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社会为何?

“封建制度,顾名思义,是分封建制的政治制度。天子占有最大的一块领土,其余的分封给宗室和贵族,并各自建立封国,按时给天子上贡。这是一种松散的政治制度,天子的命令不能加诸于其他封国内的民众;贵族的后代一直是贵族,平民的后代一直是平民;各个封国的国君有很大的自主权,自己订制法律,制定政策,有独立的货币权等等”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中国至秦始皇开始就进入专政集权时期。那么历史教科书上所说的清王朝之后中国又封建制度转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制度是和解?

封建制度是一种社会制度。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封建”即“封土建国”,即天子把自已直接管辖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于诸侯,并授予他们爵位,让他们建立封国,保卫中央。许多中国及西方史家并不认为中国有过严格意义上的封建社会,或者认为中国封建制仅限于周朝甚至西周时期.

“封建”,简单言之是指王者以爵土分封诸侯,而使之建国于封建的区域。这是上古时代战胜的部族对于战败的土地和人口施行的一种统治方式。由此可见,所谓封建,自应有部族战争以来已有雏形。但封建制正式起源于周时,近代学者说法不一,但大多主张始于西周。
因为周朝建国之时,不仅"封建"邦国,而且基本上废除了商朝的奴隶制度
中国历史上自三国开始直至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各个时期国家行政区划管理上不同程度实行了“封建制度”,但分封不是主体;各个朝代政权稳定以后,封国与侯国实际成了行政区划体系之一,或形式上分封;即使存在军阀割据政权,大多数情况下,要领受中原王朝的册封。而清朝末期这种政权形式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实际的国家管理权已有大部分旁落与外夷手中,所以从政治制度上说就已经是半封建半殖民制度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9-28
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

“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制度,又有资本主义的发展。“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

从这个概念出发,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原来的封建社会开始转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这个变化就是由鸦片战争开始的。

封建制度不止包括君主专制制度,还有与其适应的经济基础,也就是自然经济~
第2个回答  2010-09-28
“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社会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是其革命成果为袁世凯所窃取,袁世凯及其后继者对内独裁专制复辟、对外出卖国家主权,投靠帝国主义,而导致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成果,不断地进行斗争,其斗争的实质为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但直到蒋介石1949年败退台湾为止都没有取得胜利。因此从1840年开始至1949年止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中国的主要内部社会矛盾都是中国人民(包括农民、工人、手工业者、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的革命阶级)和封建主义或势力(包括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等)的阶级矛盾,这构成了中国近代的“半封建社会”特性。
这一主要阶级矛盾是依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才得以解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中国人民才得以彻底消灭了三座封建大山——地主阶级、买办阶级、官僚资产阶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