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喂猪娃高考710分,逆袭至清华大学,寒门再难出贵子吗?

如题所述

“做了15年老师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

2011年,这句言论引爆网络。即便内容稍显偏颇,但不可否认,这就是现实,即便透露出些许残酷。即便如此,“寒门”还是能走出不少人才,就如以710分(含加分)高分走入清华的喂猪娃—孙宜林。

正文

2018年7月23日,河南栾川一高的孙宜林收到了期盼已久的通知书。当录取通知书缓缓打开,清华“二校门”在通知书缓缓展开。立体的二校门展现在孙宜林眼前,脸上的激动毫不掩饰。

对于孙宜林来说,考上清华,是改变人生的第一步。不少人认为高考就是一场你去南、我去北的伤感故事,但在孙宜林眼中,高考更是一场决定将来是头朝地、头朝天的大事。

出生于栾川县潭头镇大王庙村的孙宜林,家境并不好。父母是朴实的农民,家里的收入全靠那几亩地和父母打零工。在领取到通知书之前,孙宜林每天都在做几件事—干农活、喂猪。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除了学习,还有来自父母的期许。孙宜林也不例外,从小孙宜林就知道“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不难发现,多数农村孩子从小到大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这句—好好学习,考好大学,将来才有出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孩子能考上大学的越来越少。

孙宜林作为农村孩子中的典范,能够考上清华大学,付出的肯定比别人多得多。自“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言论发表后,不少人纷纷附和,其中不乏就是对寒门和工薪家庭、豪门的对比。

在一则比较中,列出了一个重点高中的火箭班的基本情况。班上62个人,清华北大占比四分之一,出国占比四分之一,即便剩下的二分之一,也是985、211,但这些学子的家庭是一个比一个好,从政、从商的占据大部分。即便如此,零星的两三个孩子的家庭,父母对孩子也十分负责。

正如评语所说:“穷人家孩子也能出高考状元,但是他们所付出的是别人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孙宜林的确付出了比别人好几倍的努力,在孙宜林的一份学习计划中,是这样写的:“五点半起床,诵读英语,整理笔记,预习当天的知识。”这份计划并不单单是从高中开始,而是从初中就已经在执行。正是因为这份坚持,初中的他,就以606分的好成绩进入栾川一高。

这样的学习计划,在高中比比皆是。当你进入到衡水、毛坦厂之类的高中,你会发现有太多的人勤勉、刻苦。但是相较于那些含着“金汤匙”的人,这份努力就显得微不足道。

有句话叫做“不怕别人不努力,就怕比你厉害的人更努力。”孙宜林所在的班级就是这样,有太多优秀的人,孙宜林不过只是其中一个。但是和其他人比,孙宜林更加知道“读书才有出路”的含义。

正如孙宜林老师所说:“孙宜林刚来的时候,成绩并不算最好的,但是他知道刻苦,认真,这才有了现在的他。”

刻苦、努力,是改变现状的唯一方法。这点不仅适用于孙宜林,更适用于我们。在孙宜林领到录取通知书之后,面对镜头的采访,是这样说的:“清华的同学都是学霸,我要更加努力才行。”

更加努力,成为了孙宜林的座右铭。即便考上清华,他也不敢有丝毫松弛。因为他知道大学并不是终点,只是人生的起点。

小结

逆袭,依靠的并非运气。如孙宜林一般的人,有许多。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运气所致,毕竟有太多人的努力不被发现,有太多人成为普通人。这并没有错,只是努力的本质是让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所以努力之后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始终是努力的过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8
寒门确实难出贵子。首先家境贫寒出来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条件优越的孩子。家庭贫寒的孩子只有读书这一条路,而家庭优越的孩子却有无数的选择。除了一些天赋异禀的人,特别能吃苦的孩子之外,几乎没有哪个寒门子弟能逆袭成功。
第2个回答  2021-01-16
并不是,只是难度增加了,穷人家的娃想要出人头地就要比城市中的娃多付出好几倍。
第3个回答  2021-01-18
也没有吧,因为我觉得他不就是最好的逆袭例子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