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出家的真正目的是?

如题!

简言之:
断烦恼,得解脱。

学佛为学佛之人格,出家为出六尘之家。
学佛出家只为断烦恼,得解脱。
而一己即断烦恼得解脱后,又善于引导迷途人回归正道,得大自在,同断烦恼,同得解脱,则是大悲心、菩萨行。

以下提供参考论述:

《佛学大辞典》
【出家】
梵语pravrajya^。音译作波吠你耶。即出离家庭生活,专心修沙门之净行;亦兼指出家修道者,与沙门、比丘同义。为‘在家’之对称。又以出家乃远离世俗之尘,故又称出尘。出家须剃落须发,抛弃服饰,并穿着坏色之衣,故出家又称落饰、剃发、落发染衣、剃发染衣、剃染、落染。在七众弟子中,除优婆塞与优婆夷二众属在家众外,其余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等五众皆为出家众,称为出家五众。

出家自古即行于印度,早在吠陀时代即有舍世舍家以求解脱者。尔后婆罗门教徒承其风尚,多入山林闲寂之处专心修道。佛教则以释尊之出家学道为其滥觞,其后以出家人组织教团。有关释尊出家之记事,详载于修行本起经卷下、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等。

摩诃僧只律卷二十三、二十四中列举二十六种不被允许出家者,如太小、太老、负债者、外道等。中阿含卷三十六何苦经说出家、在家各有自在与不自在之苦乐,如在家以金银、畜牧等不增长之不自在为苦,出家以随贪欲嗔痴自在任运为苦。大宝积经卷八十二郁伽长者会亦广说在家、出家之得失,如在家尘污多,出家妙好;在家具缚,出家无碍;在家摄恶,出家摄善;在家怯弱,出家无怯;在家顺流,出家逆流。又大智度论卷十三阐明在家与出家有行道难易之别,若居家欲专道业,则家业废,故为难;若出家离俗,绝诸纷乱,一向专心行道,故为易。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七揭示出家、在家菩萨修学功德之胜劣,皆谓出家功德较在家广大。另外贤愚经卷四亦说出家功德无穷尽。

然大乘并不拘于形服持戒,而系以发菩提心及修利他行为出家要谛,故反对声闻僧单以剃发得戒为出家之本义。维摩诘所说经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一下):‘“我闻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大庄严法门经卷下(大一七·八三○中):‘菩萨出家者,非以自身剃发名为出家,(中略)非以自身守护律仪名为出家;若能广起四无量心,安置众生,是名出家。’

凡欲出家者,必先生起善法之心,而后从师剃除须发,披着袈裟,受持戒法。出家又有身出家心不出家、心出家身不出家、身心俱出家三种之别;小乘之比丘、大乘之菩萨僧属身心俱出家者;大乘之菩萨居士,如维摩诘、贤护则属心出家身不出家者。

又出家为释迦八相之一,自古表现于雕画之作品颇多,尤以印度马德拉斯(Madras)阿摩罗婆提(Amara^vati^)大塔栏楯上所刻者为现存最古之作,系描绘车匿牵犍陟,帝释执盖跟从之光景。中印度山琦(Sanchi)大塔东门上,亦见释尊出家始末详细之浮雕。我国江苏栖霞寺、山西灵岩窟寺中,刻出释尊至闲静处,脱宝冠与车匿,自以利剑剃发之状。〔大庄严法门经卷下、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

