏、聊天、网上论战等网络活动,而上网的人群多以自控能力较差,模仿能力较强的青少年为主。一旦长久接触使用的话,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
(2)网语的使用会给书面语言的交流带来一定的混乱。
不规范的网语和规范的现代汉语日益频繁的交叉,可能会污染书面语言的使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人们的沟通交流。
(3)网络语言会对汉字系统产生损害。
某些数字、字母和其他符号甚至谐音别字,要么没有确切的含意,要么属于临时假借,大量运用这些符号,使这些简便符号不能承受大量意义的重载。学生因为上网人数众多,对于新奇简便和身份认同情有独钟,而且小学生对于复杂的汉字还不太会写,于是,受网络语言影响的孩子们用数字、字母、谐音借代的办法使用语言文字。
网络语言之于传统的表达方式也有着其独有的优势:
(1)网络语言简洁生动,传递迅速。
网络快餐时代讲究“快捷,方便,经济”的原则。被简化和缩略的网络用语成了最有效的工具。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看上去似乎没有任何规律,但其实无论是谐音词、简缩略语、借用还是叠加等等各种方式,都比原来传统的表达方式更加简单易用。
(2)网络语言张扬个性,崇尚创新。
网络语言是基于年轻人需要有一套专属的区别于传统的表达方式而产生的语言系统,它通过广泛的的群体创作产生、流传,这其中所折射出的正是年轻人对于创新创造的渴求,对于张扬个性的期待。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了的创新激情,可以在网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为了要脱颖而出,就必须与众不同。
指导建议:
只要加强对网络语言的规范,明确网语的使用环境,网络语言对于现代汉语的发展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