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必须迁户口吗?

如题所述

小学生上学对户口要求不严格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可以随父母在打工的城市读书。

户口不限制。

但是到了高中,那就不可以了,你必须到户口所在地上高中,以备高考。

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应当免试入学,而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

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如果您是非本地户籍工作者,而此刻孩子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为了孩子能受到好的教育,您需要准备个人务工证明、固定住所、暂住证和计划生育查体证为孩子办理入学手续。

扩展资料:

所需材料

一、有合法固定住所类居民

迁移申报材料:迁移户口申请;接收单位证明;拟迁移户口人员户籍证明及户成员关系证明或公证书;申请人和拟迁移户口人员的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留存复印件);房产证原件(留存复印件)。

此外,还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提供以下材料:

自建房:土地使用证;土地、规划部门批准建房的有关材料。

购买成套商品住宅:商品房购销上税发票原件(留存复印件)。

单位租赁给本单位职工使用的公有住房:单位证明;收取房屋租金发票或有关凭证。

二、有相对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类

属工作调动、招工、招干入户的:工作调动介绍信或录(聘)用通知(或报到介绍信);调动人员登记表或录(聘)用人员审批表。

录(聘)用人员身份证或户口簿复印件;为被企业录(聘)用人员办理社会保险的相关凭证。

属军队转业干部及复员退伍军人人户的:军转干部或复退军人安置部门介绍信;随迁军转干部家属安置通知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户口迁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12

小学生上学对户口要求不严格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可以随父母在打工的城市读书。户口不限制。但是到了高中,必须到户口所在地上高中,高考必须回原籍所在地。

1、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应当免试入学,而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2、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3、如果您是非本地户籍工作者,而此刻孩子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为了孩子能受到好的教育,您需要准备个人务工证明、固定住所、暂住证和计划生育查体证为孩子办理入学手续。

扩展资料:

“就近入学”的“就近”是指离你家相对就近。但是存在着中、小学学校布局及各中学招收学生人数不同等因素影响,所以有时候教育局会根据情况来进行调配,但是最终还是尽量将学区的学生尽量分配到离小区最近的学校入学,都叫“就近入学”。

现实意义

为保障我国义务教育的正常实施,早在1986年,国家在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适当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小学的设置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这些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在法律上的明确规定。这些规定,明确了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权利,明确了地方各级政府保障其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权利的义务和责任。就近入学的政策目标就是为每一个儿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确保教育的公平原则。

地区政策

北京市就近入学政策。

北京市“小升初”仍然坚持“就近入学”原则。不少的家长提出疑问:就近入学原则怎么理解?与居住地仅一墙之隔的某知名中学为啥就不招我家的孩子?

“按照市教委多年来小学升初中的相关规定,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持户口簿可在户口所在地或家庭实际居住地(凭房屋产权证或相关证明)就近入学。”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说,“就近入学的就近指的是相对就近,不是指绝对地理位置的远近,不是指某个学生的家庭住址距离某一所中学最近就能就近入学,也不是指某一所小学距离某一所中学近就是就近入学。

按照规定,每个学校的招生范围肯定会公布,市教委要求区县教委文件中必须公布学校招生范围,但这个招生范围的确定是以小区或者街道整体划分,居住地与学校虽然仅一墙之隔,确实不一定能被划进家长想要选择的学校。”

另据记者了解,在“小升初”中,市教委只提供相关政策的大原则,区县教委则负责制定各区县“小升初”政策的细则,因此各区县的“小升初” 政策也有所不同。

任何一种招生政策都有自己的漏洞,包括“小升初”正在全面推广的“电子学籍”管理方式。记者了解到,为了遵循“小升初” 实行“免试就近”原则,不少想择校到东城、西城、海淀等基础教育较强区县的家长,就选择合适的时机将孩子的户口转入“择校”所在区县的“指定区域”,

从而达到按照“就近入学”也能上个“好学校”的目的。为此,一些不堪生源太多压力的中学不惜违法出台“潜规则”,对“就近入学”招录的学生户口转入时间做出了限制。

体改校不得提前招生 就近入学比例将扩大

市教委对限制小升初实验班招生动了真格。记者昨天从市教委获悉,2014年初中入学外语、科技、课改等实验班将全部取消,暂时保留的体制改革校也不得提前开展小升初招生活动。

同时,2014年小升初将扩大“有计划的划片就近入学比例”。

市教委负责人介绍说,作为缓解择校热、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重要措施,2015年市教委将严格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各种重点班、实验班管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招生过程中,2014年将不得以创办特色学校为名举办重点校、以开展实验研究和办特色班为名举办实验班,并以此为名测试选拔学生。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2007年小学初中入学意见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必须建立在普通班级和学生的基础上;从2013年起,用2到 3年时间逐步取消各类实验班。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14年本市初中入学招生中,外语、科技、课改等实验班将全部取消,初中校现有的实验班将逐步消化。暂时保留的体制改革校也不得提前开展小升初招生活动。这意味着往年小升初跨区择校和提前操作的出口将进一步被严格限制。

2014年“小升初”仍将坚持免试和就近入学原则,依托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严格控制规定渠道之外的跨区流动和二次流动。部分区县教委负责人表示,如果学生属于正常流动,如从学籍所在区县流动到户籍或住宅所在地就读,只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办理手续就可以。

文体艺术特长生仍将保留

“小升初取消实验班的做法我完全支持。”本市一区县教委副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年来,初中入学实验班的招生已经“走味”了——实验班成为不少学校争夺优秀生源的幌子,不仅违背实验的实质性意义,而且直接相悖于义务教育法均衡教育的原则。

这位负责人表示,取消实验班并不等于教育主管部门无视学生的特殊才能,2014年初中入学中,文体、艺术等特长生还继续保留。

不良后果

2008年,北京取消初中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和学科类实验班招生,学生的学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和实际居住地将成为“小升初”跨区入学的三种途径。并在接下来的十几年中进一步推行“小升初”就近入学政策,政策的实施催生了名校周边房价和房租的上升,

2013上半年北京北四环外五道口华清嘉园的一套学区房挂牌价高达10万元/平方米,因此被戏称为“宇宙中心”。而北京景山东街一套400平的学区房报价1.3亿,折合32.5万/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就近入学

第2个回答  2016-05-18
 小学生上学对户口要求不严格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可以随父母在打工的城市读书。户口不限制。但是到了高中,那就不可以了,你必须到户口所在地上高中,以备高考。
 
 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应当免试入学,而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
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
条件。
  如果您是非本地户籍工作者,而此刻孩子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为了孩子能受到好的教育,您需要准备个人务工证明、固定住所、暂住证和计划生育查体证为孩子办理入学手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7-22

第4个回答  2020-07-2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