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跪求威海的禁忌.婚嫁寿诞.衣食住行等等方面的民俗特征,主要,威海的,好的大分值

分数加成%50

  山东半岛东端的荣城在农历正月十五有捏生肖的风俗。民间称为“捏属儿”。传统的方法是用黄豆细面作捏生肖的材料。造型以小巧玲珑为上,生肖动物的姿态或立,或卧、或奔,或飞都靠即兴发挥随心所欲。但是,无论怎样造型都要设计安排配上一些蔬菜的种子和叶子,用以象征“五谷丰登”。每一个生肖的背上都背一个灯碗,碗中盛油,再插上一根缠着棉絮的小棍儿,俗称为“要捻”。灯碗的形状有区别;马和猪驮的是“元宝碗”,求“金驹银猪驮宝来”的彩头。其它生肖驮“十二花瓣”灯碗,象征一年四季十二个月。

  捏生肖的规矩是按家庭成员的属相,每人捏一个,到十五夜里盛在盘子里一齐点燃放在堂屋里,大家围着观看,希望爆出灯花,灯花越大越吉利,预示着新一年的大丰收。习俗相传,谁的生肖灯燃得时间最长,谁就会有好运气,又能高寿。

  吃“饺子”“守岁”威海过新年风俗

  全家人都从四面八方汇全了,也就赋予了年节团圆的意义。而过年自古以来讲究的就是一个团圆,也甭管远近,到年三十都要赶回老家团聚,实在不能回的,也要捎封信回去报个平安。此正是老人们所谓的“年齐日齐”。齐就是齐了、团圆的意思。团聚了,吃便是最重要的事情,因此,“年饭”在年文化中占了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年饭”指大年三十除夕夜半夜时分的那一顿“饺子”。这顿饺子与平时的不同,有子夜新旧交替的“交子”之意。那时,无人入眠,都在等候着新一年的到来,是为“守岁”,俗称“熬年”。等到了时候,吃了饺子,便长了一岁。所以这顿饭也叫“增岁饭”,到了下饺子的时候要注意了,此时可不能像平时那样称“下饺子”,因为“下”字不吉利,会说话的称“清水煮金银”。煮饺子时,为了讨吉利,有时男人会向女人冷不丁的问一句:“挣不挣?”,反映快的说“挣了,挣了,挣老鼻子了”。挣就是碎了的意思。然而在这儿是挣钱的意思。为了图吉利,人们还在饺子里包上铜钱,也有包进红枣的,称为“大钱饺子”。大钱饺子只包十来个,吃着的中大奖,标志着今年一年大吉大利,大发横财。

  广义的年饭指正月十五以前人们的吃喝。除了蒸饽饽外,面食以发糕为主,取越发越多之意,也有做年糕的,区年年高之意。过年过年,处处都讲究个吉利,吃的,喝的,用的,在那时都有另一种名字。比如称“蒜”为“颐和菜”,称呼“醋”为“忌讳”。蒜通散,吃醋都不吉利。改之以求顺流、顺口、顺小性儿。

  二月二:俗称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用彩纸剪成龙凤,花贴在站上或窗上,称作“贴窗花”这一天人们用花布剪成方块穿成串,称作“小龙尾”挂在小孩子和牲口的头上。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此曰寒食禁火,扫墓祭奠,威海只有少数人(皂埠)过此节。

  清明:人们此日到墓地祭扫祖坟,妇女蒸面燕,以示春暖燕来。

  端午:这天人们吃鸡蛋、鸭蛋、棕子,并在门上挂艾蒿、大蒜、桃枝和布别猴子,儿童手指和足趾五色彩线,以驱除灾魔和不祥,钟馗是端午节之神。

  六月六:这天,人们多吃包子,民间有“六月六看谷秀,碗大的包子一包肉”的歌谣,富贵之家多在此日晒衣服,读书之人则多在此日晒书。

  七月七:古代神话,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的日子,这天人们烙面果,妇女设香案于中厅,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名曰“乞巧”。
  中元:阴历七月十五,又称鬼节,多摆祭水果、点心、祭念亡故之人,海上渔民,此夜点放海灯,以招亡魂,商户以此日为“财神节”,祭财神,求发财。

  仲秋:此日人们食月饼,求团圆,晚饭后,人们边吃月饼边赏月。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又称九重阳,古人此日蒸面糕,酿菊花酒,登高野游,以旷心怀而得高寿。

