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求三国时代各地州郡城池!

拜求三国时代各地州郡城池!要详细的如下列示范

荆州刺史部

南阳郡 治苑县(今河南南阳)。

领36县:苑县、西鄂、博望、堵阳、雉县、叶县、犨县、鲁阳、郦国、析县、丹水、南乡、顺阳、武当、冠军、鄼县、阴县、筑阳、山都、邓县、蔡阳、章陵、襄乡、湖阳、朝阳、新野、安众、穰县、涅阳、棘阳、育阳、舞阴、比阳、平氏、复阳、随县。

江夏郡 治西陵(今湖北新洲城河西岸)。

领14县:西陵、邾县、鄂县、蕲春、下雉、沙羡,安陆、南新市、云杜、竟陵、西阳、软(去欠加大)国、郡(去君加黾)县、平春。

南 郡 治江陵(今湖北江陵)。

领17县:江陵、华容、州陵、枝江、夷道、夷陵、当阳、鄀国、编县、宜城、却(去去加己)国、中卢、襄阳、临沮、秭归、巫县、佷山。

长沙郡 治临湘(今湖南长沙)。

领12县:临湘、湘南、益阳,罗县、下隽、连道、昭陵、醴陵、安城、茶陵、攸县、容陵。

武陵郡 治临沅(今湖南常德)。

领12县:临沅、沅南、汉寿、作唐、孱陵、零阳、充县、酉阳、迁陵、沅陵、辰阳、镡成。

零陵郡 治泉陵(今湖南永州)。

领13县:泉陵、营浦、营道、泠道、重安、湘乡、昭阳、燕阳、夫夷、都梁、洮阳、零陵、始安。

桂阳郡 治郴县(今湖南郴州)。

领11县:郴县、汉宁、便县、耒阳、阴山、临武、南平、桂阳、曲江、浈阳、含洭。

南阳郡 治苑县(今河南南阳)。

领36县:苑县、西鄂、博望、堵阳、雉县、叶县、犨县、鲁阳、郦国、析县、丹水、南乡、顺阳、武当、冠军、鄼县、阴县、筑阳、山都、邓县、蔡阳、章陵、襄乡、湖阳、朝阳、新野、安众、穰县、涅阳、棘阳、育阳、舞阴、比阳、平氏、复阳、随县。

