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和国外的教学理论的差距在哪里?

如题所述

中国人形象思维,相信眼见为实,相信经验。强调学以致用,不要去探索生活中不能实际应用的东西。西方人是抽象思维,罗辑思维,不是简单地相信眼见为实,而是大胆假设,仔细验证他们周围不知道的东西,他们喜欢问问题,是否可以应用到生活中。这使得中国和西方的教育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本质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在中西教育的代表人物苏格拉底和中国儒学的创始人孔子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苏格拉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追问,而孔子是一个提供结论而没有思辨的过程。前者刺激学生,后者固化学生。苏格拉底只是带领学生走向更高的思维历程的“助产士”,他身后还有柏拉图(后来的亚里士多德)照耀着你;但是,孔子的后学者们始终活在孔子的“至圣”之下。

其实西方教育传统和中国教育传统的差异,已经为柏拉图对话中的苏格拉底和《论语》中的孔子定下了基调。苏格拉底的对话,孔子的语录,就是最好的标志。

没听说过苏格拉底读过什么经典著作,但学生一旦接触到他,就要在他不断的追问下开始思考,要动脑子共同追寻问题的根源,这是环环相扣,永无止境的。这种对话也促使后人渴望尝试前人思考的问题,将前人未完成的思想代代相传,深化、进步、超越。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经验和智慧都得到创造性的激发,每个人都有思考和说话的权利。在《论语》中,孔子以说教的形式宣布一些规则,以最终裁判的口吻宣布一些结论,但没有思辨的过程,没有学生思考的空间,没有供后人继续探索的问题,只有供后人反复背诵的格言。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意味着对话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对未知领域的浓厚兴趣。即使我们强调读经典,也只是为了提出或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像农民仓库里的粮食那样储存。这种教育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赋予了他们学习的创造性快乐。在这种方式的指导下,学生学习如何发现、思考和探索。但是这种方法迁移能力很强,几乎可以在任何领域扎根。一个不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的教育是不可能有任何创造性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1
目标不同、师生关系不同等。目标不同,国内教学偏重授课,而国外教学偏重育人;师生关系不同,国内师生关系更像上下级,而国外更加平等。
第2个回答  2021-06-21
教育观念不同,中国注重于灌输式教育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外国注重于气氛的活跃。
第3个回答  2021-06-21
差距一个是注重理念,一个是注重实质,国内的教育反而更注重于理念,国外的教育实质方面看的也比较多。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