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如题所述

我看过很多版本的关于李鸿章的评价,争议很大,其中好多都是人云亦云的。事实上李鸿章生活的年代距今并不远,反映他人生情况的资料并不少,我们完全应该能给他一个比较客观中肯的评价。

李鸿章科考出道后的人生主要集中在军事、洋务、外交、政斗等几方面。纵观他的人生,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概括评价:

第一,李鸿章的才能和见识是值得肯定的,属于能臣的范畴。李鸿章自幼聪颖,年轻即中进士,可见其自身的文化才识是较高的。其后他抓住当时国内太平天国作乱这个机会,毅然回乡办团练,加入到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行列。最终他不仅取得了军功,而且还组建了实力雄厚的淮军,这个过程虽然离不开曾国藩的指点,但其自身的能力也是成功的关键。后来的组建北洋水师、倡导洋务运动等事件在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些事都能看出李鸿章的国际视野开阔,对晚清国力以及国内外差距具有深刻的见识。

第二,李鸿章不是清官。从许多文献中都能看出李鸿章在为清政府服务的同时,也在积极为自己谋利。李鸿章在担任直隶总督时因为看不上北方的螃蟹,专门从南方购买阳澄湖大闸蟹吃,而且一次就买几千只。诸如这类反映李家生活作风奢侈的例子还有一些,总之就是可以反映出李鸿章此人比较奢侈。其次,从李鸿章死后留下来的巨额遗产来看,他也不可能是一位清官。此外,李鸿章积极靠拢慈禧太后,提拔安插自己的人马,而且与左宗棠、翁同龢等人是政敌,投身朝廷政斗之中,这样一个善于为己谋利的人也不可能是清官。

第三,李鸿章只是晚清朝廷的忠臣,不是民族的伟人。李鸿章作为一个汉臣之所以能爬上高位,除了能力和军功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积极为腐朽的晚清朝廷做事,积极靠拢腐败的晚清统治者。李鸿章对当时的清政府以及统治者的情况肯定是很知情的,但他做的只是通过议和停战让清王朝多延续几十年。他的做法对清王朝而言是一个合格的忠臣,但对于民族的发展进程以及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来说,那就决定不是伟人了。许多人骂李鸿章是历史的罪人,我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此。

第四,关于签订不平等条约李鸿章在晚清与列强的战争中主要是主张议和停战的,这点没有争议。虽然李鸿章代表清廷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但他只是被迫代表晚清统治者去签约的,并不是他自己乐于去签约。值得一提的是,也有一些外国人点名要李鸿章去签约,因为李鸿章搞过洋务,负责过外交,许多外国人熟悉他,了解他的风格。从李鸿章耻以在条约上直接写自己的名字,以及签约后郁愤成疾这些事来看,李鸿章自己对这些条约都是感到不满和耻辱的。所以在签订不平等条约这件事上,李鸿章只是晚清政府的背锅侠而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9
李鸿章是一个谋士,对国家忠心耿耿,发起洋务运动想要救亡图存,花费了大量钱财和精力来建设我国的海军,只不过生不逢时,很多人骂他签订丧权辱国条约,其实李鸿章内心何尝不是在滴血。
第2个回答  2020-06-29
李鸿章有功也有过,他积极发展军事和工矿业,为中国工矿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他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被大家叫做卖国贼 。
第3个回答  2020-06-29
其实李鸿章可以说是一个为国牺牲的人,他并不是卖国贼,当时的局势他也是迫于无奈,硬着头皮上,为了不让其他人本上卖国贼的名号,选择自己去签条约。
第4个回答  2020-06-29
我觉得他是一个有爱国之心的人,在他作为代表签订辛丑条约后他就吐血了,足以见得他对于这种丧权辱国的条约的愤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