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另外还有他们的具体事件

如题所述

抗日英雄
抗日英雄:从1931年那个刻骨铭心的“九·一八”,一直到“对日寇最后一战”的1945年,在这场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战争中,为着民族大义与救亡真理,前仆后继,舍身忘死,无私奉献的人。

他们的表现可概括为:大勇,大智,大义,大仁!

大勇

周处杀蛟用匕,这人当年却是赤手空拳毙虎,不是武松却似武松,冯玉祥书赠“打虎将军”。但历史铭记他的英名,还是“大刀将军赵登禹”———1933年长城抗日,亲率"大刀敢死队",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国难当头,义无反顾,狭路相逢勇者胜!

就此,平型关大捷打扫战场时,人们看见八路军115师连长曾贤生,一手紧握刺刀,一手捂着小腹,虽已气绝身亡,却仍不倒屹立。

就此,新四军第16旅政委廖海涛,率部直袭南京麒麟门,再攻雨花台、中华门,震撼敌军。

就此,1944年桂林保卫战之后,日军战报哀叹:“漓江之水为敌我两军之血染之为赤,此役为所历之最惨烈,并非在于规模,而在于敌军之勇猛。”

就此,1938年5月,当时装备落后的中国空军,却冒死派出两架飞机,径直飞入日本领空,在长崎诸岛成功投下了14万份《告日本人民书》,打了一场漂亮的心理战。

抗日英雄之勇,不光表现在战场上。

古有关羽刮骨疗伤,抗日中,晋察冀军区独立4团副团长田同春,为杀敌不让截肢,也硬是裸着臂膀,让白求恩一刀一刀地刮去长蛆腐肉。

古有神农亲尝百草,抗日中,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副部长杜伯华,为自制紧缺药物,也总是亲自试服,终至因此中毒,在新婚前一天倒下。

还有1935年冬,为着当局的不抵抗,爱国志士续范亭在南京中山陵前,用匕首剖腹明志……

勇哉,英雄。

大智

有勇,还得有谋。

正所谓“用兵之道,智居首,勇力其次。”而《墨子》有言:志不强者智不达。

八年抗日,中国人民正是以民族之志气,激发出无穷智力,创出全世界战争史上极为罕见的正面、敌后“双战场”奇观,让日寇身陷人民战争之汪洋大海,这本身就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

奇观连连的战场,英雄辈出的年代……

青蛙也能打鬼子,信吗?

在八路军太岳军区,38团团长蔡爱卿就这么干过。

为了让炮楼鬼子昼夜不宁,他领着战士下田抓了一大堆青蛙,绝的是在每只青蛙嘴里塞花椒,送到炮楼下,呱呱叫得那个欢。

也就在他游击的沁源,光是地雷战,就有“子母雷”、在河里埋的“水雷”、在树上挂的“半空雷”,还有家中箱柜坛坛罐罐内的“看家雷”……炸得敌人魂飞魄散。

1945年《解放日报》社论称:“模范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

而在冀中军区交河大队长黄立荣那儿,什么“张嘴等食”、“卡头战”,什么“羊拉屎”,打的就是诱敌深入、伏击杀敌。

而在抗日名将傅作义那儿,1933年长城抗日的近战、夜战、白刃战,1936年绥远抗日的奇袭战,1939年绥西抗日的阻击战、偷袭战,用兵真如神。

还有如当年曹操官渡之战,张自忠将军派出奇兵夜袭敌巢,一举“襄东大捷”。

还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孙立人将军,远征缅甸,面对曾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日军18师团,以敌常用之“快速切入、两翼冲击”战术反制对手,打得倭寇师团长连连哀叹。

还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彭德怀、左权,百团大战,5000里旷野上百余团兵力协同动作如一人,令敌惊呼“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骄傲自负的美国将军麦克阿瑟也盛赞为“天才的指挥官打出的天才的战役!”

……

这当然不是巧合———

1940年云岭抗敌,新四军军长叶挺,凭着地利设伏,仅以200兵力,击退日军3000。

1938年临汾作战,八路军总司令朱德,靠着灵活机动,也以200兵力,吸引日军3天。

如此敢于险中取胜,一个是为保根据地民众安全,一个是为保数十万军民转移。

正是胸怀家国的“大志”,激发出他们超群绝伦的“大智”。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大义

抗日英雄中,还有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这一群———

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八路军主力转移而英勇跳崖;“八女投江”,为掩护抗联大部队突围而壮烈牺牲;杨靖宇,忍饥受冻孤身战斗至死,当敌人剖开他的胃,里面全是树皮草根与棉絮;赵一曼,鞭打竹签昼夜提审逾月,当严刑拷打得连敌人都战栗了,始终坚口不吐一字……

是什么,让他们如此视死如归;是什么,让他们这般宁死不屈?