江夏郡 治西陵(今湖北新洲城河西岸)。

领14县:西陵、邾县、鄂县、蕲春、下雉、沙羡,安陆、南新市、云杜、竟陵、西阳、软(去欠加大)国、郡(去君加黾)县、平春。

南 郡 治江陵(今湖北江陵)。

领17县:江陵、华容、州陵、枝江、夷道、夷陵、当阳、鄀国、编县、宜城、却(去去加己)国、中卢、襄阳、临沮、秭归、巫县、佷山。

长沙郡 治临湘(今湖南长沙)。

领12县:临湘、湘南、益阳,罗县、下隽、连道、昭陵、醴陵、安城、茶陵、攸县、容陵。

武陵郡 治临沅(今湖南常德)。

领12县:临沅、沅南、汉寿、作唐、孱陵、零阳、充县、酉阳、迁陵、沅陵、辰阳、镡成。

零陵郡 治泉陵(今湖南永州)。

领13县:泉陵、营浦、营道、泠道、重安、湘乡、昭阳、燕阳、夫夷、都梁、洮阳、零陵、始安。

桂阳郡 治郴县(今湖南郴州)。

领11县:郴县、汉宁、便县、耒阳、阴山、临武、南平、桂阳、曲江、浈阳、含洭。

拜求大家帮忙啊

三国城池关隘

七星关: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诸葛亮祭旗处。
九江郡:治寿春。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区,魏改淮南郡。
下邳:国名(国与郡级别性质一样,国的行政首脑称相)治所在今江苏睢宁西北,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上郡:治所在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
上党郡:治所在壶关,辖晋东南。
上庸郡:汉末始置,治所在上庸,在今湖北竹山西南。
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东,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即此地。
山阳郡:山东金乡西北。
广陵郡:治所在今扬州西北,当时属于徐州管辖。
小沛:即沛县的别称。
义阳郡:湖北枣阳东南。
子午道:从长安东南的杜陵穿秦岭到汉中的通道,南口在今安康。
天水郡: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东汉时曾叫汉阳郡,魏又改为天水。
五原郡:治所为九原,在今内蒙包头西北,吕布为五原人。
五丈原:在今陕西歧山南,斜谷口西。
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即今太原市西南。
中山:汉时郡、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
长坂:在今湖北当阳东北。
长沙郡:当时治所在临湘,即今湖南临湘。
乌林:孙刘破曹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南,长江北岸的乌林矶。
巴东郡:汉末刘璋设,治鱼复,即今四川奉节东。
巴郡:原来的巴郡在刘璋时被一分为三,分巴东、巴西和巴郡,巴西治阆中(今阆中),巴郡治江州(今重庆)
左冯翊: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即把京师附近地区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左冯翊、右扶风既是官名,也是行政区名。魏改冯翊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
右扶风:见上条。魏改扶风郡,治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
右北平:治平刚,在今辽宁凌源西南。公孙瓒曾领此郡。
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为交州和交址郡治所。
平原:有时称郡有时改国,治所均在今平原县西南。
东平国:治无盐,即今山东东平。
东郡:辖鲁西和豫东北,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
东莞郡:汉末设,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北。
东海郡:治郯(今山东郯城北),陶谦时为徐州治所在郯,后迁到彭城。
北地郡: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
北海郡:有时称国,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
卢龙塞:即今河北喜峰口。
代郡:治代县,今河北蔚县西南。
白马:在今河北滑县,当时在黄河南岸,与北岸黎阳津相对。
白帝城:在四川奉节白帝山上,是东汉处公孙述建,他自以为是白帝,故命名。
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
永昌郡:辖今云南大理及哀牢山以西,治不韦,即今云南保山东北。
弘农郡:治弘农县,即旧函谷关地,在今河南灵宝北。辖黄河以南,宜阳以西。
辽东郡:治襄平,即今辽阳。
辽西郡:治阳乐,即今辽宁义县西。
西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屯兵处,在今甘肃天水西南。
西河郡:汉时西河郡辖今内蒙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地区。治兹氏,即今汾阳。
扬州:汉扬州包括江苏的江南、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三国时魏、吴各有扬州,吴扬州治建业,魏扬州治寿春。
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吴后改西陵,晋又改夷陵。
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
延津:今河南延津,当时在黄河以南。从延津东北至滑县的渡口,也统称延津。
合浦郡:治合浦,在今广西合浦东北。
会稽郡:治三阴,即今绍兴,辖浙江的钱塘江以南和福建。后吴又增设临海、建安等郡,辖地缩小。
交州:东汉交州治番禺,即今广州,辖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吴分交州为交州和广州,广州治番禺,交州治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交州辖今越南北部和两广的雷州半岛和钦州地区。
齐郡:治临淄(在今山东临淄)。
朱崖郡:孙吴时设置,治徐闻,在今雷州半岛的徐闻县西,称海南岛为朱崖洲。
并州:东汉和魏治晋阳,辖今山西大部以及内蒙、河北各一部。
米仓道:从汉中沿着濂水谷道和巴江谷道到四川巴中的道路。
江夏郡:汉时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辖今河南、湖北各一部,三国时魏吴各有江夏,魏在上旭(今云梦西南),吴在武昌(今鄂城)。
江州:即今重庆嘉陵江北岸。
汜水关: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也就是虎牢关,演义里把一个关两个称呼误以为两个关。
汝南郡:治上蔡,即今上蔡西北。
安定郡: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北。
祁山:在今甘肃礼县东北。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
阳平关:汉阳平关在今陕西勉县白马河与汉水交接处,蜀汉的阳平关在在汉阳平关南,今宁强西北。
阴平郡:曹操时设立,治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后被蜀汉占有。邓艾灭蜀时经过的阴平道是指从今文县穿越岷山山脉,经过四川平武、江油到成都的道路。
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水、漳水之间。
赵国:即邯郸郡,治邯郸。
苍梧郡:治光信(今广西梧州),辖梧州及湖南、广东一部分。
赤壁:一般认为是今湖北蒲沂西北的赤壁山,也有说武汉以南的赤矶山。苏东坡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误作赤壁,又被称为东坡赤壁。
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是冀州和魏郡的治所。
吴郡:治吴县(今苏州),辖今苏南浙北,包括杭州在内。
庐江郡:治所在舒城,即今安徽庐江西南。
庐陵郡:孙策时设置,治庐陵(在今江西泰和)。
沛国:治相县,在今安徽,和沛县即小沛是不同的概念。
汶山郡:治汶江,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北。
陆口:即蒲沂口,蒲矶口,陆水入长江处,鲁肃、吕蒙屯兵处。
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魏移到襄武,即今陇西。
陈仓:在今陕西宝鸡市东。
陈国:献帝时改陈郡,治陈县,即今淮阳。
陈留郡:治陈留,在今开封东南陈留城。
昭陵郡:吴开始设置,治昭陵,即今湖南邵阳。晋为避司马昭讳改邵陵郡。
青州:辖今山东东北部和河北的一小部分,治临淄。
青溪:吴在建业城东南开运河,从钟山西南经今市区入秦淮河。
武乡:诸葛亮封武乡侯,在汉中东北。
武昌:原名鄂县,今湖北鄂城,孙权时改。
武威郡:治姑臧,今甘肃武威。
武都郡:治下辨道,在今甘肃成县西。
武陵郡:治临沅(今湖南常德西),辖今鄂西南、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分。
郁林郡:治布山,在今广西桂平西。辖今广西大部。
芒砀山:在河南永城东北,分芒山和砀山,演义中张飞一度在此落草。
昌邑郡:汉昌邑郡或国、山阳郡是同一概念,治昌邑,在今山东巨野东南。山阳郡和献帝被废后居的山阳县不是一个概念。
昌黎郡:魏始设置,治昌黎,(今辽宁义县)。
金城郡:辖今甘肃兰州以西和青海一部分,治允吾(今甘肃永靖西北),汉的金城县是指今兰州,不在金城郡辖内。
京城:今江苏镇江,209-211年孙权从吴移治此。东晋开始改叫京口。
兖州:辖今山东西南和河北东部,治昌邑。
河内郡:辖今河南的西北部,治怀县,在今河南武陡西南。
河东郡:辖今晋西南地区,治蒲坂,关羽为河东人。
河间郡:有时是国。治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河南郡:治洛阳,东汉时郡的首脑称河南尹。
泸水:今雅砻江下游及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后的一段。
油口:又叫油江口。赤壁战后硫备曾驻军于此,在湖北公安北,是古油水入长江口。
定襄郡:治今内蒙和林格儿西北。
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东北。
房陵郡:东汉房陵郡,魏改新城郡,治房陵,即今湖北房县。
建业:今南京。
建宁郡:原叫益州郡,刘备时改,治昧县(今云南曲靖)。
建安郡:孙吴时分会稽设置,浙江、福建由此开始分治。治建安,在今福建建瓯。
始兴郡:孙吴分桂阳郡设置,治曲江,在今广东韶关南。
始安郡:孙吴分零陵郡设置,治始安,在今广西桂林。
沓中:姜维屯兵处,在今甘肃舟曲西、岷县南。
城阳郡:治莒县,即今山东莒县。
荆州:辖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两广各一部分。原治汉寿,在今湖南常德,刘表治襄阳,后吴魏各有一部分,吴治江陵,魏治襄阳。
勃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辖今天津及河北、山东各一部分。
南阳郡:治宛城。
南郡:治江陵,孙吴曾移治公安。
荥阳郡:曹魏时始设置,讨董卓时尚未有荥阳郡,更无荥阳太守的称呼。
赵郡:在今河北邯郸一带,治邯郸。
临川郡:孙吴在今江西抚州一带分豫章郡设临川郡,治南城,即今江西南城东南。
临渝:又称渝关,即今山海关。
幽州:辖今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北京市和海河以北的天津市,治所就在今北京城西南。
信都郡:又称广川国,治信都县,在今河北邢台西南。
济阴郡:治定陶(今定陶西北)
济南郡:治东平陵,即今山东章丘西,晋移历城(今济南)。
泰山郡:治奉高,在今山东泰安东北。
桂阳郡:治彬县,即今湖南彬州,辖今湘南粤北。
常山郡:治真定,即今河北正定。
夏口:汉水入长江处,也称汉口、沔口、鲁口。孙吴在蛇山上筑夏口城。
柴桑:在今九江西南,孙权在赤壁之战前驻柴桑,他的治所仍在吴,只是把柴桑作为临时指挥部。
逍遥津:在今安徽合肥东北。
徐州:治郯城,在今山东,曹魏时移彭城。
胶东郡:有时是国,治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
高阳郡:治高阳,即今河北高阳。西汉初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是高阳乡,在今河南,与高阳郡无关。
益州:辖今四川、陕南、甘肃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贵大部。本来治雒(今广汉北),刘焉时移绵竹(今德阳东北),再移成都。
益州郡:治滇池,在今云南晋宁东,益州郡和益州是两个概念。蜀汉改为建宁郡。
凉州:辖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各一部分。原治陇县(今甘肃张家川),曹魏移姑臧(今武威)。
琅邪国:治开阳,即今山东诸城,诸葛亮是琅邪人。
梓潼郡:刘备称帝前分广汉郡设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斜谷道:秦岭太白山发源的褒水向南流入汉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利用这两条河谷开辟的道路叫褒斜道,又叫斜谷道,斜谷的北口在今陕西眉县西南。
清河国:治甘陵,在今山东临清东。
涿郡:治涿县,即今河北涿县。
淮阳郡:治宛丘,即今河南淮阳。
淮南国:治寿春(今安徽寿县),辖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
渔阳郡:治渔阳,在今北京密云西南。
涪陵郡:治涪陵(今四川彭水),刘备始设置。
梁国:治雒阳(今河南商丘南)。
博陵郡:治博陵县(今河北蠡县),建安末废。曹魏时又改博陵县为博陆县。
博望:在今河南方城西南。
葭荫:在今四川广元西南,蜀汉改汉寿。
健为郡:治武阳(今四川彭山东),辖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各一部。
街亭:在今甘肃庄浪东南。
颖川郡:辖今河南中部,治阳翟(今河南禹县)。
鲁郡:治鲁县(今山东曲阜)。
敦煌郡:治敦煌县,在今敦煌西。
渭桥:汉时在长安附近有渭桥,中渭桥在今咸阳东十公里处,东渭桥在灞水入渭水处,西渭桥在今咸阳南。
零陵郡:辖今湘南桂北,治泉陵,即今湖南零陵。当时的零陵县在今广西全州。
蜀郡:治成都,辖地北到松潘,南至宜宾。
雍州:东汉末始设置,曹魏时辖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及宁夏、青海各一部分。
鄱阳郡:汉末孙权设鄱阳郡,治鄱阳县,就在今江西鄱阳。
谯郡:曹操在建安末年分沛国设谯郡,治谯县,即今安徽亳州市。曹操是谯县人。
黎阳津:在今河南浚县东,是古黄河北岸的重要渡口,与南岸白马津相对。
豫章郡:治南昌(即今南昌),原辖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后孙吴划分了几个郡,辖地缩小。
冀州:治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辖今河北中部、南部和山东、河南各一小部分。
襄平:在今辽宁辽阳。
襄阳郡:治襄阳,即今河南襄阳。