  十月半日:阴历十月初一,此日同姓后代多到祖墓祭祀。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寒冷的冬季来临,称过多,此月有祭祖于家中。

  腊八日:阴历十二月初八,是和尚的一个节日,传到民间,在这天们食米、豆、枣等多种粮食合煮的粥,称“腊八粥”。

  小年:阴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各户以麦芽糖、大枣祭灶神,名曰辞灶。祝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除夕:腊日最后一天为除日,除夕是阴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半夜天祭天地,鬼神,祖先。晚上到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等。除夕的零点是两年的分水岭,除日的活动很多,有三大特点:一是响鞭炮;二是红(贴春联);三是火(点灯安岁)。除日祭祖仪式最为隆重,下午把家谱中无者的姓名及挂上,备好香炉、灯花、长绒、纸表、鞭炮等物。到黄昏时开始请祖,到了晚上,人们开始动手包饺子,这天的饺子不同于我们平时所吃的,在饺子馅里,人们故意把硬币或大枣和在饺子馅里边,如果吃的时候有谁吃到其中的任何一个,就说明这个人很有福气,而且预示这一年的运气也是很不错的。
  这一天,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吃饺子,燃放鞭炮;通夜不眠,名曰“守岁”,家长也会分守岁钱给儿孙辈。

  立春:山东各地有“咬春”“尝春”的习俗,在威海,我们一般称“打春”在农村人们认为立春时咬一口生萝卜,可以消除春困,据说谁在立春那一瞬间咬住了萝卜,谁就青春永驻、长生不老,“尝春”类似“咬春”只是吃的是春饼和春盘,这种习俗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杜甫“春日春盘细生菜”讲的就是“尝春”。不过,现代人已用面条、饺子代替了春饼,春盘,谓之“迎春饺子打春面”。

  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吃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

  立秋:立秋这一天,胶东地区的妇女、儿童竟相采集楸叶或桐叶,剪作各种花样,或插于鬓边,或佩于胸前,以在立秋之后,天气仍很热,但一些地方的人们却忌讳在立秋日洗澡 ,认为立秋日洗澡不吉利,会长痱子或拉肚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17
婚嫁时,一定会有纸斗作陪嫁,这些纸斗有的盛衣服,有的盛首饰。还少不了凤凰的图案。
山东半岛东端的荣城在农历正月十五有捏生肖的风俗。民间称为“捏属儿”。传统的方法是用黄豆细面作捏生肖的材料。造型以小巧玲珑为上,生肖动物的姿态或立,或卧、或奔,或飞都靠即兴发挥随心所欲。但是,无论怎样造型都要设计安排配上一些蔬菜的种子和叶子,用以象征“五谷丰登”。每一个生肖的背上都背一个灯碗,碗中盛油,再插上一根缠着棉絮的小棍儿,俗称为“要捻”。灯碗的形状有区别;马和猪驮的是“元宝碗”,求“金驹银猪驮宝来”的彩头。其它生肖驮“十二花瓣”灯碗,象征一年四季十二个月。

捏生肖的规矩是按家庭成员的属相,每人捏一个,到十五夜里盛在盘子里一齐点燃放在堂屋里,大家围着观看,希望爆出灯花,灯花越大越吉利,预示着新一年的大丰收。习俗相传,谁的生肖灯燃得时间最长,谁就会有好运气,又能高寿。

吃“饺子”“守岁”威海过新年风俗

全家人都从四面八方汇全了,也就赋予了年节团圆的意义。而过年自古以来讲究的就是一个团圆,也甭管远近,到年三十都要赶回老家团聚,实在不能回的,也要捎封信回去报个平安。此正是老人们所谓的“年齐日齐”。齐就是齐了、团圆的意思。团聚了,吃便是最重要的事情,因此,“年饭”在年文化中占了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年饭”指大年三十除夕夜半夜时分的那一顿“饺子”。这顿饺子与平时的不同,有子夜新旧交替的“交子”之意。那时,无人入眠,都在等候着新一年的到来,是为“守岁”,俗称“熬年”。等到了时候,吃了饺子,便长了一岁。所以这顿饭也叫“增岁饭”,到了下饺子的时候要注意了,此时可不能像平时那样称“下饺子”,因为“下”字不吉利,会说话的称“清水煮金银”。煮饺子时,为了讨吉利,有时男人会向女人冷不丁的问一句:“挣不挣?”,反映快的说“挣了,挣了,挣老鼻子了”。挣就是碎了的意思。然而在这儿是挣钱的意思。为了图吉利,人们还在饺子里包上铜钱,也有包进红枣的,称为“大钱饺子”。大钱饺子只包十来个,吃着的中大奖,标志着今年一年大吉大利,大发横财。

