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水烧开以后的絮状沉淀物能喝吗?

水烧开以后,水里有很多像头皮屑一样的白色沉淀,喝了之后对身体有没有害处?有好答案还有加分,谢谢!

可以喝的,出现白色沉淀是因为水比较“硬”,所谓的“硬水”就是指水中钙镁的含量较高,硬水烧开之后的沉淀主要是碳酸钙和碳酸镁,对人体无害。
  推荐几种简便易行的去除水垢的方法,不妨试试。
  ①水壶煮山芋除垢
  在新水壶内,放半水壶以上的山芋,加满水,将山芋煮熟,以后再烧水,就不会积水垢了。但要注意水壶煮山芋后,内壁不要擦洗,否则会失去除垢作用。对于已积满了水垢的旧水壶,用以上方法煮一二次后,不仅原来的水垢会逐渐脱落,并能起到防止再积水垢的作用。
  ②小苏打除水垢
  用结了水垢的铝制水壶烧水时,放1小匙小苏打,烧沸几分钟,水垢即除。
  ③煮鸡蛋除水垢
  烧开水的壶,用久了积垢坚硬难除。如用它煮上两次鸡蛋,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④土豆皮除水垢
  铝壶或铝锅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结有薄层水垢。将土豆皮放在里面,加适量水,烧沸,煮10分钟左右即可除去。
  ⑤热胀冷缩除水垢
  将空水壶放在炉上烧干水垢中的水分,烧至壶底有裂纹或烧至壶底有“嘭”响之时,将壶取下,迅速注入凉水,或用抹布包上提手和壶嘴,两手握住,将烧干的水壶迅速坐在冷水中(不要让水注入壶内)。重复2次至3次,壶底水垢会因热胀冷缩而脱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0-05
是水的硬度比较高,一般来说没有毒,煮沸后饮用是安全的,但长期饮用硬度太高的水不好,可是长期饮用没有矿物质的水如纯净水也会造成人体缺乏一些矿物质.
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天然水在长期与空气、岩石和土壤等长期接触,溶解了许多无机盐、有机物等杂质,因而天然水一般均含有杂质。(水中溶解的无机盐有钙和镁的酸式碳酸盐、碳酸盐、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等)。
根据水中溶有的钙镁离子的量多少,可以将水进行分类:
硬水:含有较多Ca2+、Mg2+离子的水。(如:天然水等)
软水:含有较少Ca2+、Mg2+离子的水。(如:雨水,蒸馏水等)
硬水的分类:
由引起硬水的原因不同,硬水可分为:
暂时硬水:由钙和镁的碳酸氢盐所引起的硬水
硬水 永久硬水:由钙的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等引起的硬水。
★天然水大多同时具有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因此,一般所说水的硬度是泛指上述两种硬度的总和。
★硬水的危害:
(1)浪费肥皂,衣物不易洗净。
(2)长期饮用硬度过高的水,易造成胃功能紊乱,使胃炎、结石等病的发病率上升。硬度过低,则人无法从水是吸收人体发育所必需的无机盐离子和微量元素等,对人体的危害也很大。
(3)锅炉用水硬度过高易形成锅垢,不仅浪费燃料,而且易引起爆炸事故。
(4)工业生产如:纺织、印染、造纸、化工等均要求用软水。

二.硬水的软化:
概念: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就叫做硬水的软化。
软化硬水常用有方法:
(一) 加热煮沸法:只能降低水的暂时硬度,不能降低永久硬度。
(二) 药剂软化法:(石灰纯碱法)
利用加入药剂的方法来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一般认为,水中的硬度在维持机体的钙镁平衡上具有良好作用。但硬度过高对机体也有不利的影响:有人在习惯饮用软水之后,改用硬度过高的水,开始时可能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消化吸收。但一般在短时间内即能适应。硬水在烹调上,钙、镁与蛋白质结合,使肉类和豆类不易煮烂.影响消化吸收率。硬度过高,不仅消牦肥皂,产生水垢,腐蚀容器设备,也能影响水的味道,甚至影响胃肠功能。 各国生活饮用水水质际准规定总硬度的限量值在300-500mg/L的范围,我国规定为450mg/L
所以喝的话少量还好,多了就有害了
第2个回答  2009-10-05
是水质较硬,生水里有钙、镁厘子,烧开后变成了一氧化钙与一氧化镁。这都是白色物质 有,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人体内会产生结石,一定要喝烧开的水,不要重复烧 烧开过的水。那样水里会存在碳酸氢钙
水的硬度是由什么引起的:

水的硬度是由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引起的,这种硬度叫作暂时硬度。这种水经过煮沸以后,水里所含的碳酸氢钙就分解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水里所含的碳酸氢镁就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镁沉淀。这些沉淀物析出,水的硬度就可以降低,从而使硬度较高的水得到软化。
水的硬度是由钙和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引起的,这种硬度就叫作永久硬度。永久硬度不能用加热的方法软化。天然水大多同时具有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因此,一般所说水的硬度是指上述两种硬度的总和。

