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的含义是什么?

如题所述

“师范”的含义有以下几种:

1、学习的模范,榜样为人师范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仰高希骥,历年滋多。——《后汉书.赵壹传》

2、效法。

3、相如好书师范 屈 宋。-- 刘勰《文心雕龙》

4、师范学校的简称,例如:她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师范。

延展阅读:

"师"的名称,在夏、商、周时就有了。而"师"字最早的出现是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文师"之称。以后,西汉的董仲舒用了"师"一词,司马迁用了"师表"一词,他们都着重在师的表率作用这点上。

在中国古文献中,所谓"师范",意为"可以师法的的模范"。西汉杨雄在《发言·字行》中说:"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最早把"师范"二字并用的,见于《后汉书·文苑传·赵壹》。内云:"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仰高希骥,历年滋多。"世人遂把教师职业的特征概括为"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

西汉末年,杨雄在言论集《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他第一次将"师"和"范"联系起来看,明确强调了老师所负有塑造教育对象的重大责任。

《后汉书·赵壹传》松皇甫规书:"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文心雕龙·才略评》云:"相好如书,师范屈宋。"意思是说司马相如下协作,便以屈原、宋玉为师范--学习的榜样。"师范"已作为一个词组出现了。

现代"师范"一词,成为培养监视教师的学校,尽管名称不同,级别有异,意义仍是指培养"堪为人师而模范之"的人才的,由此可见,"师范"一词的深义,古今无异。

师范作为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最早起源于17、18世纪的法国和德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18
1.学习的典范、榜样:为民师范。2.指师范学校:毕业于师范艺术系。


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位列国家“双一流”、[68]“985工程”、“211工程”,国家“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十所大学之一,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为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京港大学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成员;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国培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