是义,舍生而取义,“宁以义死,不苟幸生。”

这义,就是国家民族之“大义”。“义之所在,必亟为之。”所以哪怕再难,八路军山东军区守崮英雄连93人,“每人每天只喝两茶缸水”(1944年1月17日《解放日报》),仍然在炸弹炮弹瓦斯弹下坚守半月;所以哪怕再痛,“右臂摔断了……满脸淌汗……内衣被鲜血染红湿透”,周恩来却仍“伏案用左手拿笔批改文件”(柯棣华语);所以哪怕再累,我胶东区行政公署主任王文积劳成疾,仍鞠躬尽瘁在岗而殁;所以哪怕再饿,马本斋的老母亲面对敌人的威逼,硬是绝食7天活活饿死,也不愿写信劝子投降……

“义之所在,天下赴之。”于是,便有了张学良、杨虎城的“西安事变”,以民族大义为重,不惜“犯上”;有了“剿共先锋”卫立煌,抗日中批拨百万枪弹给八路军,百团大战主动出兵配合,终至被当局革去上将军衔而不悔。于是,便有了东江纵队交通情报员李淑桓“一家八口上前线”,有了新四军六支队“谢家兄弟三烈士”牺牲后,谢家老母转告彭雪枫:四个孙子长大了,再上战场打日寇……

“义之所在,不顾其利。”记得吗,三五九旅南泥湾,当初最大的困难,其实不在于没房没粮没工具,而是英雄部队统一思想服从大局;知道吗,东北抗联赵尚志,第一次被“左”倾“开除党籍”之后,他更名投军继续抗日,虽是当一名马夫,但“只要抗日,做什么都行”,而当第二次因奸细挑拨被“永远开除”党籍之后,他依然一腔热血,“死也要死在东北战场”……

义,是一种英雄气节———抗日名将吉鸿昌怒斥洋奴,胸挂木牌“中国人”,昂然上美国街头。

义,是一股英雄精神———八百壮士谢晋元死守四行,孤军升起一面旗,昼夜飘扬在“孤岛”。

“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是为英雄。

大仁

英雄,当然也是有感情的。《礼记》曰:“仁者,义之本也。”所谓“仁者,爱人”,英雄大爱。

一起假装开店侦察敌情,又一起被日本宪兵队抓捕入狱同屋受刑……为了“永不消逝的电波”,地下党员李白和裘慧英,生死与共、伉俪情深;卢沟桥血战前夕,决心死战的佟麟阁,百忙之中不忘取下贴身项链,托人转交爱妻———英雄,也有爱情。

惊闻虎将叶成焕牺牲,当初不打麻醉就开刀的铮铮铁汉刘伯承,也不禁直扑担架抱躯大恸;亲睹将士在残酷肉搏中一批批倒下,身为集团军总司令的上将张自忠,也不禁潸然泪下,“为历百战中惟一之惨泪”———英雄,也会痛哭。

战死沙场了,临终前,赵登禹念念不忘,“我死没什么,只是老母年事已高,受不了惊慌。回去告诉她老人家,忠孝不能两全……”;英勇就义了,遗书上,赵一曼句句深情,“宁儿呵: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英雄,也念亲情。

虽肚裂肠出,又被日寇狠踹一脚,奄奄一息的赵尚志仍怒目圆睁斥敌寇:“混……蛋”;抗日还没打响,却有日寇恐吓劝降,马占山勃然大怒拍案起:“妈个巴子,想要黑龙江,拿血来换!”———英雄,也会“骂娘”。

山本队长气急败坏写来恐吓信:“有你马本斋就没有我山本;有我山本就没有你马本斋……”马本斋针锋相对回敬绕口令:“有你山本就没我马本斋;有我马本斋,就没你山本……”———英雄,也懂幽默。

还有元帅聂荣臻,硝烟中救出日本孤儿抚养,仁者大爱。

西汉贾谊的《过秦论》一文总结秦亡教训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持久抗日之所以最后胜利,又何尝不是因了这些“仁义英雄”,这些“仁义之师”呢……