广义的年饭指正月十五以前人们的吃喝。除了蒸饽饽外,面食以发糕为主,取越发越多之意,也有做年糕的,区年年高之意。过年过年,处处都讲究个吉利,吃的,喝的,用的,在那时都有另一种名字。比如称“蒜”为“颐和菜”,称呼“醋”为“忌讳”。蒜通散,吃醋都不吉利。改之以求顺流、顺口、顺小性儿。

二月二:俗称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用彩纸剪成龙凤,花贴在站上或窗上,称作“贴窗花”这一天人们用花布剪成方块穿成串,称作“小龙尾”挂在小孩子和牲口的头上。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此曰寒食禁火,扫墓祭奠,威海只有少数人(皂埠)过此节。

清明:人们此日到墓地祭扫祖坟,妇女蒸面燕,以示春暖燕来。

端午:这天人们吃鸡蛋、鸭蛋、棕子,并在门上挂艾蒿、大蒜、桃枝和布别猴子,儿童手指和足趾五色彩线,以驱除灾魔和不祥,钟馗是端午节之神。

六月六:这天,人们多吃包子,民间有“六月六看谷秀,碗大的包子一包肉”的歌谣,富贵之家多在此日晒衣服,读书之人则多在此日晒书。

七月七:古代神话,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的日子,这天人们烙面果,妇女设香案于中厅,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名曰“乞巧”。
中元:阴历七月十五,又称鬼节,多摆祭水果、点心、祭念亡故之人,海上渔民,此夜点放海灯,以招亡魂,商户以此日为“财神节”,祭财神,求发财。

仲秋:此日人们食月饼,求团圆,晚饭后,人们边吃月饼边赏月。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又称九重阳,古人此日蒸面糕,酿菊花酒,登高野游,以旷心怀而得高寿。

十月半日:阴历十月初一,此日同姓后代多到祖墓祭祀。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寒冷的冬季来临,称过多,此月有祭祖于家中。

腊八日:阴历十二月初八,是和尚的一个节日,传到民间,在这天们食米、豆、枣等多种粮食合煮的粥,称“腊八粥”。

小年:阴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各户以麦芽糖、大枣祭灶神,名曰辞灶。祝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除夕:腊日最后一天为除日,除夕是阴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半夜天祭天地,鬼神,祖先。晚上到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等。除夕的零点是两年的分水岭,除日的活动很多,有三大特点:一是响鞭炮;二是红(贴春联);三是火(点灯安岁)。除日祭祖仪式最为隆重,下午把家谱中无者的姓名及挂上,备好香炉、灯花、长绒、纸表、鞭炮等物。到黄昏时开始请祖,到了晚上,人们开始动手包饺子,这天的饺子不同于我们平时所吃的,在饺子馅里,人们故意把硬币或大枣和在饺子馅里边,如果吃的时候有谁吃到其中的任何一个,就说明这个人很有福气,而且预示这一年的运气也是很不错的。
这一天,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吃饺子,燃放鞭炮;通夜不眠,名曰“守岁”,家长也会分守岁钱给儿孙辈。

立春:山东各地有“咬春”“尝春”的习俗,在威海,我们一般称“打春”在农村人们认为立春时咬一口生萝卜,可以消除春困,据说谁在立春那一瞬间咬住了萝卜,谁就青春永驻、长生不老,“尝春”类似“咬春”只是吃的是春饼和春盘,这种习俗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杜甫“春日春盘细生菜”讲的就是“尝春”。不过,现代人已用面条、饺子代替了春饼,春盘,谓之“迎春饺子打春面”。

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吃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

立秋:立秋这一天,胶东地区的妇女、儿童竟相采集楸叶或桐叶,剪作各种花样,或插于鬓边,或佩于胸前,以在立秋之后,天气仍很热,但一些地方的人们却忌讳在立秋日洗澡 ,认为立秋日洗澡不吉利,会长痱子或拉肚子。
第2个回答  2010-10-04
哎~你是我语文对抗号?
我找的你的QQ

