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4脚5脚继电器的接线图,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4脚和5脚都是电磁式继电器,电磁式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等组成。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有电流流过,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反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

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下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电咱的导通断开目的。


扩展资料;

一种继电器都是根据电气量(如电压、电流等)或非电气量(如热、时间、压力、转速等)的变化接通或断开电路以实现自动控制和保护电力拖动装置的电气。继电气一般由感测机构、中间机构和执行机构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感测机构把感测到的电气量传递给时间机构,将它与额定的整定值进行比较,当达到整定值(过量或欠量)时,中间机构便使执行机构动作,从而接通或断开被控电路。继电器的种类很多,按用途可分为控制继电器和保护继电器;

按输入信号的性质可分为电压继电器和温、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速度继电器、压力继电器和温度继电器等;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电磁式继电器、感应式继电器、热继电器和电子式继电器等;按动作时间可分为瞬时继电器和延时继电器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继电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0

4脚5脚继电器的接线图如下:

工作原理和特性;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等组成。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有电流流过,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反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

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下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电咱的导通断开目的。

扩展资料

继电器的触点有三种基本形式:

1、动合型(常开)(H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断开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闭合。以合字的拼音字头“H”表示。

2、动断型(常闭)(D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闭合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断开。用断字的拼音字头“D”表示。

3、转换型(Z型)这是触点组型。这种触点组共有三个触点,即中间是动触点,上下各一个静触点。线圈不通电时,动触点和其中一个静触点断开和另一个闭合,线圈通电后,动触点就移动,使原来断开的成闭合,原来闭合的成断开状态,达到转换的目的。这样的触点组称为转换触点。用“转”字的拼音字头“z”表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继电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8

4脚和5脚都是电磁式继电器,电磁式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等组成。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有电流流过,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反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

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下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电咱的导通断开目的。

扩展资料:

如何测量找出继电器各引脚作用

1、找出线圈引脚

用万用表测各引脚间的电阻,阻值在数百至 1K 欧姆左右的两个 脚是线圈引脚。注意有些继电器的线圈分正负极,反接虽然不至于损 坏,但不动作。 

2、找出常开、常闭点

用万用表测除线圈之外的引脚,导通的两个引脚是常闭关系,给 线圈加上 5V 直流电,使继电器动作,它们应断开;如果没有断开, 则内部是短接关系。

给线圈加上 5V 直流电,使继电器动作,此时再用万用表测,如 果有原来不通的两个引脚导通了,则它们是常开关系。

既与常开点有关系,又与常闭点有关系的引脚,就是公共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继电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11-28

四角继电器接线图(不同继电器的线圈引脚可能略有差异,注意区分):

五脚继电器接线图(不同继电器的线圈引脚可能略有差异,注意区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11-28
4脚继电器两个脚为线圈,另外两个脚为触点组合,在继电器的外壳上如果印刷有脚位图,那么长方框就表示线圈,触点符号则表示触点组合。如下图,3-5脚为触点组合,1-2脚为线圈。实际接法如下图。A-B即表示上图的1-2,为线圈引出脚;C-D即上图的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