三国时期的州郡


汉代监察区名。又称部。东汉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为转移。
司隶州
东汉州名。亦称司隶校尉部。东汉时辖郡七,县一百零六。治所,即州行政机构所在地,在洛阳县。洛阳故城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司隶州的辖境相当于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渭河平原。
青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治所临淄县,故城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
幽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九十。治所蓟县,在今北京大兴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
徐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五,县六十二。治所郯县,在今山东都城县。汉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三国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苏徐州。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
冀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九,县一百。治所邺县,在今河北临漳西南。三国曹魏移治信都县,在今河北冀县。辖地相当于今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
荆州
东汉州名。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治所汉寿县,在今湖南汉寿县北。汉末移治襄阳县,在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相当于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扬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六,县九十二。治所历阳,在今安徽和县。汉末移治寿春,在今安徽寿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
兖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八,县八十。治所昌邑县,在今山东金乡西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西南及河南东部。
豫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六,县九十七。治所谯县,在今安徽亳州。辖境相当于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
凉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二,县九十八。治所陇县,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三国营魏移治姑臧县,在今甘肃武威县。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陕西西部。
益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二,县一百一十八。治所雒县,在今四川广汉。汉末移治成都,在今四川成都。辖境相当于今四川、云南、贵州大部,及陕西、甘肃、湖北的一小部分。
并州
东汉州名。辖郡九,县九十八。治所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内蒙古自治区、河北、陕西的部分地区。
交州
东汉州名。辖郡七,苍太十六。治所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以北。三国孙吴移治番禺,在今广东广州。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区。
雍州
东汉州名。东汉兴平元年分凉州和三辅地区置。辖郡九。治所长安,在今陕西西安西北。辖境相当于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及青海黄河以南的一部分。
西州
即凉州。因地处中原之西部而称西州。
荆襄九郡
即荆州。荆州曾以襄阳为治所,故以此相称。东汉初,荆州置七郡,后增置襄阳和章陵二郡。
九郡四十二州
指荆州。按:当为九郡四十二县。东汉荆州共辖县实为一百一十七。四十二实为南阳、江夏、襄阳三郡所辖县数目。
江东八十一州
江东六郡实为九十二县。
广州
州名。东吴所置。辖十郡、国。治所番禺,在今广东广州南。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
蔡颇
即蔡州、颖川。按:蔡州,本汉代汝南郡地,隋代置蔡州,治所在今河南汝县。二地:处颖水、汝水上游,顺二水可达淮河,抵寿春。
陇右
指陇山以西地区,即凉州。相当于今陕西陇县西部甘肃一带。

三国都城

曹 魏 邺 城
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击破袁绍以后营建的邺城的遗址,在今河北临漳县城西南17.5公里。由于漳河历年泛滥,地面遗迹已极稀少,著名的铜雀三台尚存二台残迹,城垣已荡然无存。
邺城东西3.5公里,南北2.5公里,城内以一条东西横街将城划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地势较高,其中部建宫和衙署,西部置苑,西北城隅高耸着冰 ,铜雀台、金虎台,是为军事需要而建的了望制高点。南区主要是居民区,有长寿、吉阳、永平、思忠四里,其中安置了当时强制集中的各地劳动人民和投奔曹操的强宗巨豪,以及他们的部曲。
邺城在我国都城史具有借时代意义,它将宫苑集中于城区北部,居民区放在城区南部,为以后历代都城所继承,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城市布局。邺城西北设置三台,魏晋洛阳城也仿此在西北隅设置金庸城。

曹 魏 洛 阳 城
曹魏洛阳城在今洛阳市东15公里处,由曹丕于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在东汉洛阳城基础上修建而城。南北成长方形,东、西、北三面城垣各有几处曲折,保存状况较好,南城垣因洛河北移被毁,西城垣残长4290、宽约20米,北垣全长3700,宽约25-30米,东垣残长3895,宽约14米。南垣长度以东西垣的间距计算约2460米,城垣周长约14345米。
西、北、东垣共计城门12座,其中西垣3座。从南到北依次为广阳门、西明门、闾阖门;北垣二座,从西至东依次为大夏门、广莫门;东垣3座。从北至南依次为建春门,东阳门、清明门;据文献记载,南垣应有4门,自东至西依次为开阳门、平昌门、宣阳门、津阳门。
城西北隅仿邺城三台建金庸城,为军事防御设施。洛阳城仿邺城的设计,将宫城集中于城内中部以北,将官署、居民区置于城区南部。城南设立国学、明堂、灵台、此灵台为东汉时所建,魏晋沿用,汉晋灵台遗址是我国发现的最早一座天文观测台遗迹,距今已有1900多年。

孙 吴 武 昌 城
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孙权始都武昌,在今湖北鄂城县以东一带。俗称吴王城。城略作方形,边长0.75公里,南壁和东壁的南段保存较好,城基宽十余米,残存最高处达4米。城内北部原似建有子城,为孙吴武昌宫所在。城西有郭城遗迹。再西为武昌的港口樊口。城南发现有古代冶铁遗址。武昌城北枕大江,西屏西山,南阻樊山和洋澜湖,东南隅有凤凰台高地,形势险要,又有良港、铁冶,是控制长江中游的一个军事重镇。

孙 吴 建 业 城
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迁都建业,遗址在今南京玄武湖南岸。文献记载“建业都城周二十里十九步”(《建实录》卷2)。孙吴建业城址现已消失。

蜀 汉 成 都 城
公元221年,刘备在武担山之南设坛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年号章武,定都成都。蜀汉所营建的宫城,在秦汉大城北部,即今省展览馆稍东一带。刘禅建安乐宫,史载,“辟二九之通门,画方轨之广涂。营新宫于爽嶝,拟承明而起庐。结阳城之延阁,飞观榭乎云中。开高轩以临山,列绮窗而瞰江。内则议殿爵堂,武义虎威,宣化之闼,崇礼之闱,华阙双邈,重门洞开,金铺交映,玉题相辉。外则轨躅八达,里开对出,比屋连甍,千庑万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1-26
LZ你要的太全了,一时半会是找不全了……先垫个答案吧,靠下面人慢慢补充了