、卷四十七、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受戒轨则条〕

【学佛大悲心】
学习佛之大慈悲心,共施救济,以助其化。为真实僧宝所应具有之德。其救济之方法与程度不一,就净土门之究竟而言,其救济即在于使众生往生净土。善导之观经疏玄义分(大三七·二四五下):‘三乘等贤圣,学佛大悲心,长时无退者。’然三乘人中,菩萨之行兼摄自他二利,故行大悲心;声闻、缘觉则唯自利而不利他,复因声闻、缘觉不承认界外之净土,故因之亦不劝人归于净土。准此而言,则似与上引观经疏玄义分之说相矛盾。日僧良忠于观经疏传通记中,就此一问题提出三说,其一引法华论,谓应化之声闻,内秘菩萨之行而外现声闻之相,是为学佛大悲心之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1-21
学佛是为了得智慧,为了断烦恼。出家,是为了更专心地学佛法和修行。
不过在我看来,并不是所以人都要出家,其实由于尘世的干扰和磨练更多,就更容易出成果。如果一个人还没有为社会做点贡献,没有为父母尽孝道,我认为出家是不妥的。许多人出家是为了逃避,那是不对的。痛苦是逃不掉的,惟有用爱心慈悲心来忍辱,舍弃欲望,断掉贪嗔痴三毒,才是真正的觉悟。
学佛可以找回没有蒙上灰尘的心,让你有踏实的感觉。人不会再轻浮,变得有智慧。学佛首先要意识到人生的苦和世间的无常,你有了磨难,才会激发你寻求解脱的渴望。一个人很温柔,有礼貌,不嗔怒,一定是经历过惊涛骇浪的洗礼。
还是那句话:学佛不一定要出家,除非你是为了宏法。古人云: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们可以先从小乘佛法学起,先把自身修好,再去感化别人。这个社会就是你修行的最好地方,因为苦难和诱惑多,每天你都可以磨练自己,超越自己。最后,你就可以超越生死了。如果你肯发菩提心,你还可以去渡别人,像地藏王菩萨曾发下的大愿: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是多么伟大和慈悲的誓言啊!
第2个回答  2007-01-21
“师父,你为何要出家?”
这个问题也及与之相关而演绎出的诸多问题,从出我出家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伴随着我,直到今天,也正是带着对于这个问题的深程次的思考,内心的观照,以及为了寻求一个真正意义的答案,我从一个稚真,调皮而快乐的沙弥慢慢成长为一个内心成熟,宁静的比丘。
在最初出家的几年时间里,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的答案来自于经典或是师长的口中:出家是为了追求生命痛苦的解脱与真理(来自《释迦牟尼佛传》);出家是为了生脱死,出家是为了成佛等等。我用我的嘴巴,像一个传话筒一样把这些答案告诉所有问我这个问题的信佛的或者是非信佛的人们。
可是,实际上,在当时我的内心中对于这个问题也及答案却是缺乏深程次的思考,更谈不上内心的观照与深刻的感悟。比如说当时就有人进一步问我:
你为何认为生命是痛苦的?
生命的痛苦体现在哪些方面?
痛苦的原因在哪里?
出家用哪些方法去除这些痛苦?
解脱以后又是何种境界?
何为佛?何为真理?等等
在当时,对于这所有的问题,我也只能按照经典被动的照本宣科的回答。阿弥陀佛,由于慈悲,伟大佛陀的大智慧,我的那些照本宣科的回答说服了很多的人,也让很多的人来信仰佛法。可是,在当时我的内心却是感到万分的羞愧,因为那些回答却没有真正说服另一个人——那就是我自己!也正是基于此种羞愧,我开始更加精进的读诵、学习经典,听受法师的讲经,参加禅修等等。在所有现实的学习与修行的过程中,我开始慢慢的理性而客观的思考这个问题,在内心深处运用佛法的智慧去观照这个问题的本身,在现实的生活与实践中去感悟这个问题的答案的真正意义。
转瞬之间,过去了很多年,在时光的流逝中,我慢慢的成长,然而这个问题的诸多版本和与之相关而演义出的诸多问题,以及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依旧伴随着我和我身边的所有出家众和在家众。借此因缘,在此,我把我从佛法中得来的一点认识和自心基于佛法的学习与现实的实践中得来的一点点感想与大家做一个共同学习。
实际上,我个人认为在:“你为何要出家?”这个问题的前面和后面还各隐藏着一个问题,隐藏在前面的问题是:“你为何要学佛?”隐藏在后面的问题是:“出家是为何?”现在我就把这三个问题排在一起来与大家做个共学。
“你为何要学佛?”
“(学佛后)你为何要出家?”
“出家(后)是为何(意义)?”
从表面看这三个问题好像是一个问题,但是实际上,当我们来系统而全面的解答后,我们就会发觉这三个问题虽然有内在的关联,却是各有侧重,并非一个问题。
“你为何要学佛?”
因为在我们的现实生命中充满了太多的烦恼与痛苦,这所有现实生命中的烦恼与痛苦,都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无明)去超越这一切——由于太多的欲望(贪爱)带来的结果(欲望的本身就是苦,追求一个欲望的满足的过程是苦,得不到满足的结果是更苦,得到满足的之后的空虚是苦加苦,空虚之后更大更多欲望的生起是为苦生苦。。。)
佛陀是一个伟大的觉悟者,在他的心灵与生命中从满了智慧(对治无明),慈悲(对治贪爱),觉悟(超越烦恼)与快乐(超越痛苦),
我们也正是为了转无明为智慧,化贪爱为慈悲,从而超越现实的烦恼与痛苦,追求生命的快乐与真理的觉悟——所以我们要向慈悲,伟大佛陀学习。这算是对第一个问题的简单回答了。

