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发展生态农业?

如题所述

生态农业,简单地说,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事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生产活动。它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强调农、林、牧、副、渔业的综合发展为基本原则,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生态农业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运用传统农业种植经验,在农业生产中尽量利用自然过程,以最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并能使自然资源得到正常的更新,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桑基渔塘就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农业。桑基渔塘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耕作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科学方法,具体做法是:在鱼塘四周种桑,以桑养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塘泥肥桑地,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循环。

目前,我国农业化肥每年要使用4124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平均每公顷化肥使用量达400千克,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造成污染而设置的225千克/公顷的安全上限。全国每年农药使用量达30多万吨,除30%~40%被农作物吸收外,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和土壤及农产品,使全国1.4亿亩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蔬菜、水果中也不同程度存在着农药污染超标。

化学农药一旦进入环境,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水体及土壤的污染。久而久之,还会使得害虫产生一种抵抗这种毒性的反作用,成为抗农药的“超级害虫”。针对化学农药的种种弊端,人们已研制出一系列效率高、成本低、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的生物农药。例如真菌杀虫剂白僵菌和绿僵菌,能防除400种害虫。

生物农药不污染环境、对害虫天敌无害、对人体和家畜没有副作用,是实现生态农业的重要保证。

总的说来,生态农业追求三个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把人类梦想的“青山、绿水、蓝天,生产出来的都是绿色食品”变为现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