对了、那个什么威海的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你找到了?
第3个回答  2010-10-03
威海地区的风俗:
(1) 荣成国际渔民节 每三年举办一次,以渔民为主体,以渔村文化为主要内容,开展各种海上运动项目、大型民俗观光旅游活动、经济技术贸易洽谈会和海洋渔业博览会等一系列活动。
荣成国际渔民节源于当地渔民传统的谷雨节。早在春秋时期,这里就大兴鱼盐之利。每年谷雨,春汛来临,百鱼上岸,休整了一冬的渔民又忙碌起来,捕鱼赶海,开始了新一年的海上生产。为感谢“海神”赐给的丰厚鱼虾,祝愿天天鱼虾满仓,祈求神灵保佑,免灾除难,渔民们便在谷雨节这天举行传统的祭神活动,从此谷雨节便成了荣成渔民的佳节。改革开放以来,富裕起来的渔民将新文化、新观念、新思想渗透到谷雨节中,由纯祭神保平安的期望心理进入对酒当歌,喜庆丰收,载歌载舞的高尚境界,使这一活动水平越来越高,成为荣成渔民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文化娱乐内容。为顺应广大渔民心愿,弘扬民族文化,荣成市政府决定从1991年起,举办荣成国际渔民节。
荣成国际渔民节第一、二届均为谷雨期间举办,历时两天。第三届(1993)开始改为7月24日至7月28日举办。连续举办四届后,又改为每三年举办一次。每年渔民节都有近万名中外来宾和10万当地群众参加,渔民节以增进国内外文化交流、发展经济、促进开放、共同繁荣为宗旨,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典礼仪式、游艺活动、观光旅游活动,举办了地方名优产品和书画等展览、经贸洽谈、文艺晚会等活动,使渔民节成为中国海文化盛会,赢得了中外来宾的高度赞誉。
(2)中国威海国际钓鱼节 时间是10月上旬,邀请国内外钓鱼爱好者参加海水舟钓、矶钓比赛、淡水抛杆比赛、康乐赛等丰富多彩的比赛项目,在举办国际钓鱼比赛的同时举办全国渔具博览会。
(3)中国威海中韩经贸洽谈会 时间是9月上旬,由威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主要内容有国际经贸洽谈、招商引资、旅游考察、新闻发布会、文艺晚会等。
(4) 中国威海海鲜节 时间是5月上旬,全市百余家旅游饭店联手推出海鲜特色宴,为游客现场烹制海鲜美食。
渔民风俗:
威海海岸线1000多公里,居住在沿海一带的渔民世世代代以海为伴,过去在生产条件极端落后的情况下,人们无力摆脱大自然的奴役,不能预测,也不能征服,面对既能赐给福气,又能带来灾祸的浩瀚大海,既敬又畏,只好乞求于神灵,久而久之,形成了沿海渔民特有的一些习俗。
1.说话忌讳