这个答案只有大的郡县,领的那些太难找了……

七星关: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诸葛亮祭旗处。
九江郡:治寿春。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区,魏改淮南郡。
下邳:国名(国与郡级别性质一样,国的行政首脑称相)治所在今江苏睢宁西北,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上郡:治所在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
上党郡:治所在壶关,辖晋东南。
上庸郡:汉末始置,治所在上庸,在今湖北竹山西南。
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东,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即此地。
山阳郡:山东金乡西北。
广陵郡:治所在今扬州西北,当时属于徐州管辖。
小沛:即沛县的别称。
义阳郡:湖北枣阳东南。
子午道:从长安东南的杜陵穿秦岭到汉中的通道,南口在今安康。
天水郡: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东汉时曾叫汉阳郡,魏又改为天水。
五原郡:治所为九原,在今内蒙包头西北,吕布为五原人。
五丈原:在今陕西歧山南,斜谷口西。
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即今太原市西南。
中山:汉时郡、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
长坂:在今湖北当阳东北。
长沙郡:当时治所在临湘,即今湖南临湘。
乌林:孙刘破曹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南,长江北岸的乌林矶。
巴东郡:汉末刘璋设,治鱼复,即今四川奉节东。
巴郡:原来的巴郡在刘璋时被一分为三,分巴东、巴西和巴郡,巴西治阆中(今阆中),巴郡治江州(今重庆)
左冯翊: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即把京师附近地区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左冯翊、右扶风既是官名,也是行政区名。魏改冯翊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
右扶风:见上条。魏改扶风郡,治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
右北平:治平刚,在今辽宁凌源西南。公孙瓒曾领此郡。
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为交州和交址郡治所。
平原:有时称郡有时改国,治所均在今平原县西南。
东平国:治无盐,即今山东东平。
东郡:辖鲁西和豫东北,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
东莞郡:汉末设,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北。
东海郡:治郯(今山东郯城北),陶谦时为徐州治所在郯,后迁到彭城。
北地郡: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
北海郡:有时称国,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
卢龙塞:即今河北喜峰口。
代郡:治代县,今河北蔚县西南。
白马:在今河北滑县,当时在黄河南岸,与北岸黎阳津相对。
白帝城:在四川奉节白帝山上,是东汉处公孙述建,他自以为是白帝,故命名。
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
永昌郡:辖今云南大理及哀牢山以西,治不韦,即今云南保山东北。
弘农郡:治弘农县,即旧函谷关地,在今河南灵宝北。辖黄河以南,宜阳以西。
辽东郡:治襄平,即今辽阳。
辽西郡:治阳乐,即今辽宁义县西。
西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屯兵处,在今甘肃天水西南。
西河郡:汉时西河郡辖今内蒙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地区。治兹氏,即今汾阳。
扬州:汉扬州包括江苏的江南、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三国时魏、吴各有扬州,吴扬州治建业,魏扬州治寿春。
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吴后改西陵,晋又改夷陵。
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
延津:今河南延津,当时在黄河以南。从延津东北至滑县的渡口,也统称延津。
合浦郡:治合浦,在今广西合浦东北。
会稽郡:治三阴,即今绍兴,辖浙江的钱塘江以南和福建。后吴又增设临海、建安等郡,辖地缩小。
交州:东汉交州治番禺,即今广州,辖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吴分交州为交州和广州,广州治番禺,交州治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交州辖今越南北部和两广的雷州半岛和钦州地区。
齐郡:治临淄(在今山东临淄)。
朱崖郡:孙吴时设置,治徐闻,在今雷州半岛的徐闻县西,称海南岛为朱崖洲。
并州:东汉和魏治晋阳,辖今山西大部以及内蒙、河北各一部。
米仓道:从汉中沿着濂水谷道和巴江谷道到四川巴中的道路。
江夏郡:汉时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辖今河南、湖北各一部,三国时魏吴各有江夏,魏在上旭(今云梦西南),吴在武昌(今鄂城)。
江州:即今重庆嘉陵江北岸。
汜水关: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也就是虎牢关,演义里把一个关两个称呼误以为两个关。
汝南郡:治上蔡,即今上蔡西北。
安定郡: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北。
祁山:在今甘肃礼县东北。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
阳平关:汉阳平关在今陕西勉县白马河与汉水交接处,蜀汉的阳平关在在汉阳平关南,今宁强西北。
阴平郡:曹操时设立,治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后被蜀汉占有。邓艾灭蜀时经过的阴平道是指从今文县穿越岷山山脉,经过四川平武、江油到成都的道路。
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水、漳水之间。
赵国:即邯郸郡,治邯郸。
苍梧郡:治光信(今广西梧州),辖梧州及湖南、广东一部分。
赤壁:一般认为是今湖北蒲沂西北的赤壁山,也有说武汉以南的赤矶山。苏东坡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误作赤壁,又被称为东坡赤壁。
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是冀州和魏郡的治所。
吴郡:治吴县(今苏州),辖今苏南浙北,包括杭州在内。
庐江郡:治所在舒城,即今安徽庐江西南。
庐陵郡:孙策时设置,治庐陵(在今江西泰和)。
沛国:治相县,在今安徽,和沛县即小沛是不同的概念。
汶山郡:治汶江,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北。
陆口:即蒲沂口,蒲矶口,陆水入长江处,鲁肃、吕蒙屯兵处。
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魏移到襄武,即今陇西。
陈仓:在今陕西宝鸡市东。
陈国:献帝时改陈郡,治陈县,即今淮阳。
陈留郡:治陈留,在今开封东南陈留城。
昭陵郡:吴开始设置,治昭陵,即今湖南邵阳。晋为避司马昭讳改邵陵郡。
青州:辖今山东东北部和河北的一小部分,治临淄。
青溪:吴在建业城东南开运河,从钟山西南经今市区入秦淮河。
武乡:诸葛亮封武乡侯,在汉中东北。
武昌:原名鄂县,今湖北鄂城,孙权时改。
武威郡:治姑臧,今甘肃武威。
武都郡:治下辨道,在今甘肃成县西。
武陵郡:治临沅(今湖南常德西),辖今鄂西南、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分。
郁林郡:治布山,在今广西桂平西。辖今广西大部。
芒砀山:在河南永城东北,分芒山和砀山,演义中张飞一度在此落草。
昌邑郡:汉昌邑郡或国、山阳郡是同一概念,治昌邑,在今山东巨野东南。山阳郡和献帝被废后居的山阳县不是一个概念。
昌黎郡:魏始设置,治昌黎,(今辽宁义县)。
金城郡:辖今甘肃兰州以西和青海一部分,治允吾(今甘肃永靖西北),汉的金城县是指今兰州,不在金城郡辖内。
京城:今江苏镇江,209-211年孙权从吴移治此。东晋开始改叫京口。
兖州:辖今山东西南和河北东部,治昌邑。
河内郡:辖今河南的西北部,治怀县,在今河南武陡西南。
河东郡:辖今晋西南地区,治蒲坂,关羽为河东人。
河间郡:有时是国。治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河南郡:治洛阳,东汉时郡的首脑称河南尹。
泸水:今雅砻江下游及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后的一段。
油口:又叫油江口。赤壁战后硫备曾驻军于此,在湖北公安北,是古油水入长江口。
定襄郡:治今内蒙和林格儿西北。
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东北。
房陵郡:东汉房陵郡,魏改新城郡,治房陵,即今湖北房县。
建业:今南京。
建宁郡:原叫益州郡,刘备时改,治昧县(今云南曲靖)。
建安郡:孙吴时分会稽设置,浙江、福建由此开始分治。治建安,在今福建建瓯。
始兴郡:孙吴分桂阳郡设置,治曲江,在今广东韶关南。
始安郡:孙吴分零陵郡设置,治始安,在今广西桂林。
沓中:姜维屯兵处,在今甘肃舟曲西、岷县南。
城阳郡:治莒县,即今山东莒县。
荆州:辖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两广各一部分。原治汉寿,在今湖南常德,刘表治襄阳,后吴魏各有一部分,吴治江陵,魏治襄阳。
勃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辖今天津及河北、山东各一部分。
南阳郡:治宛城。
南郡:治江陵,孙吴曾移治公安。
荥阳郡:曹魏时始设置,讨董卓时尚未有荥阳郡,更无荥阳太守的称呼。
赵郡:在今河北邯郸一带,治邯郸。
临川郡:孙吴在今江西抚州一带分豫章郡设临川郡,治南城,即今江西南城东南。
临渝:又称渝关,即今山海关。
幽州:辖今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北京市和海河以北的天津市,治所就在今北京城西南。
信都郡:又称广川国,治信都县,在今河北邢台西南。
济阴郡:治定陶(今定陶西北)
济南郡:治东平陵,即今山东章丘西,晋移历城(今济南)。
泰山郡:治奉高,在今山东泰安东北。
桂阳郡:治彬县,即今湖南彬州,辖今湘南粤北。
常山郡:治真定,即今河北正定。
夏口:汉水入长江处,也称汉口、沔口、鲁口。孙吴在蛇山上筑夏口城。
柴桑:在今九江西南,孙权在赤壁之战前驻柴桑,他的治所仍在吴,只是把柴桑作为临时指挥部。
逍遥津:在今安徽合肥东北。
徐州:治郯城,在今山东,曹魏时移彭城。
胶东郡:有时是国,治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
高阳郡:治高阳,即今河北高阳。西汉初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是高阳乡,在今河南,与高阳郡无关。
益州:辖今四川、陕南、甘肃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贵大部。本来治雒(今广汉北),刘焉时移绵竹(今德阳东北),再移成都。
益州郡:治滇池,在今云南晋宁东,益州郡和益州是两个概念。蜀汉改为建宁郡。
凉州:辖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各一部分。原治陇县(今甘肃张家川),曹魏移姑臧(今武威)。
琅邪国:治开阳,即今山东诸城,诸葛亮是琅邪人。
梓潼郡:刘备称帝前分广汉郡设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斜谷道:秦岭太白山发源的褒水向南流入汉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利用这两条河谷开辟的道路叫褒斜道,又叫斜谷道,斜谷的北口在今陕西眉县西南。
清河国:治甘陵,在今山东临清东。
涿郡:治涿县,即今河北涿县。
淮阳郡:治宛丘,即今河南淮阳。
淮南国:治寿春(今安徽寿县),辖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
渔阳郡:治渔阳,在今北京密云西南。
涪陵郡:治涪陵(今四川彭水),刘备始设置。
梁国:治雒阳(今河南商丘南)。
博陵郡:治博陵县(今河北蠡县),建安末废。曹魏时又改博陵县为博陆县。
博望:在今河南方城西南。
葭荫:在今四川广元西南,蜀汉改汉寿。
健为郡:治武阳(今四川彭山东),辖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各一部。
街亭:在今甘肃庄浪东南。
颖川郡:辖今河南中部,治阳翟(今河南禹县)。
鲁郡:治鲁县(今山东曲阜)。
敦煌郡:治敦煌县,在今敦煌西。
渭桥:汉时在长安附近有渭桥,中渭桥在今咸阳东十公里处,东渭桥在灞水入渭水处,西渭桥在今咸阳南。
零陵郡:辖今湘南桂北,治泉陵,即今湖南零陵。当时的零陵县在今广西全州。
蜀郡:治成都,辖地北到松潘,南至宜宾。
雍州:东汉末始设置,曹魏时辖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及宁夏、青海各一部分。
鄱阳郡:汉末孙权设鄱阳郡,治鄱阳县,就在今江西鄱阳。
谯郡:曹操在建安末年分沛国设谯郡,治谯县,即今安徽亳州市。曹操是谯县人。
黎阳津:在今河南浚县东,是古黄河北岸的重要渡口,与南岸白马津相对。
豫章郡:治南昌(即今南昌),原辖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后孙吴划分了几个郡,辖地缩小。
冀州:治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辖今河北中部、南部和山东、河南各一小部分。
襄平:在今辽宁辽阳。
襄阳郡:治襄阳,即今河南襄阳。

