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精神状态的重要性

如题所述

好的精神状态

一个人,一个班子,只有具备了这三项,才称得上有一个比较好的精神状态。

精神状态问题,是个胸怀问题、觉悟问题、追求问题和理想信念问题,说到底是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想一想吧,为什么萎靡不振,懒散松懈呢?为什么胸无大志,得过且过呢?为什么抱残守缺,不思进取呢?为什么贪图安逸,害怕吃苦呢?为什么盲目乐观,自我感觉良好,看不到问题,缺乏忧患意识和危机感、紧迫感呢?又为什么对转变作风无动于衷,而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一套却乐此不疲呢?问题不恰恰在于“三观”出了偏差吗?

对于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来说,精神状态问题其实是个党性修养问题,是个是否保持先进性的问题。要真正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若没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那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志存高远,肩担道义,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自然就会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而只有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所立下的壮志才能实现,所担负的使命才能完成,人民也才会满意。

让我们振奋精神,既为新世纪的到来而欢呼,又为新世纪有一个良好开局而努力吧!想想看,作为跨世纪的人,真是一种幸运。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为人民作出一份贡献,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无愧于新的世纪、新的时代,那就不只是一种幸运,而是一种幸福了。 新世纪,又一个一百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正在只争朝夕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人民来说,却是何等的重要和宝贵啊!新世纪,是充满挑战又充满希望的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新世纪,开局很重要。开局伊始,面临新任务,谋求新发展,渴求新气象,召唤新胜利,而这一切,最终都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取决于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

什么是良好的精神状态呢?简单地说,就是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科学有效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有充足扎实的工作和学习干劲。方向、方法和干劲,是构成精神状态的三要素。

方向是根本。失却方向的航船,不可能胜利地到达彼岸。方向第一位的是正确,然后是坚定与执著,“咬定青山不放松”。明确当前的任务,牢记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把当前任务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是保持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方法是关键。思路不对头,工作方法不对头,搞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搞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除了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4
古人说:“心弱则志衰,志衰则不达”。一个人精神状态良好,就会有一种追求,有一股力量,有一颗恒心,就会成就一番事业;反之,则会庸庸碌碌,得过且过,甚至一事无成。
面对这个诱惑力日趋增加,正能量逐渐减少的浮躁社会,党员干部如何保持一个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一方百姓某福。
第一是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在今天这个时代,一个人对得失的考虑是正常的,但是对这个问题想得太多,以至于盲目攀比、斤斤计较,就难免心浮气躁,怨天尤人,平添烦恼,既影响工作,又不利于身心健康。保持平常心,以豁达的心态对待名利,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
第二是加强学习,用实践锤炼自我。热爱学习、追求知识,开阔视野,振奋精神,不断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将高尚的文化素养凝聚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动力,投身到实践工作中,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我。
第三是敢于担当,遇事不懈怠。敢于担当是一种精神状态,是坚持原则,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遇事不懈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