大海赋予渔家人豪爽、淳朴、热情好客的性格,到渔家做客是常事,鱼也是一道必不可少的上桌菜,吃鱼时,一般要把整条鱼放在盘中,在吃完鱼的上面要吃下面时不能说“把鱼翻过来”而应该说“把鱼转过来”或“把鱼划过来”渔民认为翻字有海上翻船之嫌,渔民在逢年过节或在平日里改善生活时,都少不了包饺子,这是中国传统的生活习俗,但不同的是,包好的饺子下锅时,人们不能说“下饺子”而应该说“煮饺子”,因为“下”有沉入大海之嫌,对常年在海上作业的渔民来说很不吉利,渔民以海为生,当他们要告别亲人,扬帆远行时,通常说“出海”有“出入平安”的意思,渔民一般田地比较少,烧饭时的燃料以煤为主,但渔民通常称之为“扎子”不说“煤”,因为“煤”与“霉”字谐音,有“倒霉”“霉气”之说,很不吉利,渔民常年与海打交道,难免有闪失落入海中,或因为大海的喜怒无常偶尔有事故发生。但在船上出了事故之后,比如落入海里淹死了,人们不说“海”字,通常都说:“落水了”因为海里有流,所有物体随流,也就是渔民说的“听流不听风”。渔发出海坐在船上时,不许坐在船帮并将脚伸进海里,据说这样会对龙王和海神不敬,要受到报应的。同时也有“防止被鱼咬伤”的意思,渔民吃饭时有一个习惯,吃完饭后筷子放在桌子上面,而不能横放在碗上。因为横放在碗上,就好像渔民在大海上遇到大风浪无计可施,只好将橹桨横在船上,落下帆,放下桅杆,随风飘荡,听天由命了。
2.节日供神
古时渔民主要是敬龙王,海神娘娘,财神三宫,按一定的节令供奉。除夕之夜或初一早晨,渔民到龙王庙,海神娘娘庙烧香叩拜,或到海边摆供品,焚香纸,求神灵保佑一年太平,渔民家家供财神,渔民每次出海都要烧香,这是为了让神仙看到,他们认为上升的香烟能把他们心愿带给天上的神仙,能保佑他们海上发财,老子《道德经》里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道教十分崇尚“三”这个数字的,所以他们出海前通常烧“三柱香”。
3.新船点睛
渔民把渔船看成自己的伙伴,是赖以生存的依靠,因此,渔民对它爱护备至,并赋予它灵性,过去的木制渔船每条船都做一对凸出来像大鱼的眼睛。新船造好后,只画眼,不画睛。也就是边上是大大的黑眼圈,中间是白色的一个大圆,下水之前,船主请人选择黄道吉日,届时,敲锣打鼓放鞭炮,船主亲自为新船点睛,标志着一个新的生灵诞生了,众人喊着大吉大利的号子,把披红挂绿的新船,一步步从岸上移下海去。
4.春日祭网
春暖花开、渔民把整修了一个冬天的渔网抬到海边,用谷草烤网驱邪气,称“财财网”,然后放鞭炮。烧香纸,渔民抬着渔网,喊着号子登上渔船,把网盘在仓里,烤渔网的习俗其实是有科学道理的。过去的渔网是棉线织成,为防止腐烂,用加热的猪血浸透,凉干方可使用。渔网存放了一冬天后,有霉气,异味,新“血”的渔网有血腥味,用谷草烤后,可除掉异味,便于鱼虾进网。
5.祭祀渔神
渔民首次出海拉网,当捕到鱼之后,首先要练大鱼蒸熟盛于盘中,在船头奠酒焚香,祈祷龙王爷保佑海上发财。几条船在一起捕黄花鱼或鱼的时候,谁的船先打上鱼来,就放鞭炮、敲锣鼓,并拣最大最好的鱼供在船头。敲锣鼓是告诉邻船见“”了,烧香是求海神多往网里赶鱼,有好收成。
6.许愿还愿
