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脾气家长该如何教育

如题所述

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应该怎么教育孩子? 孩子在发脾气时肯定是 希望得到你的一些关注 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想要的一些误解 希望给你看到 那么在他发脾气的时候 最好的做法是什么 是不要去教育他 要教育的是等他脾气 发完了以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在孩子渐渐成长的过程中,性格也开始形成,孩子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自己的小脾气,有些撒娇,耍无赖。家长看着好气又好笑,但对此却是束手无策。

孩子发脾气,家长的几种做法,对孩子的影响深远

不同的家长,对待孩子的撒娇、发脾气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孩子而言,影响也是天差地别。

1、坚持讲道理

有些家长在孩子犯错误、发脾气的时候,坚持会和孩子讲道理,希望孩子听清事情的道理,可以明辨是非,不随意发脾气,可这只是父母所认为的理想结果。

孩子生气发脾气的时候,听不进去任何道理,父母越在一边讲所谓的道理,孩子就越是觉得父母在编织谎言,越不让他去做什么事情,他就会越觉得烦躁。

2、哄

孩子一生气、发脾气,家长就束手无策,利用各种方法去哄孩子。新鲜的玩具,好吃的零食,希望孩子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但是时间一长,他们就发现已经无法满足孩子的要求了。

哄的招数对孩子已经不管用了,孩子的脾气甚至又上升了一大截。这都是父母盲目哄的结果,孩子已经被惯坏了,又能怪得了谁呢?

3、直接发火

有些脾气火爆的家长,面对孩子的脾气,会直接发火,不想让孩子养成坏习惯,希望通过自己的脾气,来压制住孩子的脾气。

这种方式是快速有效也是错误的,孩子会因此吓坏,从此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看着很乖巧,实则被压制得没有了自我,胆小懦弱。除此之外,还可能会导致孩子更加叛逆,父母越说,孩子越会对着干,并且学会了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

4、置之不理

对待孩子的暴脾气,还有类家长会使用冷暴力,对孩子置之不理,觉得孩子就不能惯,就让他生气、发脾气,不用理他,没有人理他之后,自然脾气就收回去了。

其实孩子发脾气时,也是需要家长的关爱的,有时他们没有什么根本的目的,只是想找存在感。但是家长如果置之不理,会降低孩子的安全感,觉得自己不被爱,影响心理健康成长。

很多家长把孩子分为天使宝宝和恶魔宝宝,但是无论是哪种宝宝,都是有自己的脾气,就是分脾气大小罢了,因此家长对待孩子的脾气,一定要耐心,切不可随心对待。


那么家长究竟该如何对待孩子脾气呢?

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大,其实多半是家长的“锅”。当孩子产生负面情绪时,作为家长,做好正确引导相当重要。

1、接受负面情绪

当孩子发脾气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世界上每个人都会生气,也都有发脾气的权利。发脾气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一种情绪,这不是特殊的,不是只存在一个孩子身上的,这是共通的,这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所以如果有什么不顺心,不满意的事情,大可以生气。

但是,人不能被负面情绪支配太久,如果久了就会影响身心健康,也会让别人难以接受。

2、给予足够的安全感

父母必须告诉孩子,即使生气、发脾气,作为父母都依旧会爱自己的孩子。发脾气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无论孩子的优点还是缺点,父母都会包容、理解、爱护。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宽容,对孩子的爱意,给足孩子安全感。

3、了解孩子生气的原因

家长针对孩子发脾气,可以试图让孩子说明原因,究竟是怎么了,让孩子可以表达出来。有时候孩子可能走路累了,家长还一直往前走,不给孩子一点休息空间,孩子憋着一肚子的气,在某一瞬间爆发出来,家长却觉得莫名其妙。

所以问清楚孩子生气的缘由才是最重要的,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4、教会孩子发泄情绪

教孩子如何发泄情绪,比教孩子吞噬情绪更为重要。无论是谁,只要有气憋在心里,都会郁闷,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各种疾病,抑郁成疾也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让孩子学会发泄自己的情绪相当重要,孩子是最天真无邪的,会用最直接的方法去表达自己的不满,比如哭、撒娇、耍赖等,父母如果实在接受不了这几种,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引导孩子去发泄。

5、发脾气后的引导

等孩子发泄好自己的情绪,家长问清其中的原因,要具体原因具体解决。如果是家长自身的原因,跟孩子道歉,如果就是孩子自己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而生气,可以和孩子讲好道理,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可以明辨是非。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给家长最好的礼物,从孩子会哭会笑的那一刻起,所有的行为就牵动的家长的情绪。可有时候却是,关心则乱,乱则生错。家长们在处理孩子的事件之前,一定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妥善处理问题。