对人体的危害:

硬水是指水里面钙镁离子含量很高的水,长期食用会造成肝胆或肾结石。
什么是“硬水”?专家的介绍是:水的软、硬取决于其钙、镁矿物质的含量,我国测定饮水硬度是将水中溶解的钙、镁换算成碳酸钙,以每升水中碳酸钙含量为计量单位,当水中碳酸钙的含量低于150毫克/升时称为软水,达到150—450毫克/升时为硬水,450—714毫克/升时为高硬水,高于714毫克/升时为特硬水。
专家建议:饮用硬度在150—450毫克/升的水,是最有利于人体健康的
定义:含有较多钙镁物质的水是硬水。
所谓"硬水"是指水中所溶的矿物质成分多,尤其是钙和镁。硬水并不对健康造成直接危害,但是会给生活带来很多麻烦,比如用水器具上结水垢、肥皂和清洁剂的洗涤效率减低等。
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有效去除污物杂质。纯水--无色、无味、无臭,被称作是"通用溶剂"。当水和二氧化碳结合生成微量的碳酸时,水的溶解效果更好。当水流过土地和岩石时,它会溶解少量的矿物质成分,钙和镁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两种成分,也就是它们使水质变硬。水中含钙、镁等矿物质成分越多,水的硬度越大。
在英国一般用以下指数表示水硬度:
硬度范围 软 轻硬度 中硬度 高硬度 超强硬度
所溶矿物质(毫克/升水) 0 - 17.1 17.1 - 60 60 - 120 120 – 180 180 & 以上
所谓硬水,就是含有大量钙盐和镁盐离子的水。这种水在家庭使用时,不能使肥皂产生泡沫,还会在所洗涤的衣物上沉淀一层水垢;在烧开水时会在壶底和热水瓶底部渐渐地结上一层坚硬的白色水垢。如果这种硬水使用在锅炉或蒸汽机车上,会在锅炉底部和管道壁上形成一层硫酸钙或二氧化硅的“硬垢”,或一层碳酸钙的软垢,因而使管壁过热变形,导致锅炉和管道发生爆炸的危险。这是很令人讨厌和十分可怕的。
当然,水中的铁盐和锰盐离子也是使水变硬的原因之一。含有此离子的水会把肥皂沉淀出来的水垢在织物上产生锈斑,若再漂白却使污斑变得更糟。这种水用来泡茶时,茶水面上会显出一层“水皮”,且茶的清香味儿也不翼而飞。水中的镁的硬度会使水带有腐蚀性和明显的酸性,还会有一种会刺激眼睛的金属味。镁盐是一种轻泻剂。但是镁离子仅仅使人讨厌,而不会威胁人的健康。
尽管一定硬度的水,能降低金属的毒性及心血管病的发生率,但是,居民饮用的水还需进行软化处理,以免让硬水带来不良后果。
硬水变为软水,最简单的办法是把硬水煮沸。
[编辑本段]硬水-软化处理
硬水的软化
1.沉淀法:用石灰、纯碱处理,使水中Ca2+、Mg2+生成沉淀析出,过滤后即得软水,其中的锰、铁等离子也可除去。
2.软水剂
(1)Na3PO4: 3CaSO4+2Na3PO4→Ca3(PO)4↓+3Na2SO4
(2)六偏磷酸钠: Na4[Na2(P03)6]+Ca2+→Na4[Ca(P03)6]+2Na+
(3)胺的醋酸衍生物(EDTA):与Ca2+、Fe2+、Cu2+等离子生成螯合物。
3.离子交换法:
(1)原理:用无机or有机物组成一混合凝胶,形成交换剂核,四周包围两层不同。
电荷的双电层,水通过后可发生离子交换。
阳离子交换剂:含H+、Na+固体与Ca+、Mg2+离子交换。
阴离子交换剂:含碱性基因,能与水中阴离子交换。
(2)常用交换剂:
a.泡沸石:水化硅酸钠铝
Na2O·Z+Ca(HCO3)→CaO·Z+2NaHCO3
Na2O·Z+CaSO4→CaO·Z+Na2SO4
b.磺化煤:
2Na(K)+CaSO4→Ca(K)2+NaSO4
2H(K)+CaSO4→Ca(K)2+NaSO4
c.离子交换树脂
4.电渗析法:
用直流电源作动力,使水中的离子选择性地透过树脂交换膜而获得软水。
5.磁化法:
使水流过一个磁场,钙、镁盐类分子间引力减小,不易产生坚硬水垢
第3个回答  2009-10-05
短期饮用无大碍,如果长期饮用会引起消化、神经、泌尿和造血系统病变,甚至引起早衰。
第4个回答  2009-10-05
就是茶碱,没啥的,喝的时候注意别喝底子就是了,对身体没啥坏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