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少有钠离子电池

如题所述

钠离子电池不是没有。只是停留在科研的阶段更多一些。而商业化应用的钠离子电池基本上就只有钠硫电池。不过要高温下才有应用。
而至于钠离子电池少用的原因,有好几个原因:
其中第一个是因为研究钠离子电池主要是基于成本的一个考虑,而不是基于能量密度或者安全性那一类对于便携式电子设备而言更敏感的因素的考虑。因为锂离子电池中,正极的不少的一部分成本来自于合成正极材料的锂盐,而如果用钠盐去替代锂盐的话,合成正极材料的时候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的成本,这个对于对成本更敏感的大规模商业应用而言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所以才会有人考虑去研究钠离子电池。而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大规模商业应用的人不多,同时二次电池在这个方向上的应用也远远未到成熟的阶段。另一方面,目前锂离子电池的成熟应用绝大部分都是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而驱动科研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应用上的发展,而在这个方向上,锂离子电池比钠离子电池更有优势。所以钠离子电池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较鲜见的。
而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正负极材料发展的不成熟。虽然很多正极材料的研究方向就是锂离子电池中正极的类似物,但是把锂离子更换成钠离子是会导致很多的其他具体问题,而正极本身也具有很多的问题,例如由于钠离子半径大而导致的充放电过程中正极材料的结构有可能或改变等问题。而负极又不能好像锂离子电池那样使用天然石墨,又部分地抵消了钠离子电池的价格优势。所以钠离子电池并没有很好地显现出它自身的优势。因此在二次电池发展的中前期并没有很好地发展。
你好,本题已解答,如果满意
请点右下角“采纳答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18

      7月29日宁德时代发布了一款革命性电池:15分钟充电80%;零下20度放电不衰减。

      可能有人就问了,不就是电池嘛,怎么就革命啦?

      大家可能知道,现在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短板之一就是充电太慢,影响长途出行,以至于有人把电动汽车说成买菜车。每到冬天,电动汽车的续航就大打折扣,有些甚至只有标称里程的一半。而该电池则完美解决了上述问题,并且这款电池比锂电池价格低30%,也就是说不仅解决了锂电动车低温衰减和充电慢的问题,还大幅度降低了成本,你说这是不是革命性电池?

      但是,这种电池并不是新鲜物,早在四五十年前就已经有人开始研究了,名字叫钠离子电池。当年钠电池和锂电池是同步发展的,只不过跟锂电池相比,钠电池的能量密度太低,被锂电池淘汰了。

      那为什么宁德时代又把它当成宝贝似的推出来呢?原因有二:

      第一:资源危机

      锂电池的主要原料是锂,1台电动汽车要用掉约60kg锂,而全球已探明的锂资源储量只有8000万吨,并且中国锂资源只占全球总量的6%,80%的锂资源依赖进口,我们经历了石油卡脖子数十年,可不能在新能源领域再重蹈覆辙。而且近年来锂的价格不断上涨,锂电池的成本也就居高不下。

      而钠电池就不一样了,钠资源太多了,钠在地壳中的丰度达到2.75%,是锂的400多倍。储量丰富而且分布广泛,根本不受地域限制。我们每天吃的盐都知道吧,那个就叫钠盐,盐多便宜,如果钠离子电池大规模应用,完全不用担心钠资源问题。

      第二:宁德时代依靠锂电池做到全球第一,而锂资源匮乏、锂电池充电电慢、高低温性不佳、安全性较差,且正在被以比亚迪为首的磷酸铁锂电池追赶,磷酸铁锂成本低,安全性好,宁德时代能不着急吗?最终研究了一番,于是又把钠离子电池搬了出来。

      毕竟,钠离子电池除了能量密度低以外,其它的全是优点,比如他充电快、低温环境下不会像锂电池一样衰减,而且安全性好,成本又低。那宁德时代怎么解决他的能量密度问题呢,首先宁德时代已经把钠离子电池的电芯能量密度提高到了160Wh/Kg,其次又把钠电池和锂电池组合在一起,通过BMS精准管理,取长补短,相辅相成。这种电池一旦量产,电动车的成本立马大幅下降,必然为新能源汽车带来一次革命性的改变。


深圳铂族锂电池 解答,请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5-21


笨重、电压低,比能量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