孩子学会处理负面情绪的好处

有负面情绪不可怕,妥善处理才最重要。让孩子学会处理好自身的负面情绪,更是好处多多。

1、发泄后的舒畅,有利于身心,不易产生心理问题

孩子的负面情绪得到发泄,发泄之后心里自然不会堵得慌,可能有的方式不被家长接受,但是孩子的考虑本就没有那么多。即使孩子的心里有气,但是经过其他渠道表达出来之后,就会有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不会产生心理问题。

2、不害怕表达

情绪的发泄是孩子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其实更利于自己情感的表达,让他们更愿意诉说。很多孩子长大之后即使难受都会憋着,不会告诉任何人。其实就是害怕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是一种内心的缺陷。

3、正视自己

孩子从小学会正视自己很重要。自己的优点也好,缺点也罢,都是自己的一部分。不能因为是缺点就当做不存在,甚至隐藏。人无完人,不自傲、不自卑,做一个真实的自我才是最好的。

作为家长,教会孩子处理负面情绪,远比让孩子乖乖听话来的更重要。每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孩子的情感更是天差地别。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优秀的人,就不要试图压抑孩子独有的脾气,让孩子学会发泄情绪,往往更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无论是谁都需要情绪的宣泄,孩子也一样。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做一个正确的引路人,让孩子可以健康地成长。

第2个回答  2020-09-18

‍‍1、首先了解清楚孩子发脾气的原因。

家长首先应该了解孩子爱发脾气的原因。在通常情况下,一般有两方面的原因:一种原因是孩子慢慢的有了自我意识,想要自己干一些事情,对于大人的包办代替和一味的摆布开始感到反感,说白了其实就是孩子想要试着自己去独立地解决一些事情。

但由于能力有取,社会知识经验不足,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常常容易弄巧成拙,当他的愿望不能实现时,他就会着急,发脾气。另一种原因是大人强迫他去做某件事情,他不愿接受,但大人坚持要他照办,于是就用发脾气来发泄内心的不满。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情况,有的父母过于娇惯孩子,只要孩子一发脾气,便会满足孩子的任何愿望,天长日久,孩子揣摸透了大人的心理,便会通过发脾气来要挟大人,以满足自己的要求。

因此,家长先分析好小孩发脾气的原因,再来对症下药。

 

2、缓解孩子的情绪。

家长应当明白一个道理,大人和小孩都有自己的脾气,但是大人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小孩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也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吸引孩子将注意力转向别的内容,待情绪稳定后再加以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发脾气时,父母切忌因此而大发脾气,使孩子更加急躁,这样不仅矛盾得不到解决,而且孩子受到不良影响,脾气越发越大。家长应耐住性子,循序渐进,慢慢帮助孩子改掉发脾气的坏习惯。

 

3、反省自己,与孩子一同成长。

尽量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比如,你是否太“专权”了,什么都说了算,让孩子感觉不到自主和成就感,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不妨在一些无关大局的事情上让他做决定。