三国时期的州郡


汉代监察区名。又称部。东汉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为转移。
司隶州
东汉州名。亦称司隶校尉部。东汉时辖郡七,县一百零六。治所,即州行政机构所在地,在洛阳县。洛阳故城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司隶州的辖境相当于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渭河平原。
青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治所临淄县,故城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
幽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九十。治所蓟县,在今北京大兴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
徐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五,县六十二。治所郯县,在今山东都城县。汉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三国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苏徐州。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
冀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九,县一百。治所邺县,在今河北临漳西南。三国曹魏移治信都县,在今河北冀县。辖地相当于今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
荆州
东汉州名。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治所汉寿县,在今湖南汉寿县北。汉末移治襄阳县,在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相当于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扬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六,县九十二。治所历阳,在今安徽和县。汉末移治寿春,在今安徽寿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
兖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八,县八十。治所昌邑县,在今山东金乡西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西南及河南东部。
豫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六,县九十七。治所谯县,在今安徽亳州。辖境相当于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
凉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二,县九十八。治所陇县,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三国营魏移治姑臧县,在今甘肃武威县。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陕西西部。
益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二,县一百一十八。治所雒县,在今四川广汉。汉末移治成都,在今四川成都。辖境相当于今四川、云南、贵州大部,及陕西、甘肃、湖北的一小部分。
并州
东汉州名。辖郡九,县九十八。治所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内蒙古自治区、河北、陕西的部分地区。
交州
东汉州名。辖郡七,苍太十六。治所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以北。三国孙吴移治番禺,在今广东广州。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区。
雍州
东汉州名。东汉兴平元年分凉州和三辅地区置。辖郡九。治所长安,在今陕西西安西北。辖境相当于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及青海黄河以南的一部分。
西州
即凉州。因地处中原之西部而称西州。
荆襄九郡
即荆州。荆州曾以襄阳为治所,故以此相称。东汉初,荆州置七郡,后增置襄阳和章陵二郡。
九郡四十二州
指荆州。按:当为九郡四十二县。东汉荆州共辖县实为一百一十七。四十二实为南阳、江夏、襄阳三郡所辖县数目。
江东八十一州
江东六郡实为九十二县。
广州
州名。东吴所置。辖十郡、国。治所番禺,在今广东广州南。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
蔡颇
即蔡州、颖川。按:蔡州,本汉代汝南郡地,隋代置蔡州,治所在今河南汝县。二地:处颖水、汝水上游,顺二水可达淮河,抵寿春。
陇右
指陇山以西地区,即凉州。相当于今陕西陇县西部甘肃一带
第2个回答  2009-11-26
1 襄平 都市 幽州 幽州 位于辽东半岛今辽阳市。自董卓任命公孙度为太守以来,至238年止都由公孙氏管理。

2 北平 都市 幽州 幽州 公孙瓒以此地为治所,并利用渔阳的盐铁之利,发展成一座商业都市。

3 蓟 都市 幽州 幽州 幽州牧-刘虞的据点。刘虞采用怀柔政策,致力于此地与乌丸族间的和睦。

4 南皮 都市 冀州 冀州 渤海郡的中心都市,袁绍的据点。204年袁谭逃到此地,与曹操间发生争战。

5 平原 都市 冀州 冀州 连接冀州和青州、徐州方面的要地,曾受刘备、袁谭等人统治,后来曹植封侯于此地。

6 邺 都市 冀州 冀州 冀州最富饶的都市。191年,袁绍自韩馥的手中夺取此地,204年,曹操大破审配而取代之。

7 晋阳 都市 并州 并州 黄巾之乱后,就被黑山贼张燕占据。205年,张燕归降于曹操。

8 上党 都市 并州 并州 张杨曾任当地太守,后来和匈奴於夫罗投靠袁绍阵营。

9 北海 都市 青州 青州 孔融曾任此地的太守,抵挡黄巾军。而在官渡之战前,则由袁谭统治。

10 濮阳 都市 兖州 兖州 水运及交通相当发达,深具商业、战略价值之地。194年,曹操和吕布在这里展开激烈的殊死战。

11 陈留 都市 兖州 兖州 此处为交通发达、人材物资集中的要地。189年,曹操从这里起兵,发布董卓的檄文。

12 下邳 都市 徐州 徐州 被泗水与沂水环绕的徐州要冲。198年,曹操利用水攻在此最终歼灭吕布。

13 小沛 都市 徐州 徐州 徐州对西方的最前线基地。在徐州争夺战中,吕布和刘备在此地大动干戈,曹操也加入了战局。

14 许昌 都市 豫州 豫州 原名许。196年9月,曹操自洛阳迎献帝迁都至此,221年1月,曹丕将此处易名为许昌。

15 汝南 都市 豫州 豫州 袁氏郡望.200年官渡作战期间,刘备脱离袁绍,与刘辟等在此活动,袭扰曹操后方.201年,遭曹操攻陷.

