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怎么办?

如题所述

你好,当宝宝发烧的时候给宝宝退烧的方法还是有很多种的,以下的几种方式,当宝宝发烧的时候,是可以帮助到宝宝改善。

1、多给宝宝喝水:宝宝发烧时,身体是处于极度缺水的状态的,为身体补充足够的水分有助于调节体温,让宝宝出汗,起到退烧的作用,并防止宝宝因发烧而出现虚脱的现象,因此,宝宝发烧还应多喝开水。2、不要给宝宝捂汗:许多妈妈为了达到退烧的目的,会给宝宝捂汗。其实,捂汗不仅不利于退烧,对宝宝的健康也是不利的,发烧时,妈妈在保证宝宝不会着凉的前提下,要给宝宝少穿一些衣服,这样才可以帮助很好的散热,达到退烧的目的。3、把宝宝手脚搓热:宝宝在发烧时如果有手脚冰凉的表现,妈妈们一定要帮宝宝把手心和脚心搓热,防止宝宝的体温继续升高。4、用温水擦拭全身:如果宝宝发烧是手脚都很烫,除了让宝宝少穿一些衣物外,还可以用温水为宝宝擦拭全身,特别是腹股沟、脖子、腋下等部位,直到宝宝体温下降为止。5、冷敷额头:用毛巾冷敷额头也有退烧的作用。将在冷水中浸湿并拧干的毛巾放在宝宝的额头上,五分钟左右更换一次,帮助宝宝降低体温。1、补充水分多通风,合理增减衣物当体温超过38.5℃后体液异常损失非常大,对于氧气的需求也明显,每高于正常体温1℃,对氧气的需求就提高13%,这两点都与热性惊厥的发生密切相关。一定要多补充水分!这不是孩子愿不愿意,而是必须!穿衣的多少以孩子的感觉为依据。如果觉得冷甚至打寒战,积食发热也要多加衣物,把袜子、帽子和围巾都穿上;觉得热就脱,出汗则尽快擦干,不能吹风,衣物要吸汗透气。2、温水擦浴降温温水擦浴是发热时常用的一种物理降温方式,能够暂时降低体温缓解不适。但正确的擦浴方式,家长们一定要认真掌握。准备:三块毛巾(一块敷额头,一块擦浴,一块擦干),热水袋或暖宝宝贴敷于孩子足底,面盆装水约七分满,水温在35℃左右,不能让皮肤有寒凉的感觉。环境:关好门窗,勿使风直接吹入。不能擦拭的部位:心前区与肚脐。擦浴方式:将浸湿的毛巾挤干至不滴水,擦拭孩子全身皮肤表面。过程中尽量少暴露身体,擦哪里则露出哪里,防止受寒。擦拭顺序由上至下(颈部上肢背部下肢),在颈部、腋下和手肘内侧等血管丰富的地方可以多停留片刻以增加热量散出。另外,网络还流传过一种据说源自德国妈妈的看似神奇的“湿毛巾绑腿退热法”。这种方法的原理其实与温水擦浴类似,但小腿上没有大血管分布,用温毛巾绑小腿,退热效果有限。宝宝刚开始发烧的时候可以进行一些物理性降温,如果严重的情况下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治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03
现正处在流感高峰期,在医院常可见到的景象:宝宝额头上贴着醒目的“退热贴”,家长急着向医生述说宝宝发热,可是一问诊,宝宝发热多少度?得到的回答是没测、感觉好热或37.9度……确实,宝宝突如其来的发热,粑粑麻麻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如何正确处理宝宝发热,这是每位宝爸宝妈必须学习的一课。

  发热的判定

  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高限,是小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不同年龄、不同环境、不同的状态下,体温判断标准不一样。在喂奶、饭后、运动、哭吵、包被过多或室温高的时候,均可能出现短暂的体温升高,可达37.5度甚至更高,但此时宝宝全身状态好,无伴有其它不适症状,尤其是新生儿,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成熟,有时体温高于37℃,但在37.5℃以下,仍为正常体温。正常小儿腋表体温为36.5~37℃(肛表测得的体温比口表高约0.3-0.5℃,口表测得的体温比腋表高约0.4℃),腋表如超过37.4℃可认为是发热。

  38.5℃以下的应对

  在多数情况下,发热是身体和入侵病原作战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发热的原因不同,持续的时间、热峰及伴随的症状均可能不同。