智者无忧,勇者无惧,仁者无敌,义者无顾。

更何况,我们的抗日英雄,是大智大勇、大仁大义。

这“大”,正源于他们身上所共有的那一份民族气节与家国精神,那一份不屈之志。

时穷节乃现,英雄浩气长存天地间。

战后许久了,当年划开杨靖宇胃部的岸谷隆一郎,终于还是忍受不了英雄烈举的震撼,内心不堪折磨,直至剖腹自杀。

他在遗书中忏悔:“中国拥有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

把敌人都震服了,这就是我们的抗日英雄。

他们,与天地齐,万世景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17
张自忠 - 枣宜会战

1940年5月,日军为了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集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当时中国军队的第33集团军只有两个团驻守襄河西岸。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本来可以不必亲自率领部队出击作战,但他不顾部下的再三劝阻,坚持由副总司令留守,自己亲自率领2000多人渡河作战。
5月1日,张自忠亲笔昭告各部队、各将领:“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张自忠率2000多人东渡襄河后,一路奋勇进攻,将日军第13师拦腰斩断。日军随后以优势兵力对张自忠所部实施包围夹攻。张自忠毫不畏缩,指挥部队向人数比他们多出一倍半的敌人冲杀10多次。日军伤亡惨重。
5月15日,日军10000多人分南北两路向张自忠率领的部队实行夹击。激战到16日佛晓,张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中国军队的阵地发起猛攻。一昼夜发动9次冲锋。张自忠所部伤亡人员急剧上升,战况空前激烈。
5月16日一天之内,张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战,午时他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作战。到下午2时,张自忠手下只剩下数百官兵,他将自己的卫队悉数调去前方增援,身边只剩下高级参谋张敬和副官马孝堂等8人。他掏出笔向战区司令部写下最后近百字的报告,交给马孝堂时说:“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稍后,张自忠腰部又被机枪子弹击中,他卧倒在地浴血奋战最后壮烈牺牲。
张自忠战死后,日本人发现张将军遗体,审认无讹,一起膜拜,用上好木盛殓,并竖木牌。并全军向他行礼,甚至在他的遗体运回后方之时,日军收到消息便下令停止空军的空袭一日,避免伤到张自忠的忠骸。可见,张自忠将军在对日抗战所展现军人武德,连当时崇尚军国主义的日军都为之感动。
蒋介石惊闻张自忠殉国,立即下令第5战区不惜任何代价夺回张自忠遗骸。一百多名优秀将士,抢回张将军的尸骨,连夜运往重庆。当灵柩经过宜昌时,全市下半旗,民众前往吊祭者超过十万人。灵柩运抵重庆时,蒋介石特亲临迎灵致祭,抚棺痛哭,并手书“英烈千秋”挽匾以资表扬。毛泽东题写了“尽忠报国”的挽词。张自忠殉国时,年仅50岁,他的夫人李敏慧女士闻耗悲痛绝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麓,后建有张自忠将军陵园和张自忠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周恩来曾亲自写下文章称赞张自忠“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郝梦龄 - 忻口会战

