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隐性突变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而显性突变性状可能是杂合子;玉米种群中发现了“大果穗”这一突变性状后,连续培育到第三代才选育出能稳定遗传的突变类型.则该突变为显性突变.
(2)通过杂交育种将紧凑型、大果穗等原来分别存在于不同玉米品种的性状被完美地结合到了一个新品种中,原理是基因重组.
(3)若玉米紧凑型小果穗与平展型大果穗两个纯合亲本杂交(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子一代全为紧凑型大果穗,说明紧凑型大果穗为显性性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紧凑型小果穗)×aaBB(平展型大果穗)→AaBb(紧凑型大果穗)→9A_B_(紧凑型大果穗)、3A_bb(紧凑型小果穗)、3aaB_(平展型大果穗)、1aabb(平展型小果穗),性状表现符合要求的植株出现的比例为
,其中AABB符合育种要求的个体,占该性状植株中的比例是
.
(4)种皮的颜色是由色素决定的,已知该色素不是蛋白质,则该性状是通过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实现的.
(5)玉米有高秆和矮秆品种,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生长,但这种促进作用对同种植物的高秆品种和矮秆品种的效果是否会相同,实验步骤:
第一步:设置四组实验
A组:完全培养液+高秆玉米幼苗;
B组:完全培养液+矮秆玉米幼苗
C组:完全培养液+高秆玉米+适宜浓度的赤霉素;
D组:完全培养液+矮秆玉米+适宜浓度的赤霉素.
第二步: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四组幼苗,并且适时更换培养液;
第三步:培养一段时间,记录玉米茎秆的高度.
预测和结论:
①若C组与A组株高大致相同,而D组明显高于B组,则说明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对矮秆品种促进作用更强(效果更好).
②若C组明显高于A组,而D组和B组株高大致相同,则说明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对高秆品种促进作用更强(效果更好).
③若C组明显高于A组,D组也明显高于B组,则说明 说明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对高秆品种和矮秆品种的促进作用效果一样.
故答案为:
(1)显性突变
(2)基因重组
(3)
(4)酶的合成
(5)第一步:C组:完全培养液+高秆玉米+适宜浓度的赤霉素
D组:完全培养液+矮秆玉米+适宜浓度的赤霉素
预测和结论:②若C组明显高于A组,而D组和B组株高大致相同
③说明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对高秆品种和矮秆品种的促进作用效果一样