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新政影响投资保本点分类计算房子是否该卖

如题所述

从今年6月1日开始,政府的房地产税收政策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不但对不同面积的住房进行了区别征税,还特别规定,买房者如果在取得房屋后两年内就卖掉,将按照房屋成交价的5.55%征税,也就是全额征税,而以往则是按照房屋买卖的差额征税。此外,“6·1”之后购买非普通住宅将按3%的比例征缴契税。不少读者打电话询问,手头的房子该不该卖掉?让我们来具体算一算。

不同购房者的保本公式

在目前情况下,绝大多数人买房子,都会选择按揭贷款。按不同类型分析:

1.办完契税未超过2年的普通住宅

其契税按买入总价的1.5%收取,而营业税按其卖房总价的5.55%收取,因此,其首付以后的后续成本为:

按揭利息=买入价×(1-首付比例)×按揭利率×已贷款日期

契税=买入价×1.5%

营业税=买入价×(1+涨幅)×5.55%

其他一次性支出:包括保险费、公证费、律师费、印花税、评估费、中介费等

则:保本价=买入价+后续成本=买入价×[1+(1-首付比例)×按揭利率×贷款期限+7.05%+涨幅×5.55%]+一次性支出

2.办完契税满2年的普通住宅

与第一种情况的不同点是不用交营业税,因此根据以上计算,即:

保本价=买入价×[1+(1-首付比例)×按揭利率×贷款期限+1.5%]+一次性支出

3.“6·1”前签(预售)合同且办完契税未满2年的非普通住宅

与第一种情况相同,即:保本价=买入价×[1+(1-首付比例)×按揭利率×贷款期限+7.05%+涨幅×5.55%]+一次性支出

4.“6·1”前签(预售)合同且办完契税已满2年的非普通住宅

它与第一种情况的差别在于营业税按照卖房所得的增值部分的5.55%收取,即:

保本价=买入价×[1+(1-首付比例)×按揭利率×贷款期限+1.5%+涨幅×5.55%]+一次性支出

5.“6·1”后签(预售)合同且办完契税未满2年的非普通住宅

第5、6种情形的应交契税增加到买房总价的3%,其营业税的缴纳情况则分别与第3、4种情形相同,因此:

保本价=买入价×[1+(1-首付比例)×按揭利率×贷款期限+8.55%+涨幅×5.55%]+一次性支出

6.“6·1”后签(预售)合同且办完契税已满2年的非普通住宅

保本价=买入价×[1+(1-首付比例)×按揭利率×贷款期限+3%+涨幅×5.55%]+一次性支出应用实例

举例

王先生于2004年6月份买了一套总价100万元的普通类住宅,三成20年按揭(年利率为5.31%基准利率),现以110万元脱手。

根据政策,王先生属于上述第一种情况,则后续成本如下:

按揭利息=100万元×(1-0.3)×5.31%=3.7万元(注:等额/等本法会略有差异,但对我们的计算影响不大)

契税=100万元×1.5%=1.5万元,营业税=100×5.55%=5.6万元,其他一次性支出1.5万元,则他的保本价=100+3.7+1.5+5.6+1.5=112.3万元,因为他的卖出价为110万元,所以此次房产投资亏了2.3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没有严格区分按揭贷款使用等本还款法还是使用等额还款法,也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成本和银行贷款利率的调整,对一些费用也做了大致的估算,因此所得到的只是大致的结果,仅供房产投资者参考,更精确的数据可以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

由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房价的涨幅和银行按揭贷款利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投资房产的收益率。

相关专题:

央行上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