教他如何做出正确的决定,这也是他真正成长的开始,也是家长成长的开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6-11
孩子发脾气家长该如何教育
发脾气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
“我儿子2岁2个月大,多数时候还挺乖,但有时会突然发脾气。比如,看到我们开水龙头,他必须自己去开关,让他玩一会儿,再想把他抱走都不行,否则,就大声哭闹。有时他看见了一样喜欢的东西,你不给他就生气地摔东西。”最近,阳阳(化名)脾气见长,动不动生气、摔东西,每当如此,刘女士都恨不得把他扔出去。但她真凶了,阳阳就一副眼泪汪汪的可怜样,她又不忍心了。
“其实,小孩一出生就有了情绪反应,如果需求得不到满足,发脾气是他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副教授许慧说,小孩出生不久,一旦挨饿、生病,他会满脸涨红地大哭,他们最初的这种情绪反应多和生理需要有关。但随着年龄增长,情绪也进一步发展。尤其两三岁进入第一个叛逆期以后,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增强,不满足的情况时常发生。然而,受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所限,一旦不遂己愿,他们很难通过语言与大人沟通,表达不满情绪,往往只能“大动肝火”。
“任何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都有积极和消极情绪,小孩也不例外。”许慧说,偶尔发发脾气,是极其自然的情绪表达方式,家长要允许孩子发脾气。
对待“暴脾气孩儿”不同原因采取不同对策
既然小孩子发脾气是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莫非家长就可以不管不问?也不是。许慧说,3岁左右的孩子几乎没有什么情绪调节、控制能力,如果家长不及时引导,让他一味用“发脾气”的方式宣泄不良情绪,不仅有损身心健康,还可能影响以后的人际交往、家庭和社会关系。
家长该如何对待孩子发脾气?很简单,找出原因,采取不同对策。
为不合理需求发脾气时,试试“消退法”
【场景一】在商场的玩具专柜前,灵灵拿着喜欢的玩具不松手,但是看见妈妈仍不愿意买,他就撒泼、哭闹,甚至摔东西。
孩子之所以发脾气,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这种情况,有的家长好面子,赶快买东西走人,还有的家长,当场就大打出手。“这两种做法都不对。”许慧说。喜欢的东西得不到,大人也会心情失落,这时孩子发脾气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因此而满足他的不合理要求。否则,会强化他用发脾气来表达情绪,甚至让他感觉只要自己发脾气就会什么事都如愿以偿。
但是,家长当场大打出手或训斥孩子也不行。小孩模仿能力特别强,遇事家长怎么处置,他也会从家长身上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3岁左右也是自尊心最初建立之时,家长当别人面对他进行批评,会损伤他的自尊。
许慧建议,当孩子为不合理需求而发脾气时,家长不妨先试试“消退法”——不关注他。当孩子的不良行为得不到他人的关注,就会逐渐停止。等到孩子情绪平静以后,要明确告诉他发脾气的行为不对,同时,向他讲明为什么不能满足他的要求。
“不过,如果孩子需求合理,尤其家长曾答应过孩子,就必须满足孩子的要求。”许慧提醒。
平时不要给孩子提出过多规定和要求
【场景二】早上起床,明明正准备穿衣服,刘女士过来不问缘由,匆匆帮他穿好,他坚持要解开,重新自己来穿。可刘女士怕耽误时间而不肯,明明竟发起了脾气。
“两三岁的孩子有了独立的愿望,特别是在行为上要求独立,他们喜欢自己动手做事,也常用‘不’来表示自己的独立性。”许慧说,如果被家长或自己有限的能力所阻碍,他们不仅会产生愤怒情绪而发脾气,还会挫伤刚刚萌发的积极性。
为尽量避免上述情况发生,一方面,家长不要过多限制孩子的行为,不要给孩子提出过多规定、要求,以维护孩子逐渐发展着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如果孩子因为能力所限、做不好事而发脾气了,家长要多鼓励、引导,必要时为其做示范,然后让他独自再做一次,并及时予以肯定和奖励。
培养移情能力消除自我中心
【场景三】最近,2岁半的游游特别容易发脾气,和小朋友玩的时候,玩人家的东西,别人不给,她就抢夺,而自己的却不肯借给别的小朋友玩,别人强行拿走的话,她又会大吵大叫,表现得很霸道。
“婴幼儿时期心理活动的一个特点就是存在显著的‘自我中心’现象。”许慧说,孩子在认识外界事物或理解游戏规则等很多过程中存在倾向性,还不能做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
怎样才能帮孩子消除“自我中心”呢?许慧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也就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和欣赏别人的感情。
家长不妨尝试这些方法:1.向孩子倾诉情感。明确告诉孩子,你这样做,我很高兴,你那样做,我会很生气等,并讲清楚为何会产生这种情绪。这不仅能让孩子体会别人的情绪,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欢乐或痛苦,还能学到表达情感的词汇和表达情感的方法。2.教孩子换位思考。比如遇到一个孩子摔倒时,让他回忆自己摔倒时痛苦的感受,从而换位体会他人的情绪。
拥抱、倾听帮孩子释放不良情绪
即便家长再细心,孩子仍然难免出现委屈、生气甚至愤怒等情绪,但由于他们控制、调节能力不足,这时就需要家长的帮助。许慧说,当孩子出现委屈、害怕等不良情绪时,家长可以先用拥抱、抚摸、亲吻等方式安慰他;然后,耐心地引导他说出自己的不满等感受,如果孩子自己无法表达内心情绪,家长可以用语言帮孩子说出他的感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他释放不良情绪。
但是,如果孩子依然情绪激动,家长还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宣泄方式,比如让孩子捶打枕头、撕纸、大吼等;或者放点音乐,进行户外运动,既是一种释放,也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8-14

孩子发脾气,家长应该怎么做?美国家长和老师常用一种“计时隔离法”,不打不骂不发脾气,却能让孩子乖乖听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