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公司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如题所述

合易认为:第一,绩效考核和单位性质有很大关系,不同单位间考核内容及方式存在很大差别。比如我们给开发区、街道、国企、民企及不同行业导入的绩效考核存在很大的不同。如您需要借鉴外部类似单位的资料,建议收集相似性质及类似行业或同行业相关单位资料。

第二,进一步与单位领导尤其主要领导交流确认考核目的,您提到的“提高工作效率”有些笼统,考核目的不同绩效考核自然不同。比如:有些单位只是为了分配奖金或工资,通过述职按比例划分出几个等级足够了;有些单位则是为了落实战略目标、年度经营目标和阶段性重要工作及项目,那么导入KPI或OKR等方式必然成为首选,但这样的系统方式,对单位的管理基础、中高层及主管部门的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并且需要投入很大管理精力,考核过程中还要解决很多需要平衡的事项。

第三,需要明确考核结果的应用范围及呈现方式。考核结果呈现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考核成绩直接计算或设定考核系数,以此来兑现工资奖金发放,对于综合评定也通过强制分布划分等级;另一种,不论何种结果应用都按照强制分布划分等级。这也对考核内容和方式影响很大。

第四,检讨单位的考核基础是否具备?1、是否有明确的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2、是否有明确的经营管理目标,阶段性任务及项目是否有进度及质量等要求。3、主管部门及中高层管理者是否具备绩效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不具备可以请专家到单位实施下理念和技能的培训。4、主管部门推行是否会遇到内部各种矛盾和冲突,这点在开发区、镇街、事业单位、国企更为严重些,这些单位一般倾向找第三方实施,甚至连季度年度考核都外包给第三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7
管理人员考核权重比例:业绩考核 50% 、能力考核 约占30% 、态度考核 约占20%

员工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评估表
员工姓名 所在岗位
所在部门 评估区间 年 月 ∽ 年 月
评价尺度及分数 优秀(10分) 良好(8分) 一般(6分) 较差(4分) 极差(2分)
评估项目 标准与要求 评分 权重
自我
评分 直属评分 经理评分 总经理
评分 本栏 平均分
工作业绩
1.工作目标达成性(人均产能目标、管理目标) 4
2.生产安全管理效果(人/物/机/环/法的安全状态)
3.相关技术/品质的控制或改良
4.团队的稳定性,工作运转顺畅,属下人员纪律性
5.6S管理、ISO执行情况、制度落实状况
工作技能
1.业务知识技能、管理决策的能力 2
2.组织与领导的能力
3.沟通与协调的能力
4.开拓与创新的能力
5.执行与贯彻的能力
工作素质
1.任劳任怨,竭尽所能达成任务 2
2.工作努力,份内工作非常完善
3.责任心强,能自动自发地工作,起表率作用
4.职业道德与操守,注重个人举止,维护公司形象
5.工作的责任感与对公司的奉献精神
工作态度
1.服从工作安排,勤勉、诚恳,
2.团结协作,团队意识
3.守时守规,务实、主动、积极
4.不浪费时间,不畏劳苦,无怨言
5.工作精神面貌:是否乐观、进取
考评人签名 本人: 直属: 经理: 总经理:
评估得分 工作业绩平均分×4+工作技能平均分×2+工作素质×2+工作态度×2= 分
出勤及奖惩
(由人事提供信息) Ⅰ.出勤:迟到、早退 次×0.5 + 旷工 天×4 +事假 天×0.5 +病假 天×0.2= 分
Ⅱ.处罚:罚款/警告 次×1 +小过 次×3 +大过 次×9 = 分
Ⅲ.奖励:表扬 次×1 +小功 次×3 +大功 次×9 = 分
总分 评估得分 分 -Ⅰ 分 - Ⅱ 分 + Ⅲ 分 = 分
级别划分 A级(超过标准或达标/优秀或良好):90~100分;
B级(基本达到标准要求/一般):80~89分;
C级(接近标准要求或相差不多/合格):70~79分;
D级(远低于要求标准/差、需改进):69分以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1-02
员工绩效考评内容
  第四条
员工绩效考评原则
  员工绩效考评必须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即:考评的内容、时间、标准和程序公开;按照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人事记录,对员工的综合业绩进行客观公正的考评;考评评分差距适当、实事求是的公平原则。
  第五条
员工绩效考评内容
  员工绩效考评依考评的目的分为两类:
  考评种类
考评目的
考评内容
考评频次
  年度考评
职务调整
  能力开发
工作成绩+工作态度+工作
  能力
1次/年
  月份考评
奖金评定
工作成绩+工作态度
1次/月
  中层领导干部
  中层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中经济指标考核按集团公司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的规定执行,作为兑现月份基本收入和年度风险收入的依据;年度绩效考核按本制度执行,作为中层干部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
  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
  主要根据集团公司“岗位(职务)说明书”中主要职责、任职条件等要求考核其工作任务量、完成质量、任务难度、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专业知识水平、综合分析能力、贡献精神、协作服务意识和组织领导能力十项。
  三、工人
  主要依据“岗位规范”中工作任务、任职能力等要求考核其工作任务、工作质量、安全生产、设备维护、劳动纪律和劳动态度六项。
  第六条
考核办法
  考试
  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测试员工胜任本岗位工作的能力,考试的内容结合“职务说明书”和“岗位规范”中的主要职责、工作任务及任职条件、任职能力等要求制定,考试的结果是评价员工是否符合本岗位要求的重要依据。
  二、日常考核
  (一)对管理人员的考核
  被考核者每月5日前填好《管理人员月考核表》(附件一)中工作计划与进度项,送交执考者(直接上级)。执考者根据具体情况对计划进行修订并明确提出“怎么做”与“结果要求”,双方达成共识后共同确定工作计划。
  在考核期内,执考者有责任不断指导、帮助、约束和激励被考核者,增强其对工作计划的预见性,改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促进企业整体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次月3日前,被考核者将考核表中计划完成情况填好,并写出下月需要改进的地方交执考者。执考者根据对被考核者月计划的完成情况及其行为表现等进行综合评定,交上一级领导审核。
  执考者在年底将日常考核情况汇总到《员工日常考核年度汇总表》(附件三)中,交上一级领导进行综合评价。
  中层领导干部在聘期内的年度考核,要写出年度述职报告,交主管领导审阅。考核工作组还要按《中层管理人员年度工作测评表》(附件四)的要求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民主测评。考核工作组根据民主测评、日常考核情况,将考核结果向厂级有关领导汇报。然后由主管领导或考核工作组向本人反馈考核结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