16 洛阳 都市 司隶 司隶 自光武帝-刘秀由长安迁都至此后,此处便成东汉之首都,繁盛一时.220年曹丕即位,又成了魏国的首都.

17 长安 都市 雍州 雍州 高祖-刘邦在此地建立了西汉的首都。211年的渭水之战中,马超与曹操在此交锋。

18 安定 都市 雍州 雍州 211年,马超在渭水之战中失利,败逃至此,后受追击,逃往冀城。

19 天水 都市 雍州 雍州 蜀汉名将-姜维的出身地。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时,使妙计让姜维归降。

20 西平 都市 凉州 凉州 凉州西部之郡。被夏侯渊所败的韩遂逃来此地,但在215年,被麴演等人所破。

21 武威 都市 凉州 凉州 位于凉州西部。由于土豪叛乱频繁,张既受曹丕之命,顺利平定了此地的叛乱。

22 寿春 都市 扬州 扬州 逃离南阳的袁术以此地为据点。197年,袁术僭称帝位,建都与此。

23 庐江 都市 扬州 扬州 曹操在徐州屠城时,许多百姓逃难至此。赤壁之战后,百姓们大举迁往江南。

24 建业 都市 扬州 扬州 原名秣陵。212年,孙权听从张纮遗言,建都于此以抗魏军,同年改名。

25 吴 都市 扬州 扬州 山越族的严白虎占据之地。196年,被孙权攻破,此后到212年之间,都是孙氏的都城。

26 会稽 都市 扬州 扬州 扬州南部的大都市。王朗曾任太守,后来被孙策镇压。

27 柴桑 都市 扬州 扬州 东吴的水军基地,周瑜便是在这里训练水军。赤壁之战时孙权屯驻于此,并接获曹操‘会猎江东’的书简。

28 宛 都市 荆州 荆州 曾为张肃的据点。197年,张肃奇袭曹操,使典韦、曹昂、曹安民皆战死。

29 新野 都市 荆州 荆州 201-208年间,刘备受刘表之邀驻兵在此,并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担任军师。

30 襄阳 都市 荆州 荆州 曾为刘表的据点。208年起归属曹操。219年,曹仁死守樊城,挡住关羽的水攻。

31 江陵 都市 荆州 荆州 刘表囤积兵粮物资的军事基地。208年,当周瑜在这里和曹仁大战时,中了流箭落马。

32 江夏 都市 荆州 荆州 刘表麾下将军黄祖曾为太守,镇守此地。黄祖曾数度抵挡住孙策的猛攻,但在208年时战败而亡。
33 长沙 都市 荆州 荆州 197年,孙坚平定区星的叛乱后,便成为本地的太守,后来改由韩玄担任。

34 武陵 都市 荆州 荆州 金旋曾任当地太守。208年,为刘备所陷。

35 桂阳 都市 荆州 荆州 赵范曾任当地太守。赵范曾企图游说赵云娶其嫂,但反而招惹赵云大怒。

36 零陵 都市 荆州 荆州 刘度曾任当地太守。208年,被刘备所破。

37 西城 都市 荆州 荆州 荆州西北通往汉中的要地。220年,由于孟达投降,并入魏国的新城郡。

38 永安 都市 益州 益州 222年,在夷陵之战大败的刘备逃入白帝城,将之改名为永安。223年,刘备亡故于此。

39 汉中 都市 益州 益州 道教五斗米道的中心地。215年,曹操自张鲁手中取得,但在219年,又遭刘备夺去。

40 梓潼 都市 益州 益州 连接汉中与成都的要冲。刘备入蜀后升格为郡,任命霍峻为太守驻守此地。

41 成都 都市 益州 益州 214年,刘备降服刘璋后,即以次为根据地。221年刘备即位,这里便成为蜀汉的首都。

42 江州 都市 益州 益州 巴郡的中心都市.226年,蜀国的中都护-李严镇守于此,利用此处的水运之便,将其建设成一个强大城池.

43 建宁 都市 益州 益州 蜀国的李恢出身地。225年,李恢平定雍闿叛乱,229年就任太守,广施善政。

44 云南 都市 益州 益州 叛乱不断,诸葛亮南征后才归降蜀国,后来吕凯就任此地太守,实施统治。

45 交趾 都市 交州 交州 士燮一族为太守,在这里建立半独立的体制。210年,孙权派遣步陟,使其并于吴国之下。

46 乌丸 异族 异族 异族 曾被称为东胡的北方外族之地。自从丘力居自立为王后,便不时在汉境作乱。

47 羌 异族 异族 异族 擅长骑射的西方游牧民族之地。247年,姜维曾得到羌族的后援,与郭淮激烈交战。

48 山越 异族 异族 异族 东吴视为心腹之患的南方外族之地。后来被贺齐、陆逊等人镇压,编入吴军的精锐部队。

49 南蛮 异族 异族 异族 占据南中的南方外族之地。叛乱不断,但在225年被诸葛亮镇压。

50 带方 港 幽州 襄平 204年,公孙康自乐浪郡分割而成。237年,倭女王-俾弥呼派遣难升米到达此地,以向魏国朝贡。

51 乐浪 幽州 襄平 汉武帝设于朝鲜半岛的4郡之一,是和汉倭奴国王交流的关口。

52 丸都 幽州 襄平 209年,高句丽建都于此,后来幽州刺史-毋丘俭讨伐高句丽王-位宫,丸都也遭破坏。

53 昌黎 幽州 襄平 282年,司马炎在位时,鲜卑族的慕容涉归曾进犯此地。

54 安平 港 幽州 襄平 有高句丽血统的小水貊在此建国,出产人称貊弓的良弓。

55 柳城 幽州 北平 207年,曹操追击袁熙、袁尚兄弟时,以此地为据点和乌丸作战。

56 易京 幽州 北平 公孙瓒为了与袁绍决战而在此建造乐城寨。后来袁绍军挖掘地道破之,公孙瓒自缢而死。

57 渔阳 幽州 蓟 公孙瓒镇压鲜卑,以白马将军名振于此。187年,乌丸的丘力居等人在这里举兵作乱。

58 代县 幽州 蓟 281年,乌丸族在这里发动叛乱,但被曹彰与田豫平定。

59 涿县 幽州 蓟 隶属幽州南部,刘备与张飞的出身地。也是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之所在。

60 河间 冀州 南皮 魏国名将张郃的出身地。袁谭在和曹操结盟后,追击失去冀州的袁尚,并夺取此地。

61 乐陵 港 冀州 南皮 244年,曹操与赵姬之子曹茂受封为乐陵王,并领有此地。

62 界桥 冀州 南皮 192年,袁绍与公孙瓒为夺取冀州,在此展开大战。当时,袁绍军的麴义在此大破公孙瓒的白马阵。

63 清河 冀州 平原 曹操与刘夫人在此地生下清河长公主,日后并许配给夏侯茂为妻。

64 安德 港 冀州 平原 魏国刘长仁被任为此地的县长。

65 顿丘 冀州 平原 176年,曹操自洛阳北部尉升任为这里的县令。

66 高唐 港 冀州 平原 黄巾之乱后,刘备辞去安喜县尉、下密县丞之职,赴任此地的县长。

67 巨鹿 冀州 邺 张角的出身地,成为太平道的据点而盛极一时。后成为黄巾之乱的起点。
68 常山 冀州 邺 赵云的出身地,这个地名也被引用于《孙子》九地篇的‘常山之蛇’中。

69 白马 港 冀州 邺 黄河渡口。200年,在此地发生乐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的前哨战。此地也因关羽斩猛将颜良而闻名。

70 雁门 并州 晋阳 魏国名将张辽的出身地,也是战国时代赵国名将李牧大破匈奴之地。

71 太原 并州 晋阳 为东汉司徒王允等祁州名门王氏一族的郡望。

72 襄坦 并州 晋阳 此处的五阴山,是对晋阳的天然屏障。古迹交多,常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

73 西河 并州 上党 韩暹、胡才、李乐等黄巾余党所占据,人称‘白波贼’。内有知名的白波谷。

74 壶关 关 并州 上党 正确名为壶口关.205年,袁绍侄子高干举兵于此,遭到曹操军的乐进、李典等人的牵制,一年后被曹操攻破.