  如果爸爸妈妈不论宝宝是否发热或发热的温度,硬要替宝宝退烧,反而削弱了宝宝的抵抗力。通常来说,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下,且没有特别不舒服、精神状态良好,也就是说照样吃、照样睡及照样玩,就不必着急地使用退热药,可以采用适当多饮水、物理降温的办法帮助宝宝减轻发热不适。民间常常会认为发热需要“捂汗”,作为医生的我们则不主张“捂汗”,这样热量不容易散发,可能会加重热度。因此,建议适当少穿衣服,可能的话将宝宝的尿布打开,有利于散热。另外,部分宝宝在发烧时会有畏寒、怕冷的不舒服感,爸爸妈妈在照顾上要特别留心。应该让宝宝充分休息,不可过多的操作和刺激,主要以物理降温为主,一般不用退热药物,包括退热栓、退热贴等。只有曾经发生过高热惊厥者或伴四肢凉者,可以使用退热药物, 注意使用的间隔时间大于4-6小时。

  物理降温法一:冷敷、冰敷、冷水枕,或洗温水澡。

  当宝宝体温38.5℃时,用自来水管放出的冷水浸湿的毛巾冷敷或冰袋放在额头、两侧颈部,也可放在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部位;自制冰袋可把碎冰块装入保鲜塑料袋,加上适量冷水,压出空气,把袋口扎好。还可自制冷水枕,用热水袋或者塑胶手套放入冷水或冰水作为枕头,扎紧开口,让宝宝枕着睡觉,有助于宝宝的局部散热退烧。但一定要注意需在冰袋外裹一层布,以防局部冻伤宝宝的皮肤。有畏寒、怕冷的宝宝不适合用冰敷和冷敷,可以洗温水澡。

  冰敷、冰枕只适合稍大的宝宝使用,而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用冷水敷,并及时到医院就诊,不主张用药。

  物理降温法二:温湿敷

  温湿敷也是一种好方法,即用温湿半干的大毛巾敷在宝宝的头颈部,但要注意室温以免着凉。另外,也可用几块稍凉的湿毛巾(约25℃)拧成半干,放在宝宝的额部、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进行冷敷,每5-7分钟更换一次,宝宝会感到很舒服。洗温水浴也是可以的。

  38.5℃―39℃左右时,在家中可首先采取以下物理降温的办法。同时可适度地使用退烧药,以一次用一种药为原则,以减轻宝宝的不舒服,并防止宝宝高热惊厥。不要急于将体温一下降下来,只要能退1-2度就可以了。由于疾病的原因不同,宝宝急性发热初步处理后,建议在正常上班时间带宝宝到医院检查一下。

  口服药物:

  可以帮助退热,避免发生高热惊厥,及发热所致的不适和家长的心理担忧。但注意其对一些高烧者只是起到临时退烧的作用,时效维持4-8个小时,并且不能多次使用,不然可能会导致白细胞低下,以至会导致其它疾病的发生。

  外用药物:

  如果宝宝拒绝口服药物,退热栓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个栓剂是从肛门塞入的,主要由直肠吸收,效果比较快速。但要注意的是:使用退热栓其退热作用强,容易退烧过度,导致体温陡降,而且药物反复刺激肛门后,还易造成宝宝腹泻。强调不要与其它退热药一起使用。

  物理降温法三:泡温水澡

  对于体温过高(39℃以上)、烦躁不安的宝宝,泡温水澡(水温约36℃~38℃)与温水擦浴是最合适的降温方法。泡浴时让宝宝身体全部(头部除外)浸泡在略低于发热体温2℃的水里,同时用浸湿的毛巾在四肢和前胸后背上下均匀地搓揉,使皮肤表面的血管扩张以促进热的散发。四肢及背部各擦浴3~5分钟,擦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些。

  体温超过40℃的应对

  如果宝宝经过以上处理,发热不退,或者体温超过40℃,建议立刻就医,以确保宝宝的安全。

  宝宝的粑粑麻麻们,请记住,这里提供的是一般情况下的发热紧急处理方法,由于宝宝发热可能的病因较多,如果发热持续三天以上,必须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同时提醒,如果宝宝晚上出现发热,但温度不高或刚刚开始发热,建议先自行处理,第二天再及时就诊,不要急于晚上带宝宝看病,因其还不够急诊条件,在医院等待过长或许被别的患者感染上其它的疾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