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填空.什么风送爽.什么风细雨.什么风拂面.什么风呼呼.什么风刺骨?什么风习习?

如题所述

答:金风送爽、和风细雨、春风拂面、寒风刺骨。
没有什么风呼呼什么风习习的成语。
1、金风送爽
【解释】: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出自】:鲁迅《述香港恭祝圣诞》:“金风送爽,凉露惊秋。”
2、和风细雨
【解释】: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出自】:南朝·陈·张正见《陪衡阳王游耆阇寺》:“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译文:清风吹小麦垄,细雨洗梅林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温文尔雅、和颜悦色
反义词】风狂雨骤、雷厉风行、移山倒海、咄咄逼人、短兵相接、雷霆万钧、暴风疾雨、劈头盖脸、凄风苦雨、大雨倾盆、狂风暴雨、急风暴雨、暴风骤雨
3、春风拂面
【拼音】[ chūn fēng fú miàn ]
【解释】指像春风一样从脸上轻轻擦过,形容使人感到愉快、舒服。
【出处】宋·释志南《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粘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4、寒风刺骨
【拼音】[ hán fēng cì gǔ ]
【解释】天气寒冷,寒冷的风似乎能吹进人的皮肤,直达骨头,并带来阵阵刺痛。
【出处】刘知几《史通·忤时》:“虽威以刺骨之刑,勖以悬金之赏不可得,终也。”
译文:虽然杜威以刺骨的刑罚,荀勖因为悬重赏不可能,结果
5、风成化习
【拼音】[ fēng chéng huà xí ]
【解释】指形成风气。
【出处】《抱朴子·逸民》:“纷扰日久,求竞成俗,或推货贿以龙跃,或阶党援以凤起,风成化习,大道渐芜。”
译文:混乱已久,求竞争形成风俗,有人把货物以龙跃,有的阶支援以凤起,风成化学习,大道渐渐荒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28
(秋)风送爽、(和)风细雨、(北)风呼呼、(寒)风刺骨、(凉)风习习.

列举两个解释如下:
成语:和风细雨
拼音: [hé fēng xì yǔ]
释义: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出处:南朝·陈·张正见《陪衡阳游耆阇诗》:“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造句:
1. 春天的天气和风细雨,让人感觉像走进童话世界一样。
2. 忘不了老师和风细雨般的话语,荡涤了我心灵上的尘泥。
3. 我们的老师,用和风细雨般的教育感化我们的坏习惯等等。

成语:寒风刺骨
拼音: hán fēng cì gǔ。
释义:寒风刺骨意思为天气寒冷,寒冷的风似乎能吹进入的皮肤,直达骨头,并带来阵阵刺痛。
出处:戴复古《饮中》诗:“布衣不换锦宫袍,刺骨清寒气自豪。”
造句:
1、北方的天气十分寒冷,滴水成冰,寒风刺骨。
2、冬天带来的寒气遍布每个角落。西北风刮来,让人感觉寒风刺骨。光秃秃的树木可怜巴巴地耸立在道路两旁,曾经生机勃勃的小草也终于支持不住,都枯萎发黄进入了梦乡。
3、冬天来了,北风呼啸,寒风刺骨。树上光秃秃的,小草也鄢了,变成了黄色,人们在寒风中直哆嗦,到处一片荒凉的景象。你一定会说,冬天一点儿也不好,我却不这么认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7-18
(秋)风送爽、(和)风细雨、(北)风呼呼、(寒)风刺bai骨、(凉)风习习.
列举两个解释du如下:
成语:和风细雨zhi
拼音: [hé fēng xì yǔ]
释义: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出处:南朝·陈·张正见《陪衡阳游耆阇诗》:“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造句:
1. 春天的天气和风细雨,让人感觉像走进童话世界一样。
2. 忘不了老师和风细雨般的话语,荡涤了我心灵上的尘泥。
3. 我们的老师,用和风细雨般的教育感化我们的坏习惯等等。
成语:寒风刺骨
拼音: hán fēng cì gǔ。
释义:寒风刺骨意思为天气寒冷,寒冷的风似乎能吹进入的皮肤,直达骨头,并带来阵阵刺痛。
出处:戴复古《饮中》诗:“布衣不换锦宫袍,刺骨清寒气自豪。”
造句:
1、北方的天气十分寒冷,滴水成冰,寒风刺骨。
2、冬天带来的寒气遍布每个角落。西北风dao刮来,让人感觉寒风刺骨。光秃秃的树木可怜巴巴地耸立在道路两旁,曾经生机勃勃的小草也终于支持不住,都枯萎发黄进入了梦乡。
3、冬天来了,北风呼啸,寒风刺骨。树上光秃秃的,小草也鄢了,变成了黄色,人们在寒风中直哆嗦,到处一片荒凉的景象。你一定会说,冬天一点儿也不好,我却不这么认为。
第3个回答  2015-10-18
秋风送爽,和风细雨,春风拂面,凉风习习,寒风刺骨,北风呼呼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17
秋风送爽
和风细雨
春风拂面
北风呼呼(不确定)
寒风刺骨
凉风习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