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都市圈的SWOT分析

如题所述

1.独有的政治、信息、科技和人才优势首都北京作为核心区是京津冀都市圈最显著的优势之一。独有的政治、信息资源,发达的总部经济,不断积聚的科技人才资源为都市圈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
京津冀都市圈云集了发展现代化工业所需的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原料、建筑材料等矿产资源;备有滨海新区1200多平方公里的可开发土地资源和河北省 3000多平方公里的后备土地资源;拥有渤海湾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天津港、曹妃甸港等天然优良港口。现代化的空港海港,衔接南北,贯穿东西的公路网和铁路网让京津冀都市圈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3.产业体系完整,初步形成了产业结构梯度
京津冀都市圈具备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拥有信息传媒、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文化体育等高端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医药制造等现代制造业;铁矿、煤矿、石油开采,黑色冶金、石油加工、综合化工以及农业生产等基础产业。
京津冀都市圈内三省市产业优势不同(京津冀都市圈内三省市各产业区位商产业区位商的计算公式为HQij=(Hij/Hi)/(Hj /H),其中,HQij表示i地区j产业的区位商,H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产业的产出,Hi表示i地区的全部产出;Hj表示全国j产业的全部产出,H表示全国所有产业的总产出。一般来讲,当区位商显示超过1时,就说明该产业在该地区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已经初步形成了较明显的产业梯度。北京市已经形成了三、二、一的国际化都市型产业格局,处于工业化的高级阶段;天津市形成了二、三、一的工业城市产业格局,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而河北八市的产业格局差异较大,但整体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因此,在京津冀都市圈的产业结构梯度转移由于产业梯度的存在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产业结构有着在国家、地区间梯度转移的规律。中,已经形成了京津两地是转移方、河北省是接受方的格局。 1.京津空吸作用:空吸作用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名词,是指由高速气流所造成的低压将产生一种吸取流体的作用。北京“空吸”是指,由于北京地区的集聚效应大于辐射效应从而导致的人才、资源逐渐向北京集中,造成周边地区发展相对迟缓,区域二元经济特征明显。
2006年,北京市人均GDP达到50467元,天津市达到41163元,而河北省只有 16962元,过大的差距表明二元经济特征明显。京津强烈的“空吸”作用和较差的辐射带动力,可能会导致没有经济腹地经济腹地与经济中心是一个相对应的概念,其内涵是经济中心的吸收和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地域范围。如果没有经济腹地,经济中心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就根本谈不上经济中心和中心城市现代化。的孤岛型现代化的出现。都市圈内低等级城镇数量过多,中等城市偏少,能够接受核心经济辐射的能力有限,无法分享中心城市的发展成果,也难以很好的承接京津两地的产业梯度转移。
2.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的差异
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的不重合,是中国都市圈发展的最大障碍,京津都市圈在发展过程中也深受影响。由于区划的不同,没有统一规划,再加上“分灶吃饭”的财税体制,各地市都只根据自身的需求寻找合作,无法形成资源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合作模式。与其他两个都市圈不同的是,京津冀都市圈中行政关系还具有多重性:北京与河北之间既是中央与地方的一般关系,而且又是并列的同级关系;天津与河北既是同级关系又是直辖市与地方的关系。重叠、复杂的行政关系,进一步影响到都市圈内经济合作与一体化进程。
3.产业同构和产业链断裂并存
京津冀都市圈内,北京和天津两个核心城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产业同构。根据 2005年北京、天津工业区位商工业区位商的计算公式为HQij=(Hij/Hi)/(Hj/H),其中,HQij表示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H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工业行业的产品销售收入,Hi表示i地区的全部工业产品销售收入;Hj表示全国j行业的产品销售收入,H表示全国所有工业行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一般来讲,当区位商显示超过1时,就说明该工业行业在该地区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大于1的行业列表可以看出,两市主要同构产业集中在冶金、机械、电子、医药制造等部门。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两地在资源、能源、项目等方面的争夺。
区内还没有形成有创新能力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金融、信息服务和现代制造业的产业链延伸方面还比较欠缺。虽然部分产业已经嵌入国际产业供应链,但基本都处于“微笑曲线”现代产业价值链研究表明,产业链利润呈现一个“V”字形,即所谓的微笑曲线。在这个曲线中,一头是研发、设计,另一头是销售、服务,中间是加工生产。低端,至今还没有形成由占据高端并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本土企业建立的区域完整产业链。 1.全球经济一体化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开始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并带来了新的国际分工、生产格局和外部环境,也为位于东北亚区域中心的京津冀都市圈带来了战略发展机遇。京津冀都市圈可以在国际分工的发展和产业转移引导下,优化产业结构并嵌入国际产业链;在全球资本流动加快并大量涌入中国的形势下,充分利用外资;在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加快的条件下,扩大国际合作的范围并加强国际合作的力度。
2.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京津冀地区列入优化开发区域,其国家战略定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区域,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新的规划定位指明了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模式和方向,为其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曹妃甸的发展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也为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3.2008年奥运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为北京带来了发展新契机,也为京津冀都市圈带来了新的生机。在与奥运联系较大的高新技术、环保、旅游、金融、商业等产业的带动下,区域内产业升级和梯度转移将会加快;在奥运的带动下,区域内的合作将会增加,一体化进程将会加快;后奥运经济也将持续为区域发展注入动力。 1.资源环境出现危机
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制约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一个瓶颈。区域自产水量正在不断减少,普遍出现了超前超量开采地下水的现象。区域内生态环境也不容乐观,尤其是天津、唐山等工业城市污染较为严重,区域内河流污染程度较重。
2.国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一定的区域竞争可以加速产业升级,但同时也会压缩竞争主体的市场空间,形成对资源、资金、项目的争夺并有可能演化成恶性竞争。区域竞争带来的地方保护主义、政府过多地介入经济领域尤其是市场竞争,会阻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