1937年郝梦龄指挥第9军和晋绥军第19军、第35五军、第61军坚守忻口以北龙王堂、南怀化、大白水、南峪线的主阵地。战前,他鼓励官兵说:“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官长。此谓我死国活,我活国死。”在决战前夕他给妻子的信中说:“此次抗战,乃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抱定牺牲决心,不成功便成仁。为争取最后胜利,使中华民族永存世界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牺牲。我既牺牲后,只要国家存在,诸子女教育当然不成问题……余牺牲亦有荣。为军人者,为国家战亡,死可谓得其所矣!”
10月11日,日军指挥官板垣征四郎指挥日本第5师团,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倾全力向忻口阵地发起猛攻。面对强敌,郝梦龄毫无惧色,亲临第一线指挥第9军在日军飞机、大炮轰炸时掩蔽起来,日军炮火一停,冲上阵地用步兵武器狠狠打击日军,多次与日军展开了白刃肉搏,战况之惨烈,双方损失惨重。10月12日,南怀化主阵地被日军攻破,第9军与日军在忻口两北、南怀化东北的 204高地上展开激烈的拉锯战,一昼夜竟易手13次之多,终于占领了204高地,第9军损失惨重。为了坚守阵地,郝梦龄对阵地上的将士说:“先前我们一团人守这个阵地,现在只剩下一连人还是守这个阵地,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一天就不算完。出发之前,我已在家中写下遗嘱,打不败日军决不生还。现在我同你们一起坚守这块阵地,决不先退。我若是先退,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管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10月15日夜,总司令卫立煌给郝梦龄增派了7个旅,并命令他分三路夹击日军。16日凌晨,郝梦龄率部队对日军阵地发起了攻击,枪炮声如雷,喊杀声震天,日军节节败退。第9军乘胜追击日军,混战中,郝梦龄不幸被日军机枪子弹打中,壮烈牺牲,时年39岁。
10月24日,其灵柩由太原运至武汉。11月16日武汉各界举行公祭,后以国葬仪式安其遗体于武昌卓刀泉,万余人参加葬礼。12月6日,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并追赠其为陆军上将。1938年3月12日,延安举行纪念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战阵亡将士大会,毛泽东在会上高度评价其抗日殉国的精神。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其为革命烈士,并颁发了烈士证书。武汉市人民政府重修其陵墓,并将汉口吉林路复名为“郝梦龄路”。
郝梦龄将军是抗战初期牺牲在抗日疆场上的第一位军长。
第2个回答  2010-10-10
最佳答案中国人民的朋友——约瑟夫·史迪威
  · 战功显赫的开国上将——杨得志
  · 舍身救国的泰国华侨领袖——蚁光炎
  · 美洲洪门爱国老人——司徒美堂
  · 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克莱尔·李·陈纳德将军
  · 屡建功勋敌胆寒——张云逸
  · 抗日名将“铁军将才”——朱程
  · 一生献给中国卫生事业——马海德
  · 战斗在大后方的抗日将军——肖劲光
  · 为中国抗战而牺牲的苏联勇士——库里申科
  · 戎马一生为祖国的军队高级将领——杨勇
  · 血洒赣榆留英名——符竹庭
  · 戎马一生为祖国的军队高级将领——杨勇
  · 马耀南:从爱国学生到八路军优秀指挥员
  · 血染抗日战场的虎将——叶成焕
  · 用牺牲精神唤起民众的抗日将领——李兆麟
  · 声震昆仑关的抗日将军 杜聿明
  · 民族英雄 党的战士--马本斋
  · 为抗日青春何所惜的张宗兰
  · 传奇式的抗日英雄——包森
  · 抗日英雄 民族英雄——赵登禹
  · 为抗日而死的共产党员--吉鸿昌
  · 英勇抗战的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
  · 为理想奋斗终生的抗日将领——续范亭
  · 刀劈日本宪兵的抗日民族英雄——节振国
  · 淞沪抗战总指挥——蒋光鼐
  · 打响武装抗日第一枪的爱国将军——马占山
  · 与日寇血战到底的抗联十二烈士
  · 捍卫边疆的抗日爱国将领——傅作义
  · 永垂史册的爱国将领——张学良 杨虎城
  · 朝鲜族抗日英雄——李红光
  · 献身中国人民解放与建设事业的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
  ·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 浩气弥天的马定夫
  · 名震缅北的抗日将领——郑洞国
  · 指挥长沙会战的抗日将领——薛岳
  · 著名抗日将领——范子侠
  · 新四军抗日名将——罗忠毅
  ·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组建者——冯玉祥
  · 以死报国的抗日名将戴安澜
  · 抗日英雄——吕正操
  · 宁死不屈的东北抗联——八女投江
  · 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
  · 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谭政
  · 抗日名将杨成武
  · 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陈嘉庚
  · 传奇战将——陈赓
  · 迎风傲霜不老松——黄克诚
  · 为抗日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的魏拯民
  · 东北抗日联军优秀指挥员——汪亚臣
  · 积极抗日的爱国将领---邓宝珊
  · 镜泊英雄——陈翰章
  · 台儿庄大捷的司令官——李宗仁
  · 以身报国的抗战名将——张自忠
  · 抗日女杰——李林
  · 声震忻口的抗日将军——卫立煌
  · 与阵地共存亡的抗日将领——佟麟阁
  · 抗日壮士英气冲天——董天知
  · 坚如磐石抗日心——魏大光
  · “打仗数第一”——陈锡联
  · “绝不给中华民族丢脸!”——刘老庄连
  · 抗日赤心日月可鉴——许亨植
  · 侠肝义胆破“围剿”——曹亚范
  · “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东
  · 爆破英雄马立训
  · 出奇制胜大将风范——粟裕
  · 夜袭战斗常胜英雄——桂干生
  · 冉庄地道战组织者——张森林
  · 大刀英雄——任常伦
  · 八女投江 抗日女英烈——冷云
  · 铁骨铮铮抗日到底——夏云杰
  · “甘将热血沃中华”——赵一曼
  · 钢铁战士——杨靖宇
  · 狼牙山五壮士
  · “太行浩气传千古”——左权
  · 宁死不屈的抗日英雄——赵尚志
  · 文武兼备一代英才——彭雪枫

参考资料:最佳答案中国人民的朋友——约瑟夫·史迪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