渔船在海上遇到大风大浪大雾天气,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渔民们想要获得平安,或为达到第一目的,便在船头上烧香许愿。有的人许猪、有的人许船、有的人许灯,求龙王和海神娘娘保佑。传说有的时候海神娘娘还“真来”送灯 ,隐约可见一团绿荧荧的光(海生物磷光所致)或在船桅或在船头随近晃动。这时渔民便有了战胜风浪的信心,也大体知道船离岸的位置,如果灯挂在大桅杆上,显示船离岸的位置,如果灯挂在大桅杆上,显示船离岸礁远,无大的危险,灯挂在一桅杆上,是船 离礁石较近,应马上采取措施,防止渔船有危险,渔民要做的最坏的准备。渔船脱险了,回岸后,渔民便到娘娘庙进香还愿。送去小船,纸灯待,感谢海神娘娘救命之恩。如果娘娘没有送灯,渔船平安脱离险境,则到龙王庙烧香还愿,感谢龙王爷的恩典,由于渔业生产的危险性,渔民通常父子不同船,以支撑一个家庭。总之,许愿一定要还愿的,否则将大祸临头。据说成山头的庙宇和靖子村的“风仁有里“牌匾都是还愿时留下的。
7.观测龙风
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五这天,被渔民称为“龙风日”据说龙王这天要预知一年的风情,半夜后,渔民就起床观测天气的好坏,风力的大小,风向和星星的位置和亮度,卜测一年的天气,因为海上做业最在意的不是雨雪沙尘,而是风。这种习俗与渔民长期观测天气的习惯有关,他们不但在龙风日这天观测风,平时在海上作业时时观测季节风的来去时间,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凭此来预测天气好坏,风、雨、雾、晴。
8.船上的忌讳
渔船上的各个部位,都有一定的讲究,不能随便起坐,也不得随处大小便。特别是船头,船左舷“大主”“二主”等部位尤为讲究,否则就是犯了戒,渔船两舷有四个木橛,左边两个,右边两个,用于挂网绠,拴锚缆。船尾两测的木橛高,称“大主”,船头两侧的矮,称“二主”。如在此处犯了戒,便要砍断网绳缆。船在舷为进财门,如果在此犯了规矩,便是堵了进财门,要受惩罚,向财神请罪。在船头犯戒是欺船主,是亵渎神明(指龙王)的行为,如果谁在船头大小便,有人便将其一脚踢入水中,然后再求上船以示惩罚。
渔民在海上捕鱼期间不许剃头,头发长了必须在出海前或者回岸后剃,渔民忌讳“剃”字,这剃字意味着网具受损失。旧时候,对妇女特别歧视,不准妇女上船,更不准妇女跨船头、网具、大橹、斧头等。怀孕妇女不许摸渔网,渔线或从上面走过去,寓为血气冲扑。渔线渔网如果被妇女碰了或者摸了,就要用谷秸草烤烤,或将渔网渔线砍断几股另接上去,方可使用。
传统喜庆风俗:
看喜:妇女生小孩后,亲朋好友带礼物登门贺喜。
过百岁:小孩生后100天,由家中长者抱着走面步,意味着健康百岁,而且在百岁这一天,还要给孩子拍照留念。
赶生日:孩子一周岁时,亲朋蒸大圆饼和“锔锔”送去祝贺。
庆寿:老人到六十周岁后,每逢生日亲朋,儿女带寿酒,寿星画联等寿礼前去庆寿。
婚事:旧时婚烟均为父母包办,由媒人提亲,一般“门当户对”属相对头,岁数合适,一般男大于女二、三岁。双方父母同意后,则定亲,婚日由男方择定,并将婚礼送女方家。结婚:男方称“将媳妇”女方称“出门子”由男方备官轿,彩轿各一乘,男乘彩去嫁,新媳妇要由叔或兄抱上轿,头蒙红布,回来时男乘官轿,女乘彩轿,嫁妆随之,宾客相送,下轿时,要由已婚妇女领着媳妇。当晚,大家“闹洞房”,看嫁妆,三日后,娘家来人看望,称“看出息”,第九天新娘回家省亲,称“站九”,娘家要烙“抓果”给带回婆家回赠。
地方方言:

