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是什么?

如题所述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

外在标准控制,通过行为后果来判断行为。如果受奖赏则为好行为,受惩罚为坏行为。

阶段1,惩罚和服从取向。以服从权威和避免受惩罚为判断行为好坏的标准,不理解故事主人公的两种价值观冲突。

阶段2,功力取向。以是否满足个人需要为判断标准。

水平二:习俗水平

以尊从社会规范、社会规章制度为准则

阶段3,"好孩子" 取向。以取悦并得到他人认同,以他人的意图进行判断。认为权威人物所指定的社会准则、行为标准都是对的,应该遵守。

阶段4,"好公民"取向。也称为维护社会秩序取向,即作为社会成员,应遵守社会规章制度,维护社会秩序,这是公民义务,不能违反法规、法律。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

道德标准内化于己,成为自己的道德标准,遇到道德标准矛盾冲突时,自我可以做出选择。

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认识到各种法规都是为公众的权利和利益服务的,符合公众需要的便应该遵守;如果不适宜,就应该按多数人的意愿修改。

阶段6,普遍道德原则取向。这是理性良心取向,个体的道德认识超越社会法规和法律,普适于尊重每个人的尊严、生命价值和全人类的正义。个人可按伦理原则进行选择。

理论意义

发展性辅导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人格辅导,而道德发展的成熟显然又是完善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于从道德判断这一角度认识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发展性辅导人员从发展的立场,帮助儿童提高道德认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另外,儿童的品德心理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方面(道德意志由于通常可以还原为情感和行动问题,所以根据简约原则,故为三方面)组成的。相对来说,从道德认识着手对学生进行道德的发展性辅导操作性更强一些。

所以,科尔伯格的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对发展性辅导在道德和人格辅导上是一个极大的支持,为辅导人员增添了信心以及指明了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因此,从这些意义上来说,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对发展性辅导乃至整个学校心理辅导、咨询都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