75 长子 并州 上党 春秋战国时期,赵韩两国的必争要地。古迹多,常有春秋战国的货币出土。

76 东莱 港 青州 北海 东吴勇将太史慈的出身地。

77 即墨 青州 北海 曹操讨伐徐州时,曹仁率领骑兵在此大败陶谦军。

78 临淄 港 青州 北海 曹植受封公爵时的属地,也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首都。

79 东武 港 青州 北海 198年,曹操破吕布,把琅琊、北海、东武并为城阳郡,以此地为郡治。

80 东阿 港 兖州 濮阳 194年,曹操征伐陶谦时,被吕布夺取了兖州,唯荀彧和程昱固守鄄城、东阿、范。

81 东平 兖州 濮阳 青州黄巾贼即由此流入兖州,后来身为州牧的曹操奉命前往镇压。

82 泰山 兖州 濮阳 五岳之首,为中国名山的代表。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等皆在此举行封禅之礼。泰山郡因山得名。

83 定陶 兖州 陈留 曹操与吕布为了争夺兖州的决战地点。后来吕布战败,逃往徐州。

84 任城 兖州 陈留 222年,曹操的三子-曹彰受封任城王。

85 广陵 港 徐州 下邳 199年,孙策曾带兵侵入,但被太守陈登击退。

86 琅琊 徐州 下邳 诸葛氏一族的出身地,秦始皇曾在这里遥望蓬莱。

87 淮阴 徐州 下邳 刘备任徐州牧时,与袁术发生冲突之地。当时张飞与曹豹不睦,使徐州被吕布夺去。

88 彭城 徐州 小沛 曹操攻打陶谦时,曾屠杀此地的百姓。这里是当初刘项争天下时,项羽的首都。

89 中牟 豫州 许昌 陈宫曾为此地县令,并擒获暗杀董卓失败后逃亡的曹操,但感于曹操的才气,将其释放。

90 颖川 豫州 许昌 曹操旗下-荀彧、荀攸等智士辈出之地。

91 谯县 豫州 汝南 曹操的出身地。曹氏一族、夏侯氏一族多数出身于此,使此地成为曹操军团的根基所在。

92 宋县 豫州 汝南 由春秋战国时代的宋所统治,为晋、楚、齐多次争战之要地。

93 阳安 豫州 汝南 以汝南为据点的李通归顺曹操后,被任命为当地的都尉。

94 朝歌 司隶 洛阳 企图夺取冀州的袁绍曾屯驻于此,并且降服韩馥。此地也曾是古代殷商王朝的首都。

95 河内 港 司隶 洛阳 190年,反董卓联盟和董卓相争的要地之一,也是司马氏一族的出身地。

96 平阳 港 司隶 洛阳 董卓死后的纷乱中,张济被任命为此地的侯爵。此处也是上古时代尧的首都。

97 河东 港 司隶 洛阳 关羽、徐晃的出身地。此地虽曾受白波贼及匈奴的威胁,后来曹操任命杜畿为太守,从此安定。

98 官渡 港 司隶 洛阳 200年,曹操与袁绍争霸的官渡之战的历史舞台便在此.后来曹操军偷袭乌巢而胜利.是三国三大战场之首.

99 虎牢关 关 司隶 洛阳 洛阳至陈留之间的天下要塞。190年,反董卓联盟与董卓相争,吕布与刘备三兄弟在此展开大战。

100 孟津 港 司隶 洛阳 黄河的重要渡河点之一。由于深富战略性,为‘官渡之战’等河北争战的中心。

101 弘农 司隶 洛阳 遭到董卓废黜的少帝,被任命为弘农王,流放至此地。

102 河南 司隶 洛阳 洛阳周边21县合称为河南尹,相当于一个郡。河南尹也是治理此地的官名。

103 临晋 雍州 长安 晋武帝司马炎在位时,外戚杨骏被封为本地列候。
104 潼关 关 雍州 长安 211年,马超为报父仇,举兵攻打此地,曹操名曹洪与徐晃镇守,但不敌被破。

105 商县 雍州 长安 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宰相公孙鞅受封之地。因此公孙鞅又被称作商鞅。

106 武关 关 雍州 长安 长安至宛之间的天下名关。董卓横死后,在动乱中惨败的吕布,便是由这里逃出长安。

107 郿 城塞 雍州 长安 在长安专横暴虐的董卓,在此储存了30年用的金银和粮草,并筑城池。

108 子午谷 雍州 长安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曾经进言可率领大军穿越此谷急袭长安,但此议未被采用。

109 陈仓 雍州 安定 孔明第二次北伐时,魏国名将耗昭坚守陈仓城,挡住蜀军的猛攻。

110 五丈原 雍州 安定 孔明第五次北伐时,壮志未酬而丧命之所。此处也是周文王和太公望初次相遇之地。

111 街亭 雍州 天水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马谡违背孔明军令,上山布阵,结果被魏国将军张郃所败。

112 段谷 雍州 天水 256年,蜀国大将军姜维发兵攻打此地,但为魏国的陈泰、邓艾所败,断送了张嶷等众多将士的性命。

113 陇西 雍州 天水 土豪、外族频繁作乱之地,后来由夏侯渊、郭淮等人镇压而平定。

114 狄道 凉州 西平 255年,矢志北伐的姜维,曾与魏国名将陈泰在此大战。

115 金城 凉州 西平 211年,和马超一同举兵的韩遂被曹操打败后,退于此地为据点,后来被夏侯渊所破。

116 令居 凉州 武威 248年,郭淮在此地镇压羌族的蛾遮塞、治无戴,确保了通往凉州的进军通路。

117 张掖 凉州 武威 与武威、酒泉、敦煌合称河西四郡,建有对抗匈奴的军事基地。

118 酒泉 凉州 武威 西汉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将武帝所赏赐的美酒到入此地的泉水,全军共饮,因得酒泉之名。