(1)天、地、时 太阳曰日头。金星曰毛拉星。流星曰贼星。虹读绛。霞曰烧红。雹曰凌(读leng)子。雾雨曰雾露洒子。睛天雨曰天晴雨、晴天漏。逆风曰戗风。村庄曰疃。山谷曰夼(读kuang).山林曰岚子。平原曰泊。乱石堆曰石砬子。海汊曰港(读jiang)。池塘曰湾。上午曰头晌。中午曰正晌。下午曰过晌、呷(ha)晌。傍晚曰傍黑。昨天曰夜儿。一会儿曰没大会儿、没大歇儿。一大会儿曰老时歇、老一会儿。刚才曰刚(读jiang)刚、才刚。突然曰忽地拔、大不瞧儿、冷孤丁。

(2)称呼 祖父曰爷爷。祖母曰婆。父曰爹、大。伯父曰大爷。伯母曰大妈。婶母曰婶、婶妈。外祖父曰老爷。外祖母曰姥、老娘。舅母曰妗母。男的对外称妻曰孩子他妈、俺家的。女的对外称夫曰孩子他爹、俺外头的。你们曰那。他们曰他涅些。

(3)人事、动作 订婚曰掰亲。在一起工作曰掰伙计。亲近曰粘和。疏远曰裂戚。讨厌曰隔殃、烦恶。烦恼曰恶促。求助曰仰急。认输曰草鸡。料想不到曰没料瞧。不屑一听曰不耳拾。不经常曰洒码的。不经心曰嬉搭耳混。种种原因曰三七葛搂。多曰卓实。欺骗曰熊人、哄人。奚落曰狷谤。欺侮人曰强人、瞅熊。好开玩笑曰嬉溜、离戏。好逗骗人曰猴溜的。不正经曰耍马流。不务正业曰流球。固执已见曰犟眼子。传瞎话曰嘎拉嘴舌中。背后议论曰喳嘁。吝啬曰悭、夹齐。糊涂曰二糊。短心眼曰少页肝、半拉髟(biao)。傻子曰髟子。憨蠢曰二虎、二不愣子。剪物曰铰。糟蹋曰败折。跌曰磕(ka)。筷子夹食曰搛。闻味曰听味。来玩曰来站。
(4)饮食、炊事 馒头,圆形曰悖悖,长方形的曰卷子,两头尖的曰锔锔。饼子曰粑粑。大麦炒面曰焦面。油条曰麻滕。吃曰啖(读dai)。吃饭曰啖饭、呷饭。蒸曰烀。
(5)物形、颜色 硬曰钉硬。软曰稀软。圆曰团团。滚热曰方滚老热。凉曰冰凉。亮曰锃亮。红曰赤红。透红。黄曰焦黄。蓝曰血蓝。白曰调白。黑曰墨黑、漆黑。绿曰血绿。
(6)畜、禽、鸟、虫 公牛曰犍子,母牛曰套子。公驴曰叫驴,母驴曰草驴。小猪曰绑猪(卖时绑腿)。半大猪曰克郎。鸭子曰鸭巴子。鸽子曰布鸽。乌鸦曰黑老鸹。百灵曰老家咆儿。蝙蝠曰元宝蝠。跳蛙曰青崴子。叫蛙曰胀鼓子。癞蛤蟆曰疥巴子。蝌蚪曰格格当。蝈蝈曰蝈(读guai)子。蝉曰知(读jie)了。蝉幼虫曰蚂拉猴。蜘蛛曰勒勒珠。蚂蚁曰虮蚂样子。螳螂曰刀螂。人刺毛虫曰剥刺毛。梭子蟹曰飞蟹。螃蟹曰赤甲红。
(7)锡镶茶具 威海的锡镶茶具近百年的历史,它是用宜兴紫砂陶为壶,将锡锻打、镂雕、镶嵌、抛光、经十几道工序。精制成工艺品。
锡镶茶具创始于清末。1890年前后,当地谷家疃村谷宝和、谷年和兄弟在东码头附近开办铜锡铺,二人经多年实验创造出镶锡工艺,制品很恰快销售国外。
1984年,谷家后代谷祖威重操祖业,集资开办“威海锡镶工艺器厂”,使锡镶茶具重新面世。
威海锡镶茶具,镶饰部位讲究,锡片图案美观,图案有“八仙过海”、“龙凤呈祥”、“松鹤延年”等多种。
(8)民间食品 文登与乳山,多山而临海,民间食品往往兼山区与沿海的特点。

起 居 :

