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苗族挑花技术的基本针法为

如题所述

花溪苗族挑花技术的基本针法为十字绣。

一、什么是花溪苗族挑花技术?

苗绣(花溪苗绣)即苗族挑花是首批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的项目。是贵州民族民间艺术的重要种类之一,主要用于服装装饰,是用彩色丝线在麻质底布上挑绣出规整的图案。

花溪苗族挑花技艺具有追念先祖、记录历史、表达爱情和美化自身等功用,同时又有很强的装饰性。用十字绣为基本针法,数纱而绣,不用底稿,反面挑正面看的特殊技法,使整件挑花作品显得更加美观精巧。

二、花溪苗族挑花技艺的针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捻针法: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针法之一。使用单根细针,在织物上穿插出不同的线迹,通过前后交叉的方式形成细致的花纹。

2、探针法:这是一种在织物上进行探索和插入的针法。通过细心观察图案的线路和空隙,以及插针的角度和深度,将针线穿插到正确位置,形成清晰的图案效果。

3、追针法:这是一种快速迅捷的针法,在织物上快速追随线路进行绣花。针线的运用需要熟练的手眼协调能力,追求高效率和准确性。

4、转针法:这是一种在织物上进行转角处理的针法。在绣花过程中,需要顺利地转向不同的方向,使得图案能够连贯流畅地绣制完成。

5、跳针法:这是一种将针线跳过织物表面的一些线迹或空隙的针法。通过巧妙地运用跳针法,可以在绣花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效果,增加花样的层次感和丰富度。

花溪苗族挑花的艺术风格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1900年以前为早期,这一时期挑花底布为自青色麻布,色彩单纯雅致,以银色调为主,白色中点缀有小面积的彩色,构图严谨,图案有几何化、程式化的特征。

1900年至1966年以前为中期,这一时期挑花底布仍多为青色麻布,也有少量青色土棉布,色彩热烈华丽,多以红色调为主,配以黄、绿、白等色丝线,构图较前期活泼,图案更加丰富。

1967年以后为晚期,这一时期挑花底布色彩和质地都呈多样化趋势,增加了红、蓝、黄、白、黑等色机织布,甚至使用塑料窗纱和粗麻袋布做底布。

挑绣用的彩线除了蚕丝线又增加了十字线和毛线,构图更加自由,图案更加多样化,有的艺人还开始摹仿现代织物上的写实图案制作挑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