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什么时期

如题所述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

一、中医理论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等。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1、藏象、经络、形体官窍、精神气血津液、体质学说,为有关人体正常形态生理的理论;

2、病因、发病、病机学说,为有关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理论;

3、治疗原则与方法,药学、组方理论及诊法、辨证理论,为认识与处理疾病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4、养生、保健、康复理论与方法,为有关预防与延寿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三、中医学理论的体系

1、元气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元气论作为一种自然观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如用于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说明人体的整体性和联系性,解释人体各种生理、病理现象等,它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2、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方法论

阴阳五行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解释自然的方法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思辨性,以其阴阳两分法进行说理,阐明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病理现象,分析致病因素及抗病能力,划分中药属性等。人的生命机体物质性、运动性、联系性都能用阴阳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概念来说明。

3、脏腑经络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

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人在医学概念中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人的生物学概念,即具有鲜活生命的有机体;二是社会学概念,即人在一定社会地位中生活,每个人都在社会上扮演一定角色;三是心理学概念,即人不同于一般动物,有高度发达的智慧,有思维、心理活动,是“万物之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