膳 食 境内居民膳食习惯属北方型。受地域、文化传统影响,山区、沿海、城镇存有一定差异。城乡居民均通行一日三餐的传统餐习,早、午两餐以干食为主,晚餐以稀食为主。70年代前,因缺柴烧,部分农村家庭农闲季节行一日二餐。就餐习惯,多为全家同桌进餐。城镇居民对晚餐较重视,全家共桌,饭菜也较丰富。
70年代前,传统家常主食为地瓜、玉米饼子(秋、冬两季食用鲜瓜,春、夏两季食用瓜干)。饼子(俗称粑粑)用玉米面(建国前也有用穇子面)兑水调匀贴于锅壁蒸烙而成,掺入大豆面做成的豆面饼子松软香甜可口,佐以咸鱼、咸虾下饭,农民视为主食上品,至今仍成为市内各宾馆宴请远方来客的地方食品之一。地瓜、饼子为农村居民早、午两餐的主食,晚餐多为汤类稀食,沿海居民晚餐多食用地瓜面做成地瓜面条(俗称地瓜汤),常以贝类鲜汤作卤;山区居民晚餐多食用豆面、地瓜面混合做成的宽面条,俗称豆汤。用小麦面制作的馒头(俗称饽饽)、油饼、面条、水饺等食品种类虽多,但由于农村居民细粮较少,只能在节日或招待来客时食用。
70年代后细粮增多。进入80年代,家常饭食以细粮为主,主食种类随之变化。早、午两餐主食多为馒头、油卷、油饼,晚餐多为面条,蒸包、水饺亦成为居民常用饭食。食用地瓜、饼子旨在调剂口味,居民称为“吃稀罕”。城镇居民早餐亦有食用油条、糕点、豆浆,佐以咸菜的习惯。境内居民食用的油饼制作独特,先将面粉用热水调揉好,擀成薄页,再将猪油、葱末、细盐等调料按比例调好撒于面页上,然后把面页卷成长筒盘成圆形再擀,如此重复数次,将擀好油饼下锅用温火蒸烙熟。这样制作的油饼层多页薄,鲜嫩可口,称“千层饼”,成为招待远方客人必尝之地方饭食。
境内居民口味较重,咸、辣、酸、甜皆适,但偏食咸者居多。70年代前,居民下饭菜肴多为咸鱼、虾酱、咸菜、大葱蘸酱,白菜、豆芽、土豆为主要炒菜。农村居民尚喜食用野菜或芋头茎加粗豆浆制作的“小豆腐”(俗称渣)。80年代后,居民口味渐趋清淡。下饭菜肴随生活水平提高,鱼、肉、蛋类食品增多。农村居民菜肴清煮减少,多以煎、炒为主,城镇居民菜肴则烹、炸、溜、炒俱全。柞茧蛹、淡水鱼逐渐受到居民青睐。各类咸菜也成为调剂口味的传统下饭菜肴。
境内居民有吃零食之习。地瓜脯(俗称熟地瓜干)为主要零食小吃,其制作方法:将鲜瓜贮放一段时间待其糖化后,下锅蒸熟,然后切成薄片晾干,待储藏一段时间,瓜脯表层泛糖后食用味道最佳,成为馈赠远方亲朋的地方食品。炒花生亦为居民零食小吃之一,70年代前多为招待客人之小吃,80年代后为居民自食小吃。另外境内还有芝麻糖、糖葫芦等传统甜食小吃。
旧时,境内很少饮茶,大都喝生水,或做饭时蒸水喝,只有少数殷富家庭饮茶。建国后至60年代,饮茶者亦少,只有在节庆或待客时方饮茶。70年代,饮茶者增多。80年代后,不仅以茶待客,且有部分居民饮茶已成嗜好。农业合作化前,多数家庭自酿米酒备节日或待客饮用。农业合作化后,私人酿酒逐渐减少,大都从商店里购买白酒、果酒等。80年代后,啤酒为大众接受,咖啡、可乐、汽水、果汁等时兴饮料也都进入寻常百姓家。
服 饰 境内居民受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影响,不同时代、地域、阶层、职业之间,衣着观念存有一定差异。城镇居民穿着追求美观、新颖,农村居民注意耐穿、实用,平原较山区、沿海较内地服装流行更替节奏较快。
清末民初,境内无论男女老幼,衣色以蓝、黑、白为主,衣料视贫富而异。富人多用绸、缎、绢、纱,贫者多着自家手工织做的麻布、土布。上衣有大襟和对襟两种,以大襟居多。富者有长袍礼服,出门作客,外加马褂,以示庄重。一般农民除夏季外,多着短袄、扭裆长裤。平时男子多缠腰带,妇女习用围裙。20年代,城镇中青年妇女多穿旗袍。民国期间,城镇绅商之家男子夏季多穿单大褂,冬季多穿左大襟长袍,外套马褂或短坎肩,着宽腿长棉裤,黑色棉织扎腿带,并随季节和场合不同选戴风帽、礼帽、红顶瓜皮帽。脚下冬着毡靴,平日着平底布鞋或皮鞋。女子冬季穿棉旗袍、长棉裤扎腿,夏季多穿绸缎短袄或旗袍,不露臂,下身穿绸缎便裤,脚穿绣花鞋。男性服装为黑、白、蓝三色,女性服装讲求艳丽。中层居民服装款式与绅商阶层区别不大,但质料多为棉布,自做自穿。农村普通居民上衣男女均穿手纺土布代襟短袄,下身着宽腰直裆便裤。女性短袄喜爱镶边,俗称“沿边”,青、中、老不同年龄分别镶红、绿、蓝边。民国后期,男子改穿对襟短袄。入冬后,农民惯用布带扎腰,干活时,将衣角掖入腰带下。老年男女一般扎腿,老年男子多内穿夹裤,外穿套裤(吊在腰带上的短腿无裆棉裤),以方便从事体力劳动。男子冬季多戴瓜皮帽、“满头撸”帽,脚穿芦苇编制的草鞋和自制猪皮绑鞋,夏季戴苇笠、草帽。女子不戴帽,穿纳底绣花鞋。贫苦农户与一般农户穿着相同,但衣服上补丁较多,向有“新三年,旧三年,裢裢补补再三年”之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