119 合淝 扬州 寿春 魏吴间的战略要地,长期由张辽镇守。233年,满宠进言,筑合淝新城。

120 乌江 港 扬州 寿春 西楚霸王项羽垓下战败后,自刎于此。后长江改道,确切地点无从考据。

121 石亭 扬州 庐江 228年,东吴的周鲂诈降魏国,引诱曹休领魏军通过此地,陆逊加以包围,获得大胜。

122 寻阳 港 扬州 庐江 魏吴前线要地,由东吴的吕蒙和黄盖的将领把守。寻阳湖以水贼众多而知名。

123 阜陵 港 扬州 建业 孙策在江东攻打刘繇之前,带领孙权等一家老小,由曲阿迁移至此。

124 丹阳 扬州 建业 195年,孙策以救援丹阳太守吴景为机,脱离袁术,开始称霸江东之业。且多出吴军精锐。江左的老家。

125 曲阿 港 扬州 吴 孙坚死后,孙策举家避难于此。刘繇被袁术任命去寿春,曾以此处作为据点,但后被孙策攻破。

126 章安 港 扬州 会稽 孙权之子孙奋受封为章安侯。274年,民间曾传出孙奋将为天子的谣言。

127 始新 扬州 会稽 207年,东吴的贺齐平定此地后,和新定、休阳县等6县合并成为新都郡。

128 建安 扬州 会稽 265年,吴帝孙皓受了谗言,强迫徐绍的部属移居至此。

129 九江 港 扬州 柴桑 又称为烟水亭的水域,据说是周瑜训练水军之地。

130 武昌 扬州 柴桑 221年,孙权称吴王时,以此地作为吴的核心。吴建国后,即将首都由建业迁来。

131 鄱阳 港 扬州 柴桑 该地的鄱阳湖是东吴训练水军的基地,也因此闻名。

132 南昌 扬州 柴桑 豫章郡治所。195年,薛礼被孙策追赶欲逃至此地,但中途被笮融所杀。

133 高昌 扬州 柴桑 庐陵郡治所在。周瑜的次子周胤犯罪,被孙权流放至此地。

134 陆口 港 扬州 柴桑 ‘赤壁之战’时,孙、刘联军的总部所在,与长江对岸在乌林盘踞的曹操军对峙。

135 穰县 荆州 宛 198年,曹操与张绣在此争战,曹操撤退时设伏,击退张绣、刘表的追兵.败后,贾诩鼓励张绣再战,得胜而还.

136 博望 荆州 宛 孔明出山担任军师后不久,就在这里用计大破夏侯敦军。

137 湖阳 港 荆州 新野 197年,曹操破刘表军,取得此地与舞阴。

138 隆中 港 荆州 新野 诸葛亮晴耕雨读的隐居地,受刘备‘三顾茅庐’之礼,终于允诺出仕。

139 汉津 港 荆州 襄阳 ‘长阪之战’中逃亡的刘备,在这里和率领舰队前来接应的关羽会合。

140 新城 荆州 襄阳 220年,蜀汉的孟达降魏后,曹丕把上庸、房陵合并成为新城郡。

141 麦城 荆州 江陵 关羽失去荆州后的最后据点,因援军无望,突围被擒,父子同时遇难。

142 华容 荆州 江陵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逃到此地时遭遇关羽的伏兵,但被关羽放行。

143 乌林 港 荆州 江陵 曹操在‘赤壁之战’时的大本营,与对岸的周瑜军隔江相望。是三国三大战场之次。

144 宜都 荆州 江陵 刘备为关羽报仇时,曾率军攻陷此地。后来由陆逊任太守,负责治理荆州南部。

145 夷陵 荆州 江陵 222年,刘备发兵东进,在此地被名将陆逊火攻连营,史称‘夷陵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场之末。

146 江津 港 荆州 江陵 江陵之南,长江渡口。与南岸的公安隔江相望。

147 公安 港 荆州 江陵 原名油江口,‘赤壁之战’后刘备改其为公安,以此为据点治理荆州。

148 安陆 荆州 江夏 236年,陆逊命令周峻等人攻击魏国,取得此地。

149 夏口 港 荆州 江夏 刘备从‘长阪之战’逃出后的落脚点。他曾在这里同鲁肃商讨孙、刘联盟的事宜。

150 汨罗 荆州 长沙 春秋战国时代楚人屈原投江之地。

151 衡阳 荆州 武陵 近临南岳衡山。衡山上供奉水神。

152 魏兴 荆州 西城 孔明死后,蒋琬曾进言自汉中取水路攻打魏兴、上庸,未被采纳。

153 上庸 港 荆州 西城 刘备即位汉中王后,曾令刘封与孟达攻下此地。后来关羽在麦城困守,向刘封等人求援遭拒。

154 安阳 港 荆州 西城 连接汉中至西城,交通要道。汉水从益州自此进入荆州。

155 巫县 港 益州 永安 刘备平定江南时,命向朗治理巫县和夷陵。后并入上庸郡。

156阳平关 关 益州 汉中 防卫汉中的天然要塞.先后曹操与张鲁、曹操与刘备、姜维与钟会之间发生过多次争夺战.山上有张卫修筑的城寨。

157 定军山 益州 汉中 219年 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黄忠阵斩曹操主将夏侯渊,取得极大优势。

158 武都 益州 汉中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时,曾派遣陈式至此,以保蜀国的领土。

159 沓中 益州 汉中 262年,被邓艾击败的姜维驻扎此地修整。翌年,姜维得知魏军入蜀,即由此出发前往救援。

160 阴平 益州 汉中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时,曾派遣陈式至此,以保蜀国的领土。

161 白水 益州 梓潼 汉中至梓潼之间的天然要冲。

162 葭萌关 关 益州 梓潼 汉中至梓潼之间的要塞。刘备军的霍峻曾以800精兵,在此击退刘璋的1万大军。

163 剑阁 关 益州 梓潼 汉中至梓潼之间的要塞。263年,姜维死守此地,抵挡魏国钟会的猛攻。

164 汉寿 益州 梓潼 为费祎和姜维等蜀国大将的驻在地。253年,费祎遭魏国降将郭循刺杀身亡。

165 巴西 益州 梓潼 入川后,张飞任巴西太守,领兵驻扎于此。

166 汉昌 益州 梓潼 蜀汉的马忠赴任于此。

167 江油 益州 梓潼 蜀汉的马邈镇守此地。邓艾率领魏军进犯时,马邈随即投降,并为魏军向导入蜀。

168 广柔 益州 梓潼 传说是古代大禹的出生地。由于神圣不可侵犯,连外族都不敢入内。

169 绵竹 益州 成都 守护成都的门户。263年,蜀将诸葛瞻在此迎击邓艾,错失战机,全军覆没。

170 都安 益州 成都 此地有由著名水利灌溉系统都安堰(宋后称都江堰)。诸葛亮曾指此处为蜀国农业的命脉。

171 涪水关 关 益州 成都 蜀国东方要地。刘备决定与刘璋开战后,首先杀了守关的杨怀和高沛,才开始攻打成都.

172 峨眉 益州 成都 位于成都西南方的灵峰。愚弄曹操的方士左慈,就是在此地得到《遁甲天书》

173 广汉 益州 成都 蜀国要地。由于土地丰饶,皆由德高望重之人为太守。吕义、邓芝皆历任过。

174 临江 益州 江州 吴国名将甘宁的出身地。

175 江阳 益州 江州 自荆州入川时,水路要道。蜀汉张翼年轻时曾任此地县令。

176 朱提 益州 建宁 当南蛮叛乱之心渐起时,蜀将邓方受任为此地太守,后由李丰继任。

177 且兰 益州 建宁 223年,朱褒从此地发动叛乱。225年被马忠征讨而失败。

178 宛温 益州 建宁 兴古郡的中心都市。蛮族的叛乱频繁,后来由张嶷平定。

179 台登 益州 云南 盛产盐、铁、漆等物品。张嶷征讨蛮族后,盐铁之利便归蜀国所有。

180 永昌 益州 云南 位于益州东南部的郡。孟获叛乱时,吕凯和王伉率军抵抗,坚持到诸葛亮前来。

181 南海 交州 交趾 279年,发动叛变的郭马杀了南海太守刘略,并驱逐广州刺史徐旗。

182 苍梧 交州 交趾 208年,被赶出新野的刘备意欲投靠苍梧守将吴巨,但被鲁肃劝阻,于是刘备与孙权结盟。

183 合浦 交州 交趾 合浦太守修允的私兵队长郭马,在279年发起叛乱。这场叛乱也制造了晋灭吴的契机。

184 乌鼠山 羌 羌 渭水的水源所在。因此,在211年曹操和马超的争战中,此地也成为攻防要地。

185 南城 山越 山越 《世说新语》的作者,临川王刘义庆的出身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