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书法最好的人是谁?

如题所述

1、“书圣”王羲之
说起王羲之,稍懂书法的人,都知道《兰亭集序》,《兰亭集序》是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传说王羲之小时候苦练书法,时间久了,用来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这就是墨池的传说。王羲之的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广采众长,自成一家。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从南朝开始,到唐太宗,再到宋、元、明、清诸朝学书人,无不学习“二王”,因而王羲之被尊为“书圣”。王羲之真迹早于不存于世,现存书帖皆为后人摹本。代表作有《兰亭集序》、《初月帖》、《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等。

唐朝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集序》

2、王献之
王献之是“书圣”王羲之的儿子,与父亲王羲之并称为“二王”,有“小圣”之称;王献之以行书和草书书法闻名于世,他的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张怀瓘在《书估》中评其书法为第一等。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王献之的书法艺术并不守旧,且与父亲不同,字身喜带长形。传世名作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行书以《鸭头丸帖》为代表。草书名作有《中秋帖》。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

王献之《中秋帖》(米芾临摹本)

3、颜真卿
在中国书法史上,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当属颜真卿。颜真卿书法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的书体,创出大气磅礴的“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被前人评价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颜真卿的行书《祭侄文稿》是在极其悲愤的心情下进入的最高艺术境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米芾《书史》中称赞颜真卿楷书“颜书第一。”与赵孟、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颜真卿《祭侄文稿》

4、欧阳询
欧阳询,唐代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创欧体,开颜柳先河,被世人称为唐代楷书第一人。
欧阳询书法八体尽能,尤工正、行书。初学王羲之、王献之,吸收汉隶和魏晋以来楷法,别创新意,笔力险劲、瘦硬,意态精密俊逸,自成“欧体”,“欧体”是历代学习楷书入门首选。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还是一位书法理论家,欧阳询总结书写经验,撰写了《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是历代学习书法的理论基础。欧阳询存世书法比较多,墨迹有《仲尼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碑》、《宗圣观记》、《房彦谦碑牌》等等。欧阳询存世书法比较多,书帖有《仲尼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碑》、《宗圣观记》、《房彦谦碑牌》等等。

欧阳询《仲尼梦奠帖》

5、怀素
怀素和尚,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史称"草圣"。怀素自幼出家,酷爱书法,因为穷买不起纸,经常在寺院的墙壁上、衣服上、器皿上,芭蕉叶上,练习书法;怀素的草书出于张芝、张旭,以篆书入笔,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是继张旭之后,在中国草书史上承前启后的佼佼者,更是叱咤千年书法史的领军人物。
他的草书作品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字文》《四十二章经》《千字文》《藏真帖》《律公贴》《七帖》《北亭草笔》等。

怀素《自叙帖》

6、柳公权
柳公权,唐朝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在研究和继承钟繇、王羲之等人楷书风格的基础上,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颜真卿、欧阳询之长,自创“柳体”,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为后世百代楷模。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其书法作品骨力清劲,字体结构严谨。今天学书入门,依然首选唐代颜、柳、欧、褚、虞等书法家,特别是柳公权所建立的一整套楷书的规范,仍然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