“(学佛后)你为何要出家?”
众所周知,只有学佛的人为了更加远离世俗的障碍,更加清净,如法的学习佛陀的智慧与慈悲,才可能出家为僧修道。不学佛的人是谈不上出家为僧修道的,由此可见第二个问题是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通常情况下我们省略了第一个问题。
“出家(后)是为何(意义)?”
从表面看,我们好像在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的问答中回答了第三个问题,然而,实际上,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实际上我们从上面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所得来的答案都是来自于纯正的佛法信仰者和我们每一个正信的佛子心中美好的愿望。
实际上,我们很多的学佛者,最初学佛的发心与动机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有看见佛像相好庄严而发心,有听见梵呗音韵美好而发心,有为求长寿而发心,有为求合家平安而发心,有为求功名利禄而发心。。。。。。
同样的,基于上面学佛的发心与动机来出家的也是种类各别:有身心多病而出家(好像俗世认为,人在庙里吃百家饭,有神灵保佑命硬,好养),有情感失意而出家,有名利场失意而出家,有躲避灾难而出家。。。。。。
也正是因此,历史以来,各种的外道与学派(其他宗教者)或是非佛教信仰者都籍此来问难佛教,甚至是诽谤三宝(阿弥陀佛),这都是他们对于佛法缺乏了解与认识,或者是出于极大的嗔恨心与愚痴心,我们每一个佛子应该深切的知道!!!
我们每个佛子都应该去直面自己的心灵和这种现实的情况。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上面的这些最初怀非纯正发心学佛者与出家者,是很正常的,众生嘛,因为最初基于无知与贪爱,各种不纯正的发心都是可以理解的,这些也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学佛以后或是出家以后,当我们真实明白了学佛与出家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后,我们要马上净化我们的身心,把我们所有不纯正的发心转化为纯正的信仰与发心!我觉得一个最初来学佛或是出家的佛子,如果他的最初学佛的发心与动机不纯正,那可以原谅和理解。但是,如果说一个学佛或是出家多年的佛子,当他真实明白了学佛与出家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以后,他的发心与动机依然不纯正,我觉得那不可原谅,也不可理解!
学佛或是出家以后,把以前最初学佛或出家的不纯正发心与动机转化为纯正的发心与动机,如法如律的学修伟大佛陀的智慧与慈悲,去追求现实的烦恼与痛苦的解脱、生命的快乐与真理的觉悟———是为第三个问题:“出家(后)是为何(意义)?”的回答。

参考资料:http://www.fozionline.com/bbs/dispbbs.asp?boardID=21&ID=11002

第3个回答  2007-01-21
学佛不用出家,那些出家的也并非各个真的为了学佛。佛只要人的一颗心,有这个心,什么都不需要了,因为这就够了,真正佛的意思就是这个“你的一颗心”。他真正需要!
跟从佛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求得心灵的宁静,解脱,证道,和尚讲涅磐。常人所处的环境是非纷杂,消耗人的生命和良善,人被各种东西干扰,不能平静。佛的出发点就是让人有颗善良和轻灵的心。
第4个回答  2007-01-21
佛,有人认为是一种境界,有人认为是一种逃避,总之,佛,讲究的是一种大彻大悟.
也许是现代社会压力过大,于是佛成了人们寻求心灵胜地的一种理想,但我不认为出家的人有多么高尚,有的实在是一种逃避与不负责任,你想,如果你家中的一员出家了,如果是妻子会没有了丈夫,如果是丈夫会没有了妻子,父母孩子会失去一个亲人,给家人带来的伤害,难道佛家思想就不觉得愧疚吗?
如果想出家,最好从婴儿起,不要让更多的人跟上受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